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農業

微生物農業

微生物農業是通過微生物工業化工程,分解動植物廢棄物資源,形成非綠色植物的、不污染環境的新型農業和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生物農業
  • 通過:微生物工業化工程
  • 作用:分解動植物廢棄物資源
  • 性質:不污染環境的新型農業和產業
名詞釋義,詳細介紹,意義前景,

名詞釋義

微生物農業,其含義是指以微生物為主體在生長過程中沒有污染 ,並要求生產環境潔淨,保證優勢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微生物農業科學基礎主體是“微生物學”,技術基礎主要是“生物工程”。它通過最佳化配置微生物資源,利用微生物的繁殖生產能力,在工廠化條件下生產人類及動植物所需營養品及保健品的新型農業,有“白色農業”之稱 。工廠化的微生物農業,生產者穿白色工作服,在潔淨的廠房裡生產,生產非綠色產品,不污染環境,故稱為白色農業。

詳細介紹

發展微生物新型農業,由植物、動物資源為主組成的“二維結構”傳統農業,調整為植物種植業、動物養殖業微生物發酵轉化業的“三維結構”的新農業,這是一個產業結構健全、資源節約型農業;此外,白色農業是節土、節水型農業,能緩解傳統農業“與人爭地”、“與人爭水”日益尖銳的矛盾。一座占地不多,年產10萬 t單細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廠,能相當於11.9988×10 4 hm 2 耕地生產的大豆蛋白質,或是19.998×10 6 hm 2 原飼養牛羊生產的動物蛋白質。發展白色農業,可實現“人畜分糧”的目標,能極大地緩解糧食緊缺問題,白色農業的微生物飼料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保障。我國現有秸稈6億多t,若其中2億t秸稈通過微生物發酵工程轉化為飼料,則可得到800億kg飼料糧,約為目前我國年用飼料糧的1/2,真正實現“人畜分糧”。通過引進新物種,開發挖掘潛在生態位,增加多功能循環鏈,提高系統綜合生產力。微生物肥料食用菌和沼氣菌的引入,填補了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一些潛在生態位;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農藥的套用,可以減少能源、資源消耗,減輕環境污染,實現農業動植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食用菌及沼氣菌的引入食物鏈後具有多種功能,如可實現食品、飼料、燃料和肥料的協調生產和利用,大大提高了有機廢棄物的利用效率;微生物生態環保護劑可清除空氣中韻有毒氣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屬及有害化學物質,是世界上正在發展的一項環保新產業。

意義前景

新型微生物農業的崛起,標誌著我國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到來,它符合生態大農業的發展要求,必將使我國的農業發展走上一條高效和可持續發展之路。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用生物工程解決農業出路,這一科學論斷,與當前國內外科技界的論點一致。本世紀生物科技革命的主戰場在大農業。開展新農業科技革命,應以生物工程為中心,改革傳統農業,創建新型農業。微生物新型農業的開發是生物工程技術推動農業發展的主要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