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張智新,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法制晚報》、香港《文匯報》專欄作者。1974年出生於湖北大悟縣,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行政管理系碩導、法學博士。200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公共管理學和中國政治。近年來先後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多篇,在《新京報》、《北京青年報》、《東方早報》及《經濟觀察報》、《中國證券報》等媒體發表多篇評論,在香港《文匯報》、《大公報》、《中國評論》、美國《僑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加拿大《環球華報》等海外華文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數十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智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於湖北大悟
  • 出生日期:1974年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1-2004,武漢大學,法學博士。
1998-2001,武漢大學,法學碩士;
1992-1995,孝感學院,歷史教育專科;
培訓訪學經歷
2009.9-2010.7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訪問學者;
2008.2-2008.5 美國多米尼肯大學訪問學者;
2006.7-2006.8 美國猶他大學短期培訓 。

主要貢獻

論文
1.論文《從歐巴馬看球談文化商機》一文發表於《人民論壇》2009年第246期;
2.論文《麻生上台後的日本政局及其對華政策》一文發表於核心期刊《當代世界》2008年第11期;
3.論文《歐洲是否會迎來新時代?》一文發表於《國際資料信息》2007年第7期;
4. 論文《中國如何應對俄美矛盾升級?》一文發表於《學習月刊》2007年第7期;
5. 論文《日本對華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因素》一文發表於《理論導刊》(陝西)2006年第8期;
6. 論文《美國地方政府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借鑑意義》一文發表於《行政論壇》(黑龍江)2005年第6期;
7.論文《美國地方政府的結構及及其政治哲學基礎》一文發表於《理論與改革》(四川)2005年第1期。
時事評論
1.《歐巴馬外交的現實主義開局》一文發表於新加坡《聯合早報》2009年2月26日;
2.《中美30年:對手與夥伴的糾結》一文發表於美國《僑報》2009年1月2日;
3.《中美對話:從談判論壇到合作機制》一文發表於新加坡《聯合早報》2008年12月15日;
4. 論文《解讀歐巴馬的外交和國安團隊》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2月3日;
5.《新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瞻》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1月27日;
6.《經濟下行正是行政改革契機》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1月22日;
7.《中美日互動新格局》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1月20日;
8.《田母神俊雄事件與中日關係》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1月13日;
9.《歐巴馬能否重拾美國的道德權威》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1月6日;
10.《麻生訪華冀中國攜手應對挑戰》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0月29日;
11.《中巴全天候友誼穩步前行》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0月24日;
12.論文《日本近期能實現政黨輪替嗎?》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0月15日;
13.《官員問責需從風暴走向制度》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10月4日;
14.《日本首相選舉為何無懸念》一文發表於美國《僑報》2008年9月22日;
15.《麻生的“價值觀外交”有市場嗎?》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9月20日;
16.《何妨給“鳥巢一代”一點掌聲》一文發表於新加坡《聯合早報》2008年9月16日;
17.《誰能填補福田辭職的真空?》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9月3日;
18.論文《京奧資產拍賣屬積極探索》一文發表於新加坡《聯合早報》2008年8月29日;
19.《當前俄美關係特徵與中國對策》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8月21日;
20.論文《奧運塑造中華民族時代精神》一文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8年8月8日。

獲獎記錄

2005年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2006-2009年獲北京市人才強教資助計畫“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
2009年獲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第二屆優秀主講教師;
2010年獲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資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