心臟搭橋手術

心臟搭橋手術又稱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指當一條或多條冠狀動脈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狹窄、阻塞導致供血不足時,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到達遠端的手術。多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橈動脈、腹壁下動脈等,將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線起來,讓血液繞過狹窄的部分,到達缺血的部位。心臟搭橋手術是目前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應,達到緩解心絞痛症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臟搭橋手術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適應症:心肌缺血症狀內科治療未能控制者
  • 禁忌症:嚴重心、腦、肺、腎功能不全者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適應症,禁忌證,手術方法,注意事項,術後護理,術後飲食,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術前準備
(1)術前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注意有無合併症,包括高血壓、心肌梗死、糖尿病、腦卒中、肝腎功能不全、心臟手術史等。
(2)做全面徹底的體格檢查,注意有無頸動脈雜音、心臟雜音、肺部囉音和下肢靜脈曲張,以及有無周圍血管病變體徵。
(3)術前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程度。
(4)常規做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胸部X線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凝血功能、血糖等。
(5)做乳內動脈或橈動脈超聲檢查,了解其作為橋血管的狀況,以供選擇。
(6)術前常規服用抗血小板、硝酸酯類及β受體阻滯藥等。
(7)遵醫囑備皮,告知患者術前一晚20點禁食,24點禁水。

適應症

心肌缺血症狀內科治療未能控制者。包括:
1.左主幹病變:外科手術是治療左主幹病變的首選。
2.三支或多支血管瀰漫性病變。
3.伴心功能不全者:需要完全性的血運重建以促進缺血心肌的恢復。
4.伴糖尿病者:兩支以上血管病變,尤其伴前降支近段狹窄。
5.心臟急症:部分介入治療失敗或有急性併發症者,如嚴重的冠狀動脈損傷、心臟壓塞、室間隔穿孔等或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
6.對抗血小板藥物過敏者。

禁忌證

1.冠狀動脈病變遠端血管直徑<1mm。
2.嚴重的心、腦、肺、肝、腎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創傷者。

手術方法

1.大隱靜脈旁路術
手術在體循環下進行,分兩組人員同時進行開胸和大隱靜脈切取。操作要輕巧,不要損傷靜脈,結紮各細小分支;結紮時要防止因牽引縮窄靜脈腔。取下的大隱靜脈近端和遠端都要做標誌,因大隱靜脈有瓣膜閉合,能阻擋血流,其遠端與升主動脈做吻合,近端與冠狀動脈做吻合。
注意用大隱靜脈搭橋較易產生血管內膜增生,嚴重者可在3個月內造成橋的堵塞,多數的大隱靜脈橋在術後5年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堵塞。
2.胸廓內動脈旁路術
胸廓內動脈旁路術後遠期通暢率較好,10年通暢率>90%。胸廓內動脈能根據心肌供血生理需要而調節血流量,而且發生粥樣硬化的機會很小,但胸廓內動脈長度有限。左胸廓內動脈主要用做左前降支搭橋,右側胸廓內動脈可與右冠狀動脈或後降支吻合,其他血管需與大隱靜脈血管橋合併套用。
3.橈動脈旁路術
近年來,由於手術技術的改進和使用鈣通道阻滯藥防止血管痙攣,以及術後抗凝治療,使橈動脈通暢率大為提高,5年通暢率達90%。

注意事項

1.協助患者取仰臥位,胸部墊高。
2.取大隱靜脈和開胸手術的器械應分開,避免造成污染。
3.提前準備好除顫器,隨時準備體外循環。

術後護理

1.術後嚴密監測心率、心律、血壓和體溫,需適當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對患者冠狀動脈進行有效擴張,改善血供。
2.對液體入量和出量進行記錄和控制,保證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適當運用擴血管藥物,測量中心靜脈壓,指導補液量與速度。
3.應儘早拔除患者氣管插管,引導患者如何咳嗽排痰。若患者無法咳痰,應給予輔助咳痰,並加強翻身和叩背,必要時給予機械吸痰。
4.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採用主動脈球囊反搏機輔助。
5.患者清醒後要適當抬伸肢體,利於血液回流,觀察足背動脈搏動及肢體末梢循環,用彈力繃帶紮緊術側肢體,防止血栓形成。指導患者早期床上活動。
6.術後需抗凝治療6個月。

術後飲食

術後每日應保證攝入適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魚類、蛋類等)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戒菸限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