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土層

心土層

心土層指表土層和底土層之間的土層。旱作土的心土層一般保持開墾種植前自然土壤澱積層的形態和性狀,耕種引起的變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層,在正常情況下,發育為斑紋層多棱塊或稜柱狀結構,垂直節理(裂縫),透水性良好,養分供應及時,但當鐵質強烈淋失時就形成灰白色的白土層(這種水稻土叫白土、白散泥等)。低濕粘重的水稻土(叫青泥土)的心土層,與上層分界不明顯,無結構,似粘糕狀,滯水,土性冷涼,苗期養分不足,發棵遲。應開溝排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土層
  • 別稱:生土層
  • 性質:土壤剖面的中層
  • 位於: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
  • 特點:含有機質少,結構性差
  • 包含:滲育層和瀦育層
釋義,特點,

釋義

心土層 又稱“生土層”。是土壤剖面的中層。位於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由承受表土淋溶下來的物質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層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層。由於有物質的移動和澱積,所以表土層和心土層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過程的特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的結構一般較差,養分含量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層,一般保持著開墾種植前自然土壤澱積層的形態和性狀,耕種引起的變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層,在正常情況下多發育為具有棱塊或稜柱狀結構的斑紋層。B層是澱積層。C層是風化層。R層是岩石層。以上三層為心土層。

特點

含有機質少,結構性差,受耕作措施影響小,根系分布極少,大多保留著自然土壤澱積層的形態和性狀。水稻土的心土層,包括滲育層和瀦育層。滲育層也叫初期瀦育層,具有塊狀結構,有托水托肥作用。瀦育層又叫斑紋層或澱積層。一般是指犁底層以下,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這層土壤有較多的銹紋和銹斑。在排水良好的水稻土中,由於不斷滲漏,時濕時乾,這層常出現銹紋、銹斑和鐵結核等新生體。瀦育層厚是肥沃水稻土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