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清朝著名文人、大臣)

張英(清朝著名文人、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又字夢敦,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先後充任纂修《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諡號文端。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英
  • 字號:字敦復,一字夢敦
    號樂圃,又號圃翁
    諡文端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安徽桐城
  • 出生時間:公元1637年
  • 去世時間:公元1708年
  • 主要作品:《篤素堂詩集》
  • 主要成就: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人物經歷,家族成員,軼事典故,六尺巷,節儉濟貧,著作,文學形象,

人物經歷

1637年(明崇禎十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張英出生。
1646年(順治三年)母吳氏去世(出自張廷玉《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復府君行述》)。
1654年(順治十一年)應童子試,時年18歲學使者山左藍公潤深加賞識,拔置府庠第四,補博士弟子員。
1657年(順治十四年)食餼,後“稟氣素弱,患疾歷三載不愈”,經其妻調治,至順治十七年始痊(出自張廷玉《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復府君行述》)。
1663年(康熙二年)27歲的張英考中舉人,列第十二名。次年應會試,不第。
1667年(康熙六年,丁未年)中二甲第四名,賜進士出身。大學士李霨見張英卷,“激賞不置,有國士之目”。改內弘文翰林院庶吉士,進入庶常館學習滿、漢課程,教習師公顏保范承謨。十一月,父張秉彝離世,離館回鄉喪居。
1670年(康熙九年)服闕入都,補原官。習清書,盡心研究,每遇館試,輒褎然居首。
1672年(康熙十一年)壬子秋散館,欽定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出自張廷玉《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復府君行述》)。
1673年(康熙十二年)四月,聖祖幸南苑,英扈從,試河源考、南苑賦各一篇,大閱恭紀詩二十韻,名列第三。聖祖令“選文學之臣醇謹通達者入侍左右,講論經史”,掌院學士傅達禮熊賜履推舉張英、李光地等四人,聖祖欽定張英。五月,充《孝經衍義》纂修官。七月,充任日講起居注官。每進講,常令英為之。十一月,命同學士熊賜履、編修葉方藹、修撰韓炎等各撰《太極圖論》一篇。聖祖每幸南苑,張英必從,久在左右,是以,聖祖深識其人。
1677年(康熙十六年)十月張英與高士其入職南書房。在任職期間,張英還充任過皇太子胤礽的師傅。
1679年,張英升為侍讀學士。
1680年四月,康熙以張英“勤慎可嘉”,命吏部從優議敘。張英遂又得授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1681年,張英乞假回鄉重新安葬父親。回鄉安葬父親後,又在家鄉龍眠山構築房屋,居住數載。
1686年初,張英返朝。三月,翰林院掌院學士缺人,康熙認為,“張英為人厚重,不干預外事,補授此缺十分合適。”張英遂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職。閏四月,康熙諭示吏部:“張英和內閣學士徐乾學學問淹通,宜留在朝中辦理文章之事,嗣後不要將他們列為巡撫人選。”。九月,張英與侍讀學士德格勒撰寫起居註失誤,被吏部題革職降級,康熙帝從寬處理。數月後,康熙帝命內閣學士李光地接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張英改任兵部右侍郎。
1687年正月,張英和內閣學士韓菼奏進纂成《孝經衍義》。六月,張英調任禮部右侍郎。李光地此時離職回鄉省親,康熙又命張英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九月張英轉任禮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學士銜,又兼管詹事府詹事事務。
1689年張英升任工部尚書,仍兼管詹事府。
1690年六月,張英奉旨兼管詹事府外再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七月,張英調任禮部尚書,仍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擔任禮部尚書三個月後,康熙斥一等公佟國綱所寫的祭文為“極為悖謬“,張英則因未能詳審祭文而被免去了禮部尚書職務。後來,張英因教習庶吉士不嚴有曾被連降三級。
1692年十月,康熙恢復了張英禮部尚書的職務,命其仍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康熙還先後讓張英充任纂修《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
1697年三月,張英受命充任了會試正考官。七月,張英以年老上疏辭去了兼管翰林院、詹事府事務。
1699年,康熙將張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張英以衰病再次乞休致,被允準以原官致仕。
1708(康熙四十七年農曆九月十七)年,張英在家中病逝,享年72歲。
張英(清朝著名文人、大臣)

家族成員

曾祖父:張淳
祖父:張士維
父親:張秉彝
母親:吳氏,麻溪吳應耀之女
妻子:姚氏,同里文儒姚孫森幼女,著有《含章閣詩》
子:張廷瓚張廷玉張廷璐,張廷王綦,張廷瑗,張廷瓘
女:長女,次女名不詳,三女張令儀

軼事典故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云:“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

節儉濟貧

張英60歲大壽時,他的夫人計畫專門雇一個戲班子唱一場”堂會“,並設宴款待那些前來賀壽的親朋好友。張英得知後,堅決不同意他勸說夫人放棄這一計畫,並用這筆錢做成了100件絲綿衣褲,施捨給行走在路上的窮人們。

著作

《篤素堂詩集》、《篤素堂文集》、《篤素堂雜著》、《存誠堂詩集》、《南巡扈從紀略》、《易經衷論》、《書經衷論》、《四庫著錄》、《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

文學形象

大清首輔張廷玉》提及張英從政齊家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