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久

徐子久

徐子久,字壽松,號白髮人,1948年出生,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城關小南門人。師承沙孟海先生,先後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藝術系和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子久
  • 出生地:浙江省仙居縣
  • 出生日期:1948年
  • 職業:書家
  • 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個人觀點,人物軼事,人物評價,作品欣賞,

人物經歷

2000年 在上海舉辦個人大型書展。
2002年 在青島完成了《陳毅詩詞》楷書長卷600米及臨書千米長卷。
2006年徐子久作品《金剛經》在瀚海春季拍賣會以330萬的高價成交。
徐子久藝術館徐子久藝術館
2005年7月,徐子久藝術館在北京成立,藝術館總占地面積為1300平方米,館內主要珍藏徐子久歷年來創作的主要作品近千件。本著弘揚傳統書法、展示個人極致水平、把書法真正推向市場的宗旨,全年免費對公眾開放。展館外圍是中國書畫界聯合會與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有著得天獨厚的專業學術交流環境。
2006年3月,胡錦濤主席提出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之後,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立起了新的標桿。徐子久認為,書法傳統也可以與時俱進,符合當今社會的精神需要,不應單一地拘泥於古典辭藻。隨後,他把"八榮八恥"表現成了完整的書法作品,並在京城投入數百塊他統一書寫的書法版本《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他的藝術館也積極通過各種公益活動,弘揚傳統理念,發展書法藝術。

主要成就

其作品氣勢渾厚,雄健潑辣,為當今書壇實力派書法家代表之一。其作品曾獲龍年夏寶杯電視書法大賽毛筆字一等獎、全國第四屆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首屆國際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主編出版《中國硬筆書法家辭典》上下卷、出版字帖、專著七十餘種,為《中國文藝55年》書法篇介紹的當代22位書壇大家之一。《中國書法》、《中華英才》、《名人傳記》、台灣《中華美術》、《國家文化網》等刊物都作了專題介紹。《人民日報市場報》、《文化報》、香港《大公報》、馬來西亞《東方日報》、《星洲日報》等二十餘家國內外主流媒體均對其作過專題報導,應邀出訪韓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和地區,作品為其博物館收藏,並在上海、濟南等地舉辦過大型個人書展。
徐子久徐子久

個人觀點

“現在大家都把書法稱為創作,其實在我心裡,對創作這個詞是非常討厭的,書法沒有創作,古代沒有,現代更沒有。”徐子久先生在接受《法人》採訪時,如此詮釋他對書法的理解。在他的眼裡,書法就是在現有的文字基礎上,將個人風格加以強化,呈現出每個人特有的內涵。而這個風格是天生的,很多人練一輩子也練不成好的書法
徐子久徐子久
徐子久對《法人》介紹,任何書法都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書法在開始階段不叫藝術,叫做技術。經過一定基礎的沉澱,加上個人的思想、感情,與熟練的基本功結合起來才可能稱為藝術。
書法的發展不同於字畫,基本都是後代崇尚前代的書法藝術,而幾乎沒有在世的書法家就可以成名的。書法家無非就是在寫的過程當中更加專注,把字寫美,然後通過自己平常一貫的行為積累下來,把美的東西提煉出來。這樣的東西延續下來,成了我們東方特有的書法藝術。
在個人藝術道路上取得一些成就的徐子久逐步意識到,原來過多地、有意識地偏執於個人的境界,那是狹隘的美學,他認為可以以書法為載體為社會儘可能地多作貢獻。

人物軼事

書法家是苦行僧,幾十年的付出不一定能取得成就,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在書法寫作中,沒有一定的年齡,你的線條就老不起來,你的字就不耐看,美的東西就沒有了。”徐子久告訴《法人》,練習書法,靠的是長時間下工夫,一點點的積累下來。古人為了寫字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鋪在書法上,甚至30年不下樓,用過的筆頭能堆成筆冢。而現代人交際這么多,能做到專一於書法就更不容易了。
正直的書法藝術家最好的作品都在成名之前,成名後就很難再有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的完成作品。對書法來說,一個字就是一個人精、氣、神的體現,能孜孜不倦、肯為藝術獻身的人不多。
“我也是熬過來的,多少次都痛苦的流下眼淚,手都寫腫了。有時寫的入神了,端起墨水喝下去自己都不知道。”徐子久對《法人》介紹,寫字寫到連墨水的味道都喝不出來,可見意志力要多么堅強。
從1987年出版第一本字帖開始,徐子久一共出版了73本字帖。從書法家的年紀上說,現 在的徐子久正值中年,現在的時間是最精華的時間,將是創作的高峰期,作品量也最大,作品精度也最高。
徐子久不同於常人的特點還體現在大件書法上,現 在的書法家寫大件書法的很少很少。而他在狀態最好的時候光總長7千多字的《金剛經》就寫了四部。
另外,他還擅長書寫榜書,榜書即俗稱的大字,古代多用於題榜,故得名。書法藝術中,字越大越不好寫,榜書也是最難拿捏的,往往一個字就要一丈二以上,並且寫出來要大小均勻、蒼勁有力。
“所謂‘不入其門,不知其奧也’,書法藝術就是這樣,你越學越覺得自己欠缺的太多,越覺得這門藝術是博大精深的。”徐子久深有感觸,“因為書法是什麼呢?簡單地來說,書法就是心裡的一張畫。我們心裡每天的感情在變化,早上有早上的感情,晚上有晚上的感情,有時悲哀,有時快樂。這些情感通過線條表現出來,就形成書法。”
書法藝術之所以會有很強的感染力,就是因為書法作者往往是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告訴大家。而對於欣賞者來說,看到好的書法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情感的共鳴。不需要你去解釋什麼、去強調什麼,觀眾就知道你內心在想什麼,這就是書法藝術。
對於練習書法的人來說,就是在進行一種身心的修行,沒有四五十年的功夫,藝術功底就達不到一定高度。而且這種積累有些人能成功,有些人就算付出也不一定能成功,幾十年下去卻獲得不到這方面的感悟。
2006年6月25日,北京瀚海春季大拍上,當代書法家徐子久的一幅108米長《金剛經》全卷作品以300萬元的高價落槌成交,創下了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品的最高售價。
“長篇書法是最難寫的,比如一張大幅的作品,如果寫作過程中出現一個錯字,就通篇都作廢了。”徐子久藝術館館長徐嘯力告訴《法人》。
比如日本的書法,我們知道,書法藝術的源頭在中國而不在日本,日本文化從中國文化中吸取了一部分書法的內容就形成了一種日本的書法藝術形式。因為他們基本功不好,就把漢字簡單化、更抽象化,善於寫一個字、兩個字,幾乎沒有像我們唐書宋詞一樣一寫就幾十字的。所以日本的書法形成一個獨特的流派——“少字派”。
徐子久曾經應邀參加過在某著名旅遊勝地舉辦的一場書法藝術鑑賞會,會上他們參觀了一個藝術館,據說這個館內的藏品市值高達37個億,其中有個走廊上掛滿了從各地收購來的書畫藝術品,他粗略看了一下,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假的。
“按照書法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要求,首先不應作贗品,其次不管寫幾個字、不管寫哪種字型,要求都應一樣高。”徐子久對書法藝術的誠信和態度問題深惡痛絕,中國現 在有很多藝術上的通病,書法家習慣稱行書王、楷書王等名號。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才出了那么幾個公認的書法大家,王羲之稱為書聖,張芝稱為草聖。他們是所有的字型都寫的相當好,其中一兩種冒尖,所以被稱王稱聖。但多數當代人也就只會寫一種字型而已,別的東西寫不來,就是想走捷徑。
中國有那么多的藝術家,有些是真心地希望自己的藝術被人熟知。有些則喜歡抄近路、斂財。北京目 前匯聚了各地的書畫家幾萬人,好的一年能掙上億,差的連溫飽都成問題,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來賣他們的作品,這其實是在拉低藝術的品味。有的甚至仿名家、作贗品。大家都在想辦法抬高自己的身價,而不肯下苦功於書法上,這些都可能導致我們中國書法藝術越來越落後。

人物評價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子久書法集》問世。人民出版社的編者在序言中給徐子久以很高的評價:
“徐子久先生是我國當代最傑出的書法家之一,被公論為當今書壇最以功底見長的實力派書法大家。”這也許是對徐子久先生最貼切的評價。徐子久從師承襲著名書法泰斗沙孟海的雄強老辣之風,其書風基與二王堅實的中鋒功底上,尤獨參研張瑞圖的側鋒變化,給人以雄霸穩健大氣度的美感。徐子久言:“書學即人學,書法藝術是書家哲學意識和經歷學養的顯現,筆墨運用的最高境界確實猶如人生智慧中所追求的大智若愚的狀態,不取媚秀取其拙,以拙為美,與大音稀聲有同工之妙。”

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