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梁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理念與實踐研究

從康梁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理念與實踐研究

《從康梁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理念與實踐研究》是2011年8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愛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康梁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理念與實踐研究
  • 作者:吳愛萍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
  • 頁數:212 頁
  • 定價:32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10712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從康梁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理念與實踐研究》分別從社會歷史觀的形成演進以及憲政的思想層面、制度層面和實踐層面,對從康有為、梁啓超到孫中山憲政理念和實踐的演進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並圍繞清末民初憲政演進中遭遇的三對主要衝突即“君權與民權”、“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改良或是革命”,對從康有為、梁啓超到孫中山民權思想的演進、憲政模式的選擇和憲政路徑的變遷予以具體的解讀。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選題的意義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回顧與特色創新
四、研究方法與基本框架
第一章 清末民初憲政理念概述
第一節 危機與變革:清末民初憲政理念產生的契機
一、清政府封建統治的政治經濟危機
二、“西力東侵”後晚清中國民族危機與社會危機的深化
三、新的探索:救亡圖存的時代要求和甲午戰後制度變革的開始
第二節 互釋與轉化:清末民初憲政理念形成的思想基礎
一、“西學東漸”對傳統觀念的觸動
二、清末民初憲政理念產生的西學淵源
三、清末民初憲政理念形成的中學淵源
第三節 清末民初憲政理念的形成和發展
一、晚清中國憲政理念的萌芽
二、康有為和梁啓超君主立憲理念的形成
三、清末民初從君主立憲理念到民主共和理念的演進
小結
第二章 “變政改制”的哲學基礎:進化歷史觀的形成及其影響
第一節 從循環史觀到進化史觀的變革
一、以循環史觀為中心的傳統社會歷史觀
二、從循環史觀到進化史觀:康有為“公羊三世”歷史觀的形成
三、康有為進化史觀對其憲政理念的影響及其歷史局限性
第二節 梁啓超對康有為“公羊三世說”進化史觀的繼承與發展
一、梁啓超進化思想的形成及對康有為“公羊三世說”進化歷史觀的繼承
二、戊戌政變後梁啓超進化史觀的進一步發展
三、梁啓超進化史觀對其憲政理念的影響及其歷史局限性
第三節 從康梁“漸進”歷史觀到孫中山“突變”歷史觀的演進
一、孫中山對“進化”的詮釋
二、孫中山“突變”進化史觀的形成
三、孫中山“突變”進化史觀對其憲政理念的影響及其歷史局限性
小結
第三章 君權與民權:民權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從“君權至上”、“義務本位”到清末民權思想的產生
一、傳統社會“君權至上”、以“義務本位”為主導的權利觀
二、近代西方民權思想的傳人與晚清民權思想的產生
三、清末民權思想的張揚:康有為民權思想的基本訴求
第二節 梁啓超對康有為民權思想的發展
一、維新變法時期梁啓超民權思想的基本主張
二、戊戌政變後梁啓超民權思想的發展:注重思想啟蒙與新民思想的形成
三、梁啓超民權思想的核心——“以群術治群”
第三節 清末民初孫中山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演進
一、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的民權思想
二、民國初年孫中山民權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三、孫中山民權主義思想的精髓:“主權在民”
小結
第四章 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憲政模式的選擇
第一節 傳統政治制度模式的弊端及其變革
一、康有為、梁啓超、孫中山對傳統政治制度模式之批判
二、晚清關於近代西方憲政模式的啟蒙介紹
三、維新變法時期的制度變革與康有為對近代中國憲政模式的選擇
第二節 梁啓超關於中國憲政模式的選擇
一、從君主立憲模式到民主共和模式的轉變
二、從主張民主共和模式到回歸君主立憲模式和開明專制
三、從主張君主立憲模式和開明專制到對民主共和模式的認可
四、清末民初梁啓超憲政模式選擇之“變”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關於憲政模式的選擇與制度設計
一、孫中山關於近代中國憲政模式的選擇與思考
二、孫中山關於近代中國憲政的具體制度設計之一
三、孫中山關於近代中國憲政的具體制度設計之二
小結
第五章 改良或是革命:憲政路徑選擇的變遷
第一節 關於改良與革命的一般思考
一、改良與革命的概念分析
二、近代西方主要國家憲政路徑的選擇
第二節 清末民初憲政路徑選擇的變遷
一、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憲政路徑的選擇——改良
二、梁啓超的憲政路徑選擇——徘徊於改良與革命之間
三、從改良到革命:孫中山關於憲政路徑選擇的思考
小結
第六章 從百日維新到辛亥革命:憲政實踐的考察及其效果考量
第一節 清末民初時期康有為、梁啓超的憲政活動
一、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的憲政活動
二、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啓超的憲政活動
第二節 清末民初時期孫中山的憲政活動及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立法成果
一、清末民初孫中山的憲政活動
二、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立法成果
第三節 清末民初憲政實踐的效果考量
一、百日維新期間政治變革的效果考量
二、辛亥革命時期的政治變革與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立法成果的效果考量
小結
第七章 總結與思考
第一節 從君主立憲到民主共和:清末民初憲政理念演進的原因分析
一、以君主立憲理念為指導的政治改良運動的失敗
二、清末新政的姍姍來遲與差強人意
三、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勝利對清末民初憲政理念的演進起到了理論上的推動作用
四、辛亥革命的勝利使孫中山民主共和理念的實踐成為可能
第二節 從康有為、梁啓超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困境的思考
一、對近代西方憲政的認識偏差
二、對近代西方權利思想的誤讀
三、清末民初憲政之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的缺失
第三節 從康有為、梁啓超到孫中山:清末民初憲政發展的啟示
一、要正確認識、理解和把握憲政的實質
二、憲政的確立必須建立在本國歷史與國情的基礎之上
三、憲政的實現離不開民眾積極的政治參與
四、大力發展經濟,為實現憲政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