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昌回憶錄:國民黨一級上將的傳奇一生(徐永昌回憶錄:國民黨一級上將的傳奇人生)

徐永昌回憶錄:國民黨一級上將的傳奇一生

徐永昌回憶錄:國民黨一級上將的傳奇人生一般指本詞條

1927年率部改投山西軍閥閻錫山並參於北伐。後先後出任綏遠省、河北省政府主席。1931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山西省政府主席。1937年赴南京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被任命為委員長保定行營主任,負責指揮中日戰爭第一戰區抗日作戰任務,同年稍後回南京任軍令部部長。在職時因貢獻而於1943年獲授青天白日勳章。1945年日軍投降時,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在日本東京灣美艦密蘇里號參加盟軍受降儀式。翌年任陸軍大學校長。1948年任國防部部長,並於次年率陸軍大學師生隨國民政府遷往台灣。至台灣後,曾任台灣當局總統府資政,其後獲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1959年病逝於台北市,享年72歲。著有《徐永昌日記》(1989年在台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徐永昌回憶錄:國民黨一級上將的傳奇一生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頁數:282頁
  • 開本:16
  • 品牌:天下書盟
  • 作者:徐永昌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262789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徐永昌(1887.12.15-1959.7.12),清光緒13年(1887年)生於山西崞縣(今原平市)。1898年入讀武衛左軍隨營總堂,次年畢業參軍。辛亥革命時駐守北京。1914年考入陸軍大學,期間參與倒袁運動。1916年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其後隨直軍任國民軍第三軍旅長,後升至第一師師長兼陝西警備司令。

作者簡介

徐永昌(1887.12.15-1959.7.12),字次宸,民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身處亂世而具備中國軍人的一切美德;國民軍第三軍第二位掌門人,中原大戰晉綏軍的總指揮、抗戰時期的軍委會四巨頭之一,代表中國政府於密蘇里號軍艦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陸軍大學校長、國防部長,1959年病逝於台灣。

圖書目錄

第一卷清光緒十三年至三十三年(1887—1907)
第二卷清光緒三十四年至民國五年(1908—1916)
第三卷民國六年至十年(1917—1921)
第四卷民國十一年至十二年(1922—1923)
第五卷民國十三年(1924)
第六卷民國十四年(1925)
第七卷民國十五年(1926)
第八卷民國十六年(1927)
第九卷民國十七年(1928)
第十卷民國十八年(1929)
第十一卷民國十九年(1930)
第十二卷民國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931—1932)
第十三卷雜記
記我國軍事學校沿革
記毅軍及武衛左軍
記毅軍及武衛左軍營制餉章
記奉軍
記曹仲珊
記胡佩庚
再記員志青
記別廷芳
記彭家珍
記鄭毓秀
記楊、濮、王、陳四友
記賈宣之
記劉喜奎
論人才
崞縣徐氏族譜序跋
王序
昊序
陳序
閻序
賈序
自序
賈跋
自跋
墓園碑記
始祖天才公碑[謹按此為墓園原有古碑]
崞縣城北馬家圍徐氏先塋碑
沿溝村徐氏先塋墓田碑
沿溝村代州道徐氏先塋墓田碑
故崞縣徐先生暨配趙夫人繼配張夫人墓碑
崞縣徐先生紀念碑
興國寺義阡記
趙跋
徐永昌將軍百年誕辰紀念

序言

《徐永昌回憶錄》,為徐先生次宸自述之作,由趙君正楷為之筆記者。起於民國前二十五年之冬,迄於民國二十一年歲杪,即自其童年述起至民國十九年中原戰後致力安定副總晉綏兩省及華北地方為止;繼述雜記十五篇,都為十三卷,而以所修徐氏族譜之序跋碑記等附錄卷尾,合刊成書。先生拔起孤寒,位躋通顯,功業彪炳,世所共知。惟其所以功成名遂者,端賴其求己功夫之深邃。勵志苦學,尚友古人,益以誠、勞、恆之慈訓,其立身也如是。倡興實業,服用國貨,彌杜漏卮,嚴禁菸毒,改革教育,責己自強,其謀國也又如是。嘗日:“苟不自強,親日亡,親俄亦亡;如求人而能立國,世無亡國矣!”故顏其居日求己齋。又以寡過不易,知過尤難,乃作日記,以為反省之資。但民五以前無述焉;民十以後至民二十一年之間,所記亦不全;遂口授回憶錄以補其闕。俾與二十二年以後之日記相接,成為個人畢生之言行實錄,亦成為五十年中一部翔實之史料。蓋其由小兵以至出掌軍令,起護蹕而至會盟受降,雪泥鴻爪,全在茲也。余於民國二十二年留美歸來,即人“蔣委員長”幕,正先生苦心安定華北時也。迨先生出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暨軍令部部長後,過從漸多,交亦契洽。每感先生慎密寡言,深沉莫可測;會議席問,人嘗怪其不肯多言,抑安知其在“蔣委員長”面前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耶!余以此益敬仰之。於是細究先生立身之本,全在一個誠字,即意誠而後心正者是也。《大學》日:“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先生睢不自欺,故不欺世。勞以為之,恆以成之,虛以受之;不畏難,不苟安,習於自然,乃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故遇事明若觀火,舉重若輕,豈偶然哉。或謂先生之明,實乃天賦,其然、豈其然乎!中庸日:“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先生之明,殆猶是歟。今《求己齋回憶錄》由台北《傳記文學》雜誌連年刊出,彙輯成帙,將以付梓,問序於余。余與先生交同師友,誼兼桑梓,又何敢辭。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