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華

徐叔華

徐叔華,土壤學家。畢生致力於鹽漬土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叔華
  • 出生日期:1913年5月
  • 職業土壤學
  • 研究方向:鹽漬土研究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簡介

早在50年代,深入研究了華北地區鹽鹼土的發生與分布規律,提出了農業措施與水利措施相結合的多種鹽鹼土利用改良技術,特別是濱海鹽土種稻改良措施得到了大面積套用。在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中,主持了“四圖一志”的編寫工作,在套用現代土壤科學理論總結我國農民認土、用土、改土經驗,以及開拓我國新的農業土壤研究領域方面作出了貢獻。

人物生平

徐叔華,又名徐神祖,1913年5月生於湖北省京山縣。1925年離家到漢口讀書。1933年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1935年轉入南京金陵大學,1938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40年考取該校農業研究所土壤系研究生。畢業後,到四川金堂的銘賢農工學院任講師。1943年到當時設在恩施縣的湖北省立農學院任副教授。1945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及加利福尼亞鹽鹼土研究室實習,翌年回國,到已遷回武昌的湖北省立農學院任教授。1947年春,應邀至北平農事試驗場任技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任土壤研究室主任,並擔任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土壤學報》編委、北京市土壤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徐叔華遭受迫害,於1968年7月26日不幸逝世,終年55歲。

技術成就

徐叔華1947年從南方來到北方工作以後,立即發現大面積的鹽鹼土是華北平原當時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從此他把鹽鹼土的研究作為畢生的任務。從1949年5月開始,他帶領了一支由七八個人組成的調查組,歷時3年,跑遍了渤海灣沿岸的鹽漬化地帶,研究濱海鹽土的發生與分布特點,總結當地農民改良利用鹽土的經驗。1950年他在河北省軍糧城農場(今屬天津市)、1956年在河北省柏各莊農場建立了鹽鹼土改良試驗基點,推行以種稻為中心的改良鹽鹼土綜合試驗,並取得成功。
徐叔華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在渤海灣沿岸將原蘇聯學者劃分的濱海土壤3個分布帶細分為6個,依據地形的高低及脫離海水影響的程度,認為該地區土壤的發育序列為:三角洲淤泥沉積物→海邊鹽土→淡草甸鹽土及淡草甸鹽化土→淡草甸輕鹽化土或沼澤化淡草甸輕鹽化土→非鹽化土。他還根據這一地區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地形、土壤特點,提出了系統的荒地開發技術。即在地形較高、排水較暢而土壤鹽分較低的地區發展旱作;在地形較低、土壤鹽分較重的地區發展水稻,如水源不足則發展水旱輪作;並研究確定了合理的渠系布局、沖洗定額、灌溉制度、培肥技術等一系列綜合配套技術措施。在他的努力下,軍糧城水旱輪作的棉花獲得了每公頃產2595~2805千克的好收成;柏各莊的200公頃光板鹽鹼地水稻生長良好,每公頃產量也在2250千克以上。他這一卓有成效的工作,帶動了該地區水稻的種植與鹽鹼荒地的開發,使昔日的鹽鹼荒灘成了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基礎上,徐叔華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內陸鹽土。從50年代後期開始,他奔波於我國內陸鹽土地區,北至內蒙古、東北,西至新疆,南至河南,本著他一貫嚴肅、認真的態度,努力進行調查研究工作。只是由於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占據了他很多時間,他已不可能再進行長期的蹲點研究,於是派遣他的主要助手王守純等人開赴河南新鄉建立鹽鹼土改良試驗基點,在他的指導下進行鹽鹼土改良研究。他要求王守純等人下鄉後一方面要抓好水鹽動態觀測,摸清當地鹽鹼土特性;另一方面可以對多種行之有效的民眾用土改土經驗,如圍埝蓄淡、沖溝保苗等措施進行試驗。其後王守純等人在新鄉研究推廣了沖溝播種的棉麥保苗技術,由於這一技術適應當時當地的經濟條件與自然特點,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廣大農民民眾的歡迎。1964年國家科委對王守純等人關於“豫北地區鹽漬土棉麥保苗技術措施的研究”成果授予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但徐叔華清醒地認識到,鹽鹼土改良的道路還很長,工作還需繼續深入與發展,於是在1964年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匯總工作結束以後,他立即來到北京郊區鹽漬化最嚴重的通縣永樂店農場,準備在這裡長期安營紮寨,努力做一番工作。他布置了大量有關鹽斑成因,綠肥改鹼及鹽鹼土多種保苗技術的研究,只是由於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工作受到頗多干擾,徐叔華也未能如願在農村基點長期工作,特別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工作被迫全部中止,當時徐叔華曾多次對不能集中精力與時間從事科研工作表示遺憾。但他撰寫的“渤海灣鹽鹼土的利用與改良”、“鹽鹼地之理論及其實踐”“渤海灣鹽漬土問題”、“渤海灣北部鹽鹼地的利用與改良的研究”、“軍糧城鹽鹼地之利用與改良”、“柏各莊鹽鹼地的改良與利用”、“渤海灣鹽鹼地調查報告總結”及“土壤改良”等論文,以及他在濱海鹽土上獲得的大面積改良利用實際效果,已經奠定了他在我國鹽鹼土研究和改良利用工作中的帶頭人地位。
1958年開始了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由於中央領導的重視,土壤普查進行得轟轟烈烈,全國多數土壤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參與了這一工作。在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中,重視民眾認土、用土、改土經驗的總結,重視聯繫生產實際,但也存在準備倉促,計畫不周,忽視現代土壤科學理論指導等種種不足。作為土壤普查工作的主要技術骨幹,徐叔華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盡力排除“左”和“右”的干擾,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土洋結合”和“洋為中用”的學術方向。他在各次會議上的發言和撰寫的學術論文中多次闡述自己的觀點,如他在“關於我國農業土壤分類的發生學觀點問題”一文中強調,要套用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的土壤發生學觀點來指導中國土壤分類,也就是不僅僅要重視歷史時期地質過程對土壤的作用,更要重視土壤發育過程,特別是在人為耕作利用影響下的發育過程。由於中國土壤發生髮展的某些特殊性,國外一些土壤的發生特點,成土過程和命名含義不完全符合我國的情況,因此應當重視研究總結中國土壤的發生特點與成土過程,特別是人為勞動所造成的土壤變化,以及對農業土壤發生髮展的主導作用,並從民眾對土壤的命名中總結提煉恰當的名稱。他的這些觀點得到我國大多數土壤工作者的贊同,不僅對當時的土壤普查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而且影響著日後的我國土壤發生分類研究的發展方向。
在第一次土壤普查的全國匯總工作中,徐叔華擔任著主要的技術負責人。由於各地報來的材料可比性差,匯總工作難度極大。但徐叔華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指揮著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的青年科技人員,套用現代土壤科學的理論,對大批雜亂無章的資料進行科學整理,將民眾經驗與科學理論相結合,終於編寫完成了“四圖一志”即《1:250萬中國農業土壤圖》、《1∶400萬中國土地利用現狀概圖》、《1∶400萬中國農業土壤肥力概圖》、《1∶400萬中國農業土壤改良分區概圖》和《中國農業土壤志》這套資料,全面闡述了我國農業土壤的耕作熟化過程和肥力狀況,為因土改良、因土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整理所形成的我國第一個完整的《農業土壤分類系統》,共劃分出60個土類、119個亞類、337個土組。儘管這個分類系統並未在我國得到普遍認同與套用,但其中提出的某些原則和劃分的某些農業土壤類型,卻得到同行們的確認。這個土壤分類系統表明,徐叔華等中國土壤學家意識到原來使用的蘇聯土壤分類體系有許多不足之處,而試圖依據中國農民的傳統經驗使土壤分類更適應生產的需要和更符合中國土壤的特點的努力雖然沒有完全成功,但影響是深遠的,從此以後在所有提出的中國土壤分類中,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農業土壤的印痕。
由於受土壤普查工作的啟發,徐叔華從此又開始致力於農業土壤學理論的建設,特別是人為耕作施肥等措施對土壤影響的研究。他於1960年制訂了土壤肥力長期定位觀測的研究方案,確定了湖南祁陽黃夾泥田和北京小黑紅土兩個長期監測點,並陸續開展了定位觀測工作。他設定了多種耕作栽培與輪作措施的處理,系統觀察不同的人為措施對土壤性狀的影響。這項工作是我國土壤肥力系統研究和長期監測的開創性工作。遺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卻遭受無理批判,試驗被迫下馬。
為配合定點研究,徐叔華於1962年在土壤肥料研究所組建了大比例尺土壤調查與製圖研究組,在北京紅星公社、樹林農場、和平公社和河南新鄉東孟姜女河流域開展了多種比例尺的土壤調查與製圖研究,其目的是調查研究農業土壤基層分類單元的發生與分布特點,土壤類型與自然條件、人為生產措施的關係,用面上的調查和定位觀測相配合的方法,總結研究了農業土壤的發生與演變過程。
雖然徐叔華的這一系列研究工作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而未得到意想的結果,但他的學術思想和設計思路仍給後人以啟迪。70年代以後,中國農業科學院土肥所的一些研究課題就是沿著徐叔華開闢的道路而進行著卓有成效的工作。
徐叔華從1947年開始就主持前華北農事試驗場、華北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土壤研究工作。他一貫重視土壤學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工作,組織研究室的科技人員下鄉調查或蹲點,針對農業生產需要開展科學研究。堅持以土壤肥力、土壤資源、土壤改良、土壤耕作輪作和土壤施肥等套用領域為重點,堅持在查清土壤基本性狀的基礎上,研究土壤利用、改良、培肥技術及其理論依據。他自己除了進行鹽鹼土、土壤普查和土壤肥力等科研項目以外,還組織和參與了多項長期或短期的為農業生產服務的項目。
1950年徐叔華組織了華北地區的一些農場,聯合進行測土施肥研究,布置了一大批糧、棉作物的氮、磷、鉀三要素試驗,測定了大批土壤樣品,並根據試驗研究結果提出了施肥意見。1953年他考察了山西省的運城、臨汾、曲沃、洪洞、汾陽、介休、聞喜等地,並與當地合作進行了多項灌溉、栽培方面的試驗研究。他指出山西糧棉高產的關鍵問題是土壤肥力,而當時最有效的培肥措施是種植和翻壓豆科綠肥,他還提出了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合理灌溉措施,提出了防止或減輕小麥凍害的栽培措施。徐叔華還於60年代擔任了北京市政府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每年都要到北京郊區考察農業生產,向市政府提出生產措施建議。
徐叔華聰慧過人,學識廣博,但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寫文章前深思熟慮,不輕易動筆,但提筆則如行雲流水,一揮而就,絕少修改。工作中極為嚴肅認真,不準確的數據絕不使用,不準確的話也絕不說,在維護科學的嚴肅性方面,他立場堅定,絕不妥協,甚至不惜得罪領導與同事。在與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的相處中,徐叔華常常給人以心高氣傲、卓而不群的印象,但對青年科技人員,徐叔華卻是和藹可親,誨人不倦,他特別關心青年人基本技能和嚴謹學風的培養。作為一個才華出眾的土壤學家,徐叔華因種種原因而未充分發揮他的才能,特別是因“文化大革命”而英年早逝,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但作為一個優秀的、嚴謹的學者,他的形象至今仍留在人們心中。他關於渤海灣鹽鹼土的研究是我國土壤學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他開創的農業土壤研究領域,至今仍有後來人在繼續開拓前進。

簡歷

1913年5月 出生於湖北省京山縣。
1933-1935年 北平大學農學院學習。
1935-1938年 金陵大學學習。
1938-1940年 金陵大學助教。
1940-1942年 金陵大學農業研究所研究生。
1942-1943年 銘賢農工學院講師。
1943-1945年 湖北省立農學院副教授。
1945-1946年 美國康乃爾大學實習。
1946年8月-1946年12月 湖北省立農學院教授。
1947年2月-1948年12月 北平農事試驗場技正。
1948年12月-1957年8月 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技正。
1957年8月-1968年7月 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論著

1 徐叔華等.渤海灣鹽鹼土的利用與改良.全國土壤肥料會議彙刊.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編印,1950.17~19
2 徐叔華.渤海灣北部鹽鹼地的利用與改良的研究.地理學報.1951,20 (4):451~481
3 徐叔華.低產土壤改良.見: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335~3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