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墓誌

張玄墓誌

張玄字黑女,清代為熙帝諱,一般稱《張黑女墓誌》。此魏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清包世臣跋:“此帖駿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康有為跋:“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輕靈秀逸、含蓄為一體,其藝術水平之高,鮮有匹敵。代表北魏善墓誌的最高成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玄墓誌
  • 全稱:《魏故南陽張玄墓志銘》
  • 時間: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十月
  • 藏館:上海博物館
簡介,釋文,評論,

簡介

《張玄墓志銘》全稱《魏故南陽張玄墓志銘》。清代因避清聖祖玄燁之諱而改稱《張黑女墓誌》。刻於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十月,正書,二十行,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間何紹基得剪裱舊拓孤本,乃著世至今,拓本共十二頁,每頁四行,滿行八字。出土地不詳。上海博物館。《張玄墓志銘》用筆方圓兼備,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長捺一波三折,排泄角含分隸遺意,不少用筆有行書意,結體含動勢。書法峻宕朴茂,結體扁方,既有北魏的神韻,又有唐楷的法度,堪稱北魏之佼者,備受書家好評。何紹基評之曰:“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著。此志書法精美,刻工亦佳。字形略扁,多有隸書筆意、古質典雅。用筆方圓結合,既有北碑俊邁之氣,又含南帖溫文爾雅。何紹基在題跋中由衷贊曰“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原拓本今藏上海博物館。《張玄墓誌》即為孤本,其餘拓本只能是重刻本,均未體現原拓神采。今人眼福,可從精印印刷品中得睹拓本全貌。
張玄墓誌

釋文

魏故南陽張府君墓誌。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出自皇帝之苗裔。昔在中葉,作牧周、殷。爰及漢、魏司徒、司空。不因舉燭,便自高明;無假置水,故已清潔。遠祖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祖具,中堅將軍、新平太守。父,蕩寇將軍、蒲坂令。所謂華蓋相暉,容光照世。君稟陰陽之純精,含五行之秀氣。雅性高奇,識量沖遠。解褐中書侍郎,除南陽太守。嚴威既被,其猶草上加風,民之悅化,若魚之樂水。方欲羽翼天朝,抓牙帝室。何圖幽靈無簡,殲此名哲。春秋卅有二,太和十七年,薨於蒲坂城建中鄉孝義里。妻,河北進壽女。壽為巨祿太守。便是瑰寶相映,瓊①玉參差。俱以普泰元年,歲次辛亥,十月丁酉,朔一日丁酉,葬於蒲坂城東原之上。君臨終清悟,神捎端明,動言成軌,泯然去世。於時兆人同悲,遐方淒(長)泣。故刊石傳光以作誦曰:郁矣蘭胄,茂乎芳乾。葉映霄衢,根通海翰。傑②氣貫岳,榮光接漢。德與風翔,澤從雨散。運謝星馳,時流迅速。既凋桐枝,復催良木。三河奄曜,川③塸喪燭。痛感毛群,悲傷羽族。扃堂無曉,墳宇唯昏。鹹韜④松戶,共寢泉門。追風永邁,式銘幽傳。
註:①瓊玉之瓊,不確,當為從玉、蒦聲,讀“獲”,意為璞玉。②傑氣,非是。是是“烋”,通“休”。③川,當為坤之異體。④韜當為輡,讀“坎”。

評論

“《張玄墓誌》雄強無匹”、:“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清.康有為
“此帖駿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清.包世臣
“北碑的總體風格粗獷豪放、質樸渾厚,多天然、少裝飾,多放縱、少收斂。象《張玄墓誌》這樣用筆精巧、結字謹嚴的作品極少。”《書法書體美初探》 郁建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