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禹

張本禹

張本禹少將(1899-1937),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 張治中胞弟。黃埔軍校第三期步科、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處中尉副官,總司令部學兵團上尉副連長,中央教導二師警衛營少將營長,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學生隊區隊長、中校隊長,第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參加綏遠抗戰。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南口戰役。1937年8月下旬於南口東站遭日軍飛機轟炸殉國。犧牲時任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3軍4師12旅副旅長。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本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37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三期
  • 軍 銜: 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  性別  :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簡介

張本禹(1899--1937),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 張治中胞弟。黃埔軍校第三期步科、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處中尉副官,總司令部學兵團上尉副連長,中央教導二師警衛營少將營長,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學生隊區隊長、中校隊長,第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參加綏遠抗戰。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南口戰役。1937年8月下旬於南口東站遭日軍飛機轟炸殉國。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張本禹(1900~1937),字文衷,生於巢縣建麓鄉洪家疃,少年時父母雙亡,依靠舅舅做活餬口後隨長兄張治中參加孫中山的護國軍,因見黃埔軍校大門上的對聯"真革命的請進來,不革命者滾出去",對軍校產生興趣和嚮往通過刻苦自學,民國14年(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後任北伐軍總司令部副官處副官參加北伐。"四 一二"反革命事變時,張本禹以學兵團副連長身份參加"反寧擁漢"活動。
張本禹

主要事跡

"七 一五"事變後,掩護一部分共產黨員離開武漢後歷任陸軍教導二師警衛營少校營長,中共軍校第八期學兵總隊中隊長,獨立第四旅上校團長等職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時,潛心學習軍事知識,竭力宣傳孫中山的愛國主義思想,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民國24年,張本禹擔任陸軍十三軍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次年8月,隨軍援助傅作義將軍的綏遠抗戰在百靈廟戰役中,率部打外圍英勇沉著,身先士卒,奮勇作戰,節節挺進,阻擊了日軍南路增援部隊,使中國軍隊得以一舉收復百靈廟。這一戰役,張本禹榮立戰功,受到了嘉獎。
民國26年8月,張本禹新婚燕爾暫住南京,突聞蘆溝橋事變,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平津告急。他毅然告別已有身孕的妻子,北上張家口,參加抗戰。8月中旬,張本禹奉命向北平前進,援助前線中國軍隊。13日開始,在南口與日軍坂垣師團展開激戰,一舉擊敗日軍。由於戰鬥猛烈,陣地為敵突破,張本禹從旅部組織一個排,親自率領趕到前沿陣地,猛打猛衝,與敵展開肉搏,終於消滅敵人,奪回陣地。因前線彈藥緊缺,張本禹奉命前往太原催運,並負責押運回南口。8月30日,彈藥在車站卸車時,遇敵機轟炸。張本禹一面指揮緊急卸車,一面指揮車頭誘開敵機。因車箱中彈爆炸,張本禹不幸犧牲。
民國26年10月,巢縣各界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公葬張本禹於巢南銀屏山麓。
1980年,中央統戰部追認張本禹為抗日烈士。

人物紀念

張本禹(1899年—1937年),字文衷。1899 年出生於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西鄉洪家疃村一個農民家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3軍4師12旅副旅長。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張本禹為革命烈士。2015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日軍沿平綏路開始大舉進攻華北。此時,正在南京受訓的張本禹毅然告別結婚八個月並懷有身孕的妻子,率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9日,張本禹所部第四師被部署於居庸關一帶。8月下旬,張本禹以“辦事最力”之故,被派往太原催運軍火。當載滿軍火的列車到達南口車站時,日軍飛機突然來襲。為保住軍火,正在指揮緊急卸車的張本禹指揮司機開走車頭,誘開敵機。不料,日軍炸彈投中車廂,引起車廂內彈藥發生爆炸,張本禹將軍以身殉職。時年38 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