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靈活性

心理靈活性

心理活力又稱心理靈活性,是指有意識的個體充分接觸當下,並在個人價值方向的指導下堅持或改變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靈活性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基本概念,理論基礎:關係框架理論,測量工具,心理靈活性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參考材料,

基本概念

心理靈活性是覺察和接納個體所有經歷的事情,擁有的記憶、想法、情緒和感受本身,並按照自己的價值方向堅持或改變行動的能力。個體不把精力用在迴避痛苦的等消極記憶、情緒或感受上。心理靈活性是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療法)的核心內容和最終目標。心理靈活性由6個部分組成:接納,認知解離,覺察當下,以己為景,澄清價值和承諾行動。心理靈活性的反面是心理僵化。心理僵化中6個與心理靈活性對應的部分分別是:經驗性迴避,認知融合,依戀於概念化自我,不靈活注意,缺乏明確價值,不動、衝動或持續迴避。
ACT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中的一種療法,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逐漸成為國際上的主流療法。ACT療法利用接納和正念,通過承諾和行動改變來創造或增強來訪者或患者的心理靈活性。
心理靈活性
心理靈活性
接納(Acceptance):指的不僅僅只是容忍,而是對過去經歷的個人事件和此時此刻經驗的一種積極而非評判性的容納。即為痛苦的感受、衝動和情緒讓出空間,不去抗拒、控制和逃避它們,將其作為客體去觀察。
經驗性迴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EA):指的是人們試圖改變自身內在經驗(如想法、情緒、軀體感覺)在腦海中出現的形式、頻率,或對情境的敏感性,即使這樣做會導致與個人價值觀或目標不一致的行動。
認知解離(Cognitive Defusion):指的是將自我從思維內容、記憶感覺、語言規則中分離,客觀地注視思想活動如同觀察外在事物,將想法看作是語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所以認知和行為不要受其直接控制。
認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指的是人們的行為受語言法則和思維內容過度控制的傾向。
以己為景(Perspective Talking Sense of Self):又稱作情境自我、觀察性自我、背景的自我、自我感的觀點採擇,指的是諸如思維、情感、記憶、感覺等此類的個人體驗發生的情境。換言之,以己為景就是承載思維、情感、記憶、感覺等所有個人體驗的舞台,這些體驗在這個大舞台上相互獨立或者共同活動。
依戀於概念化自我(Attachment to the Conceptualized):自我概念是言語和認知加工過程的核心。在既定的語言模式下,每個人逐漸形成了關於自己過去和將來的自我描述,過去的歷史是通過言語構建和描繪的,未來的發展是通過言語預測和評價的,在這樣的自我描述過程中就形成了概念化自我。這個概念化自我就像是一個蜘蛛網一樣,包含了所有與自我相關的分類、解釋、評價和期望。來訪者來求助的時時候,正是被這種概念化自我限制了,使自我變得狹隘,導致不靈活的行為模式。
覺察當下(Flexible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Moment):有意識地注意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及心理活動,不做評價,完全接受。
不靈活注意(Inflexible Attention):經驗性迴避和認知融合均會讓我們脫離當下。首先,經驗性迴避會減弱對個人經驗的感知能力。對自身的想法、情緒、感覺和記憶的感知通常會伴隨恐懼、憤怒、悲傷等消極的情緒體驗,我們往往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痛苦。其次,認知融合會讓我們無法體驗當下。當我們置身於概念化的世界中時,我們就失去了直接的此時此刻的真實經驗,沉浸於過去的錯誤或可怕的未來,我們的行為會受制於過去已有的想法和反應。

澄清價值(Value):確定價值方向並以此來引導個體的生活和行動目標。
缺乏明確價值(Lack of Chosen Values):不良的社會環境和過去歷史導致個體沒法看清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當來訪者的行為受限於經驗性迴避時,就無法選擇有意義的方式生活,缺乏價值感和自尊感。

承諾行動(Committed Action):指的在某一時刻發生的以價值觀為基礎的行為反應,並與服務於價值觀的行為模式緊密關聯。
不動、衝動或持續迴避(Inaction,Impulsivity,or Avoidant Persistence):認知融合、經驗性迴避、概念化的自我,以及此時此刻經驗的喪失,均會阻礙我們按照所選擇的價值觀生活,不動、衝動或逃避會取代指向價值觀的靈活行動。來訪者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過程目標的實現上。

理論基礎:關係框架理論

關係框架理論(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是美國心理學家海斯等在斯金納(skinner)關於“言語行為”(verbal behavior)的觀點基礎上提出的有關人類語言和認知的行為分析觀點。斯金納在《言語行為》一書中沒有清楚地理解和表達言語推衍性關係的實質,而且缺乏相應的實證基礎,海斯等於1985年提出RFT,到2001年出版《關係框架理論——關於人類語言和認知的後斯金納主義方法》一書,標誌著關係框架理論的成熟和完整體系的建立。
關係框架理論是在操作行為主義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也沿用了行為主義刺激與反應的主要概念。推衍性刺激關係指的是兩個或多個刺激間不經過直接訓練或學習就形成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是抽象的,並不建立在刺激的物理特徵基礎之上。比如指著狗告訴孩子這是“gou”,經過多次訓練,孩子形成了聲音“gou”與狗這種動物之間的關係;然後教給他“狗”這個字,他會自動地把這個字與真實的小動物聯繫起來,不用你再告訴他這個字與真實的狗之間的關係。人類有非常強大的通過推衍得到刺激間關係的能力,不僅包括“什麼是什麼”的同等關係,還包括空間、時間、因果關係等等,能夠在少數幾個經過訓練的刺激關係基礎上獲得大量推衍關係,形成推衍性刺激關係的關係框架網路。
對通過推衍性刺激關係做出的反應,RFT稱之為任意適用的關係反應(Arbitrarily Applicable Relational Responding)。關係框架理論的研究者指出,關係反應是指在刺激與其他刺激的關係基礎上對其做出的反應。比如斯金納的鴿子可以學會每次啄最大的圓圈以得到食物,而不是啄固定某一個圓圈。這一反應是建立在現有圓圈相互比較的基礎上的,這是關係反應。但是人類關係反應的特殊性在於他不僅能對建立在物理特徵基礎上的刺激關係做出反應,還能夠對刺激間抽象的、非物理特徵基礎上的關係做出反應。鴿子啄圓圈是建立在幾個圓圈大小比較這樣一種刺激的物理特徵基礎上的,而人則可以脫離開圓圈實際的大小,即使圓圈實際一樣大,你告訴他圓圈代表獎金或點擊的數量,然後隨機告訴他哪個大哪個小,他仍然能夠做出相應的反應。也就是說人類具有形成任意適用的關係反應的能力。任意適用的關係反應也就是關係框架的另一種說法。
關係框架的三個定義特徵包括相互推衍、聯合推衍和刺激功能的轉換。
相互推衍意味著從一個方向上習得的關係就能推衍出另一個相反方向的關係。一個人在特定的語境中學會了A指向B的關係,那么這也蘊涵了在此語境中B指向A的關係。例如,一個人學會了“溫暖”與“warm”相同,那么他也能推出“warm”與“溫暖”相同。
聯合推衍是指相互推衍的兩個或多個關係之間相互聯、合併,可以推衍出第3個或更多刺激之間的關係。一個人在特定的語境中學會了A以特定的方式與B相聯繫,而B以特定的方式與C相聯繫,那么這裡面也蘊涵了這種情境下A與C之間的一種關係。例如,如果小趙比小孫大,而小孫比小李大,那么人們就能夠推出小趙比小李大。
在這種關係網路中事件的功能可以因為其中的關係得到改變,這就是刺激功能的轉換。像上面提到的人們會根據圓圈代表的是電擊還是獎金的多少而做出不同的反應,即使圓圈的實際大小相同。這就是關係框架中刺激功能的轉換或者說改變。關係框架理論能對類比和隱喻做出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規則。ACT研究者認為語言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關係框架理論讓我們看到語言的陰暗面,為人類研究語言和認知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研究範式,ACT治療師也將RFT理論用於心理治療中。

測量工具

接納行動問卷第二版(中文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Second Edition,AAQ-Ⅱ)是評價心理靈活性模型中經驗性迴避的工具。共7個條目,採用7點計分。已通過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認知融合問卷(中文版)(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是評價心理靈活性模型中認知融合的工具。共9個條目,採用7點計分。已通過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正念注意覺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是評價心理靈活性模型中覺察當下的工具。共15個條目,採用6點計分。已通過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國內使用自我意識量表和自我對話量表對已己為景進行測量,還沒有專門適用於ACT療法的量表。
此外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老師課題組正在進行以價值為導向的生活量表、父母心理靈活性量表和承諾行動問卷的漢化和信效度檢驗的工作,即將可以廣泛地在中國使用。

心理靈活性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心理靈活性與心理健康相關程度很高。
首先,介紹心理靈活性與人格的關係。在心理靈活性與大五人格的相關研究中,心理靈活性與神經質維度(Neuroticism)有顯著的負相關,與責任感維度(Conscientiousness)有顯著的正相關。此外,在心理靈活性與D型人格(憂傷型人格)的相關研究中,心理靈活性與D型人格有顯著的負相關,D型人格的人心理靈活性差。
第二,介紹心理靈活性與焦慮、抑鬱和痛苦等負性情緒的關係。研究表明,心理靈活性低的人,存在更顯著的焦慮、抑鬱和痛苦情緒。臨床研究發現,ACT療法對慢性疼痛的疼痛緩解和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效果是顯著的。
除此之外,心理靈活性的研究不僅僅局限於成年人,近兩年研究者們也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的心理靈活性和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上。研究表明,父母的心理靈活性低,子女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出現焦慮、抑鬱或是攻擊性行為,且子女的心理靈活性也會較低。
心理靈活性是心理健康的基石。要重視心理靈活性的建立和提高。

參考材料

[1]張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納與承諾療法的心理病例模型和治療模式.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2.26(5)
[2]王淑娟,張婍,祝卓宏.關係框架理論: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理論基礎(述評).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2.26(11)
[3]曹靜,吉陽,祝卓宏.接納與行動問卷第二版中文版測評大學生的信效度.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3.27(11)
[4]張維晨,吉陽,李新,郭慧娜,祝卓宏.認知融合問卷的中文版信效度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4.28(1)
[5]陳思佚,崔紅,周仁來,賈艷艷.正念注意覺知量表(MAAS)的修訂和信效度檢驗.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12.20(2)
[6]Robert D. Latzman, Akihiko Masuda. Examining mindfulness and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55
[7]Lance M. McCracken · Kevin E. Vowles · Jane Zhao-O’Brie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in people with chronic pain.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0.33
[8]Danielle N. Moyer · Emily K. Sandoz.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 and Adolescent Distres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14
[9]Kathryn E. Williams · Joseph Ciarrochi · Patrick C. L. Heaven. Inflexible Parents, Inflexible Kids: 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ing Sty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2.41
[10]張維晨,張婍,王淑娟,熊朋迪,辛玖嶺,祝卓宏.大學生社交網路行為與大五人格的相關研究.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2013.22(1)
[11]熊朋迪,張維晨,王淑娟,張婧,辛玖嶺,祝卓宏.大學生大五人格與社交網路主頁信息的關係研究.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2013.22(5)
[12]熊朋迪,楊樂,祝卓宏.青少年的創傷後成長與生命意義感、經驗性迴避.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4.28
[13]趙可新,熊朋迪,祝卓宏. 生命意義感量表在中國士官群體中的信效度.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2014.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