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潛(北宋濕法煉銅家)

張潛(1025—1105),字明叔,今江西省德興市(上饒市管轄)銀城鎮吳園人,北宋著名濕法煉銅家。張潛是西漢張良後裔,唐宋時家族逐漸南移,至德興新營定居後,三世同居,隱而不仕。張潛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二,為布衣,余皆登科致仕。張潛則以“竭力持家事親,銳意教育子孫,克昌祖構”為己任,後以子孫榮獲恩賜太子少保。

基本介紹

  • 本名:張潛
  • 字號:字明叔
  • 出生時間:1025
  • 去世時間:1105
人物簡介,史料記載,

人物簡介

張潛天資聰穎,童時即能“誦書日千數百言”,且“無書不窺”,“喜賦詩,工楷書,著有《詩集》十卷”,尤精天文、地理、人倫之學。博通方技,曾讀《神農書》,見書載膽礬水可浸鐵為銅,便予以實驗。膽水浸銅,即利用硫酸銅溶液浸鐵,使其產生化學反應,將銅析出,其法堪稱中國冶金和化學史上的一大發明。張潛根據前人留下的濕法煉銅書籍,結合自己長期的實踐經驗,探明德興興利場的32泉、138溝盛產膽水,可浸鐵取銅,並總結出一整套比較完整的膽水浸銅技術,於宋紹聖年間(1094~1098)寫成濕法煉銅專著——《浸銅要略》,命其子張甲獻給朝廷。朝廷因“用費少而收功博”,下其法於諸路,“歲收銅百萬”,受到朝廷嘉獎。自此,信州鉛山場、德興興利場、韶州(今廣東韶關)岑水場、潭州(今湖南長沙)永興場等礦場,均全面推行其濕法煉銅技術,獲得很大效益,尤以上饒為最。北宋時,全國膽銅產量每年100~170萬斤,占當時銅總產量近二成。南宋紹興年間,全國膽銅產量占銅總產量的八成多。大大促進了宋代經濟的發展。
元至正十二年(1352),張潛的後裔張理又獻《浸銅要略》給朝廷。張理對此法達到“講之精,慮之熟”的程式。當朝宰相因有益於經費,復置興利場,並奏“命理為場官,使之董其事。”明人危素著《浸銅要略序》譽張氏家族為煉銅世家。現《浸銅要略》原書佚,僅存危素《浸銅要略序》。
1971年,《張潛行狀碑》在德興吳園村出土。碑刻於北宋大觀元年( 1107年)三月。厚重豐碩,洋洋巨製,銘文清晰,碑文共3600餘字,詳盡記述了張潛的生平事跡和他對煉銅事業的傑出貢獻,以及德興礦冶史實、德興張氏宗史和地方風土人情的記載。碑文還稱張潛“平素賑窮恤孤有善聲”,出巨資興修水利,“要治樂平德興二邑間水患”。地方上盜墓風長時,“為懸賞十萬以購焉,群盜駭散。” 《張潛行狀碑》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是我國現存記述張潛及其煉銅事跡最早最詳盡的文物資料,是研究中國古代科學煉銅技術的重要史料。由國家文物局確認為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
潛為布衣,博通方技,諳膽水(即硫酸銅溶液)浸鐵煉銅技術。膽永浸銅,即利用硫酸銅溶液浸鐵,使其產生化學反應,將銅析出,其法堪稱我國冶金和化學史上的一大發明。張潛根據前人和自己的長期實踐經驗,探明德興興利場的32泉、138溝盛產膽水,可浸鐵取銅,並總結出一整套比較完整的膽水浸銅工藝,於紹聖年間(1094—1098)寫成濕法煉銅專著———《浸銅要略》,命其子張甲獻給朝廷。朝廷因“用費少而收功博”, 下其法於諸路。自此,信州(今江西上饒)鉛山場、韶州(今廣東韶關)岑水場、 潭州(今湖南長沙)永興場和德興興利場等礦場,均全面推行其濕法煉銅技術,獲得很大效益。北宋時,全國膽銅產量每年100多萬斤, 占當時銅總產量近二成。 南宋紹興年間,全國膽銅產量增至占銅總產量的八成多。
”明人危素著《<浸銅要略序>序》譽張氏為煉銅世家,現《浸銅要略》原書佚,尚存危素《<浸銅要略>序》可考。

史料記載

張潛墓行狀碑是在張氏世居之地德興銀城吳園村出土的。碑青石質,碑石144厘米見方,厚15厘米,碑體平整巨碩。書體行楷,娟秀勁麗,鐫刻精工。碑文縱59行,行64字,計3600字,記載張潛一生對煉銅事業的重大貢獻。張潛碑撰刻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三月,承議郎權知邵武軍管勾學事兼管內勸農事騎都慰,後知處州,通議大夫萬如石撰文。
張潛行狀碑已由德興市博物館收藏,它對研究我國古代冶煉技術發展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