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募兒童的戰爭罪:以“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為視角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以“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為視角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以“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為視角》是201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田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徵募兒童的戰爭罪:以“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為視角
  • 作者:何田田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頁數:23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127936
  • 定價:69 
  • 字數:251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精彩書摘,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國際刑事法院這一前沿問題,是一本跨學科(國際刑法、國際人道法與國際人權法等)的專著。本書研究角度新穎,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以“國際刑事法院一案”(檢察官訴托馬斯·盧班加·戴伊洛)為全書主線,穿插對比獅子山特別法庭的數個案件,是目前該學科領域不多見的對一個案件全面系統的梳理,是對《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中徵募兒童的戰爭罪認真細緻的研究。本書作者有自己的分析,提出了文化相對性與國際刑事司法震懾力的思考,倡導需從根源上不讓兒童與武裝衝突產生任何聯繫,實現在世界範圍內停止徵募兒童和利用兒童參加任何敵對行動,這才是保護武裝衝突中的兒童有效的方式。

圖書目錄

引 論
  一 選題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三 研究範圍與方法
  四 本書結構
第一章 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的基本概況
  一 案件概況
  二 案件焦點
第二章 武裝衝突中的兒童
  一 兒童捲入武裝衝突的歷史與現狀
  二 武裝衝突中的受害者
  三 武裝衝突中的參加者
  四 和平、和解和正義機制中的關鍵者
  五 伊圖里地區衝突中的兒童
第三章 國際社會禁止徵募兒童兵的早期努力
  一 禁止徵募兒童的國際法律規範
  二 國際刑法對徵募兒童的回應
  三 獅子山特別法庭的早期實踐:諾曼案
第四章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的主要法律問題(一)
  一 前提條件和適用法律
  二 “徵召”和“募集”的解釋
  三 “利用兒童積極參加敵對行動”的解釋
  四 “利用兒童積極參加敵對行動”的分析與思考
第五章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的主要法律問題(二)
  一 “知道或應當知道”的解釋
  二 “這些人不滿 15 歲”的認定
  三 關於兒童年齡的討論
  四 徵募兒童的犯罪嚴重程度
第六章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與兒童權利保護
  一 第一案徵募兒童的戰爭罪的犯罪事實
  二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在第一案確認起訴決定與定罪判決中的異同
  三 保護武裝衝突中兒童的建議
  四 國際刑事法院未來對兒童權利保護的完善
結 語
參考文獻
索 引

精彩書摘

《徵募兒童的戰爭罪:以“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為視角》:
  (一)對兒童使用暴力作為武裝衝突的手段
  對兒童使用暴力是武裝衝突的一種戰爭手段。“兒童在武裝衝突中的經歷是與成人不一樣的。他們在身體上、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都處於弱勢的地位。”武裝衝突繼續不成比例地影響兒童。使用爆炸武器、空襲,或使用恐怖戰術,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平民地區或直接襲擊平民,給兒童造成令人不安的影響。
  在武裝衝突中,強姦和性暴力既是戰爭的後果,也是戰爭中的一種武器,用作恐嚇和強迫平民逃離。強姦和性暴力通常會伴隨其他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發生,如殺害、致傷、強姦、綁架和搶劫。在衝突中,所有年齡的婦女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出於一系列的原因,包括身體小和易受傷害性,女童處於特別危險的境地。受到性暴力影響的兒童還包括那些目睹家庭成員被強姦的兒童以及那些由於母親的被強姦而被唾棄的兒童。⑤在幾個局勢中,對嚴重侵害兒童行為有罪不罰十分普遍,尤其是性暴力,進一步惡化了兒童的脆弱性。例如,聯合國的一個專家小組於2010年訪問剛果(金),發現性暴力犯罪的數量依然居高不下,特別是在剛果(金)的東部,給平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①當中,對兒童的影響更為深遠、危險與嚴重。②這種影響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身體上的,包括愛滋病的傳播與感染,非自願和強迫懷孕的發生。而在精神上,性暴力會對受害兒童的記憶產生影響,他們會長久地產生不安全感。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譴責兒童淪為性暴力的受害者,尤其是女童,由於她們的年齡和脆弱性,更是處於危險的境地。③更為不幸的是,作為性暴力的結果,又影響了一些女童懷孕所生下的兒童。這些“第二代”的兒童,和他們年輕的母親,蒙受了污辱和歧視,受到了嚴重的社會排斥,而且還經常被剝奪基本的權利,如國籍、家庭和身份等。而這些“第二代”的兒童,又可能由於年輕的母親所受到的傷害而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④
  此外,兒童在武裝衝突中會受到各種暴力的影響。兒童權利委員會認為,由於兒童是極端暴力的受害者,會對他們產生多種長期和短期的健康後果,包括“致命性傷害;非致命性傷害(可能導致殘疾);生理健康問題(包括以後死於肺病、心臟病、肝病和性傳播感染病);認知障礙(包括就學和工作能力受損);心理和情感後果(如被排斥和摒棄感、依戀障礙、創傷、恐懼、焦慮、不安全感和自尊受損);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抑鬱性紊亂、幻覺、記憶障礙和自殺企圖);以及健康高風險行為(如藥物濫用和過早開始性行為)”。⑤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發育和行為上的後果,例如,不願意上學,以及激進的、反社會的、自我毀滅的和在人際交往中具有破壞性的行為,這些都能使兒童受到學校的排斥而參加到戰鬥中。這些長期的心理、社會和健康的影響能夠急劇地改變兒童的生活道路。
  這些兒童的情況不應該被國際社會所忽視,不應被國際刑事法院所忽視,特別是當國際刑事法院在具體的案件中需要考慮和回應《程式與證據規則》第86條關於被害人和證人“需求”的時候。而且,這些在武裝衝突中承受了暴力的兒童,當他們來到國際刑事法院,成為司法程式中的證人或被害人時,國際刑事法院需要承擔起保護兒童的責任。
  很多人注意到的是男兒童兵,但事實上,多達40010的兒童兵可能是女童。女童兵面臨的戰後困境其實更嚴峻,例如,他們在可惡的性暴力和強迫婚姻中受到創傷,而對她們犯下這些暴行的不僅僅是成年男性指揮官,也有男童兵,有時甚至有女性指揮官和其他的女童兵。女童兵面臨著更高危的愛滋病和性傳播疾病的風險。那些懷孕的女童兵也幾乎沒有任何產前護理,出現顯著的健康問題,包括產婦的死亡率高。當女童兵分娩成為母親後,她們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如照顧自己的子女),包括當她們在衝突後重返社會時。
  ……

作者簡介

何田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法學博士,現為*******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國際法研究》雙月刊編輯。主要研究國際刑法、國際人道法、國際爭端解決。獲北京市法學會“百名法學英才”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