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民歌

彌渡民歌

《彌渡民歌》是雲南省彌渡縣境內漢族、少數民族民歌總稱。彌渡民歌是一個多元文化複合的系統,是多種文化的匯合和凝聚,其主要的是以古滇的“河蠻文化”、“僰人文化”、“哀牢文化”、“爨人文化”融匯消失後形成的“南詔文化”為基石,融匯中原的長江文化、黃河文化後發展起來的,具有多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彌渡民歌作為一個音樂名稱逐漸在中國產生廣泛影響,成為中國知名度很高的著名音樂品類。

2011年5月23日,彌渡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彌渡民歌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第三批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45
  • 申報地區:雲南省彌渡縣
歷史淵源,代表作品,傳承意義,藝術特色,

歷史淵源

彌渡地處進入滇西、滇西北的門戶,自古就是連線滇西、滇西北交通的要衝。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一條古老的商道從四川進雲南,由姚安過白崖(今彌渡紅岩)抵永昌,通往緬甸和印度,連線著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南亞的經濟和文化的交往,這便是有名的蜀身毒道。蜀身毒道(南絲綢之路)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史記·大宛列傳》講述: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回朝後向漢武帝奏曰:“臣在大夏(阿富汗)時,見筇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印度)。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漢武帝聽從張騫的建議,採納了張騫從西南通印度以挾制匈奴的建議,開始從事開發西南夷的工作。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西設定郡縣,到了東漢明帝十二年(公元69年),漢王朝終於打通了洱海地區到永昌的博南古道,這條道也是佛教進入雲南最早的通道。
彌渡民歌
《祥雲縣誌》載:蜀身毒道,東北起四川成都,進雲南由姚安入境出境西經白崖(今彌渡紅岩),後抵永昌(今保山),再至緬甸、印度等國。
《巍山縣誌》載:明朝南方絲綢道過縣境,其入境線有二,一是由東從趙州南部(今彌渡)越隆慶關進入;另一路是由東北從趙州(今鳳儀)經三勝約越定西嶺過彌渡進入。
《彌渡縣誌》載:“早在漢代,就有從成都到洱海地區的清溪路從縣境穿過。唐?樊綽《蠻書》載:‘清溪路從成都經雅安、大樹堡、西昌、會理進入雲南。從拓東節度城至安寧館一日……至雲南驛一日……至白崖驛(今紅岩)一日,至龍尾驛一日,至苴咩城一日’。另載:‘開南古道從龍尾城起經趙州下昆彌嶺(定西嶺)經甸中(今彌渡新街)、密只(彌渡密祉)到開南(今景東縣)。’”
無論是古籍的記載,還是地方史料的記錄,都以詳實的文字記錄了彌渡是茶馬古道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十字路口,交通要衝。茶馬古道在彌渡境內從紅岩起往北過定西嶺到大理,進西藏;往東入祥雲到昆明;往西經石佛哨隆慶關入巍山到永昌;往北經天馬關橋、甸中(新街)、大莊哨、雲津橋(八孔橋)、腰惠鋪(今腰會邑)、景東山坡、龍馬塘、食馬鋪(密祉文盛街),貫穿彌渡全境,進南澗到普洱茶產區,古時彌渡人稱走這條道叫“走夷方”。《趙州志》載:“嘉買村、定西嶺、大莊街、龍馬塘、食馬鋪均為官定的哨鋪。食馬鋪即今密祉文盛街,是茶馬古道上當年自白崖城南行到普洱茶產區駐旅打尖的首站,也是連線大理和普洱茶產區的重要的中轉樞紐驛站。”
2000多年以來,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官家、差人、做買賣的商人、傳教的和尚、遷徙的民族部落……他們在這條古道上流動著,印度文明,西域文明,西亞文明,東非文明,西藏文明,中原文明等諸多文明,瀾滄江文化,哀牢山文化,蒼山洱海文化,玉龍雪山文化,高黎貢山文化等諸多文化,通過茶馬古道的連線,引發大規模的交流,彌渡境內茶馬古道上所有官定的哨鋪,正是多種文化匯集交融的場所。

代表作品

《小河淌水》反映了彌渡人民對真善美的追求,展示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現了崇尚崇高,崇尚美好的價值取向,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先後改編成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合唱曲,器樂協奏曲,電視專題,還被昆明話劇團改編為話劇,被人們譽為“東方小夜曲”,嗤聲海內外。可以說,是彌渡秀山清山為小河淌水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土壤,是彌渡馬幫文化為主調的傳統文化為《小河淌水》創造了一種意境原型,而彌渡豐富多彩的山歌民歌既是《小河淌水》的源頭,同時,彌渡民歌《放羊調》,《月亮出來亮汪汪》,《過山調》,《山鶉子》等更是《小河淌水》的原型 。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小河淌水》、《十大姐》、《彌渡山歌》、《繡荷包》等一批彌渡傳統民歌、改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傳播。

傳承意義

雲南彌渡發達的文化既是歷史的厚賜,又是彌渡的驕傲。彌渡是中國著名的花燈之鄉,”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正是彌渡花燈廣泛性、民眾性,歷史性的高度概括。彌渡山歌民歌源遠流長,曲目眾多,異采紛呈。《十大姐》情深意長,《繡荷包》爽心悅目,《彌渡山歌》心曠神怡。

藝術特色

獨具的區位,茶馬古道的連線,多元文化的相互疊置交融,形成彌渡清晰的文化分層,豐厚的文化積澱,完整的文化系列,使彌渡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聚寶箱”。
正因為眾多的民族在這條古道上不停的流動,多種文化在這裡融匯、融合、吸納、取捨,使彌渡民歌在不斷的“疊置”,經過這種反反覆覆的“疊置”,彌渡民歌就形成了多元複合的文化特性,促成和促使彌渡民歌在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中脫穎而出,並滲透於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下面這首《趕馬調》,就是對茶馬古道“走夷方”艱辛的道白:
男:三十晚上紅羅帳,我的賢妻啊初一初二要出門。
女:你要出門莫討我,我的郎啊你要討我莫出門。
男:家中老父交與你。八十老母你奉承。
女:你要出門由你去,我收收拾拾嫁別人。
男:你嫁哪個由你嫁,要嫁一個老實人。
女:可憐可憐真可憐,可憐不過趕馬人。
男:我吃了多少鑼鍋飯,睡了多少沒腳床;鑼鍋一響就吃飯,大鈴一響就開幫。
女:茶山得病花山死,冤魂落在九龍江;花茶馱子辦齊整,大鈴一響回家鄉。
這首《大風颳來樹頭歪》道出了留守女人的千思百愁:
大風颳來樹頭(尼)歪(哎),
小郎出門妹吃(尼)齋(哎)(寶貝小心肝);
小郎出門三個(尼)月(哎),
小妹吃齋九十(尼)天(哎)(寶貝小心肝);
人人勸我開齋(尼)去,
郎不回頭不開(尼)齋;
有了一日郎回(尼)頭,
殺豬宰羊大開(尼)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