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鄉

德安鄉位於寧洱縣北部,東與墨江縣景星鄉隔江相望,南與磨黑鎮山水相連,西與景谷縣正興鎮接壤,北與梅子鄉毗鄰,鄉政府駐地文化村(即蠻別街)距縣城57公里,距213國道(即昆洛線)26公里。鄉轄區面積341.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579.7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安鄉
  • 耕地面積:15579.7畝
  • 轄區面積:341.55平方公里
  • 年平均氣溫:17℃
鄉鎮概況,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德安鄉-招商引資,茶葉項目,蠶桑項目,環境資源,

鄉鎮概況

德安鄉位於普洱縣的北部,地處東經101°02′14″—101°16′32″,北緯2
3°17′46″—23°29′09″之間,跨經度14′18″,緯度11′23″;東與景星鄉比鄰,南與磨黑鎮接壤,西接景谷縣正興,北與梅子鄉山水相連,總面積341平方公里,距縣城59公里。屬橫斷山脈南段帚把部位,全境呈正方形,總的地理概貌為東低西高,三溝三梁一面坡,從西向東平均每平方公里下降74M 。最高點海拔2681.2米,最低點海拔874米。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立體氣候明顯。鄉內水資源豐富,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優勢,鄉內河流均屬紅河水系,長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條,主要有蠻別河,河長27.5公里,其次為磨波河、蠻控河。北回歸線從北部灣子田寨穿越而過,屬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長達330多天,年降雨量1400多毫米。境內恩普公路穿越而過,有3個行政村位於公路沿線,占總行政村數的50%。土壤以紅壤為主,山區面積占97%。
鄉鎮概貌鄉鎮概貌
德安鄉屬漢族、哈尼族彝族回族等多種民族雜居的分布方式,多年來,鄉土風俗共融互化,具有地方特色。例如:哈尼族、彝族能歌善舞,遇節慶便相擁而聚,跳蘆笙唱山歌,因場合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調子分迎春調、催叫調等,跳笙以三跺腳、白魚翻身、蒼蠅搓腳、順江邊為主。鄉內模花寨有一個基督教堂,逢周日教徒們相聚過“禮拜”。有一個回族村留有食牛、羊
肉而不食豬肉的習慣。有一個哈呢行政村,村內保著用哈呢語交流的習慣。
德安鄉德安鄉
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7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5元,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59.6公斤。鄉鎮企業規模小,效益差,收入低,財政收支狀況極不平衡,收不抵支。境內氣候暖和立體氣候比較明顯,海拔在874—2481米之間,山區面積占97%,年均降水量1300—1600毫米之間,緯差小,海拔懸殊大,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多年平均氣溫約170C,適宜水稻玉米烤菸茶葉蠶桑、小麥等生長。

農村經濟

德安鄉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沒有鄉辦、村辦企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種植業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養殖業以養豬、養牛、養雞為主。2007年德安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763萬元,主要產業種植業收入為1033萬元,養殖業收入3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5元。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烤菸、蠶桑、茶葉、黑桃等產業,強化產業規模化經營,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德安鄉德安鄉

人口衛生

2007年,學校做好教育綜合試點作,推進新的學校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
設,在養成教育、校建、教這質量工作取得新突破。德安中心學校共有6個教學點39個教職工學班,98名教師,699名在校學生。現已普及六年制和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2006年全縣國小統一測試中,平均居全縣第三,優秀率全縣排名第五。德安鄉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文化活動室5個,圖書室7個。在民眾中廣泛開展普法教育,持續開展治安綜合治理教育;認真慣徹民族宗教政策;現有市級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個,市級文明學校2個,市級安全文明社區2個。
德安鄉德安鄉

文化教育

德安中心學校共有39個教職工學班,98名教師,699名在校學生。
2006年6月,作為普洱縣教育綜合改試點學校,德安中心國小和德安
中學合併,始稱德安中心學校。轄6個校點,39個教學班,高年級段高級教師1人,一級教師8人,二級教師13人,三級教師3人;低年級段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37人,二級教師11人,工人1人,見習生3人,中共黨員30人。退休15人。該校校舍建築面積7208平方米,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97人,其中:幼兒到六年級在校學生699人,七年級到九年級在校學生298人。德安中心國小、德安中學位於鄉政府駐地,蘭慶村完小距鄉政府駐地10公里,永順村完小距鄉政府駐地14公里,恩永村完小距鄉政府駐地18公里。
烤菸房烤菸房

基礎設施

一、2006年,投資92.3萬元,完成政府辦公大樓及附設工程改造投資38萬元,建成鄉國土資源共享源所辦公樓1幢,共495㎡,已竣工使用。
二、2007年,加大農田聯水利建設,完成88萬元的文化大溝“三面光”工程改造。完成水利溝渠修理290件,水毀工程22件,累計投資130萬元,治理環境土流失面積0.5㎞2
,新建水池11個,容量630m3。文化村上寨、灣子田、壩頭、鍋底塘的土地整理工程項目已被省級列項扶持,由縣國土資源局督促實施,工程總投資185萬元,規劃開發整治土地2250畝。三、2007年,德安鄉通路率達93%,解決了59個村民小組的通電問題,自然村通電率達93%,戶通電率達94%。完善西部地區網改造6個村1164戶。建成致富通基站1個,信號覆蓋6個,安裝有線電話,行政村電話覆蓋率達100%,移動通信網路覆率達全鄉區域的90%以上。完成沼氣建設200口,累計1078口,占農村總戶數的42.7%。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5%。
德安鄉德安鄉
四、德安鄉小集鎮周圍的道路、給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進行整治,規範集貿市場的管理,做到規範、衛生、使市場經濟運行有條不紊。

新農村建設

為實現“村容整潔”的新農村建設目標,切實改善村莊的基礎設施,鄉黨委、政符把村容村貘整治工作同扶貧規劃工作相結合,精心組織工作組深入村寨做民眾思想政治工作,採用民主的方式決定新農村項目的示點工程。2006年12月20日至2007年2月28日,共投入資金13.3萬元,完成石中村白藤花村民小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貘整治工程項目。即:完成串戶路及小組庭院改造37戶702.5米,完成村內道路及排水工程硬化600米;完成擴建文化活動室1間;完成垃圾處理點建設1個。該工程項目受益37戶167人,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住房綠色化,道路硬化亮化,排水管系統化,垃圾處理點定點化的綜合效果。

德安鄉-招商引資

茶葉項目

普洱是茶的故鄉,屬於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地,境內的山地、丘陵
、河谷相間分布,氣候、海拔、光、水、土壤資源及其生物資源,均適宜茶葉生長,發展潛力較大。目前,現有茶葉面積3200餘畝,為了發揮我鄉的資源優勢,把茶葉建成為支柱產業,黨委、政府引進了老闆黃家駒在石中中良子野獵塘等一帶種植被生態烏龍茶500畝,茶葉於2005年全部移栽完畢,現可投產。
黑羊黑羊

蠶桑項目

隨國家西部在開發戰略的實施和“東蠶西移”的計畫,為加快農村結隊構調整步伐,培植被、建產特色支柱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長,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產業發展規劃的部署,使蠶桑產業成支柱產業,積極引進浙江桑虹蠶業有限公司,在德安發展蠶桑產業500畝。
今後,德安鄉黨委、政府將從地理壞境區們優勢,資源及民族文化優勢出發,改善投資源環境,鼓勱外來投資。將重點放在茶葉產業、旅遊業、開採業的招商引資,即將進分析、研究。

環境資源

2007年,全鄉有耕地15579.7畝,其中:水田6771畝,旱地8868.7畝。適宜林木、果樹、竹類告等多種作物生長。全鄉有林業用地面積27311.3公頃,有林地面積24720.2公頃,活立木畜
積量1957000立方米,是積畜量在百立方米以上的鄉之一,森林覆蓋率為74.18%,多產大紅茵、木耳等野生茵類作物,鄉內有蘭慶村銅礦開採。土壤以紅壤為主,山區面積占97%。境內有恩普公路穿越而過,有三個行政村們於公路沿線,占總行政村數的50%。德安鄉境內居住著漢、哈呢、彝、回、蒙古等12個民族,民族文化相融相化。文化木花寨保有一個基督教堂。2007年,在德安鄉有各種專業技術人員15人,其中:助理農藝師6人,農業技術員1人,經濟師1人,助理經濟師1人,農業經濟員1人,助理獸醫師3人,助理工程師1人,助理管理員1人。有鄉村勞動力5470人。
德安鄉德安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