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蘭(江西省瑞金市安治鄉大塘村人)

張愛蘭(江西省瑞金市安治鄉大塘村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愛蘭(1912-)江西省瑞金市安治鄉大塘村人。由於家境貧寒,2歲時抱給本鄉赤塘村烏石崬邱家做童養媳。1931年秋收後,在一片“當兵就要當紅軍”的歌聲里,新婚的張愛蘭動員丈夫邱永金一起參加了紅軍。參加紅軍的邱永金分在新塘區當文書,後調到戰鬥部隊奔赴前線。張愛蘭則是分在新塘區洗衣隊,之後,因戰事頻頻傷員驟增,又被調到位於葉坪鄉的紅軍醫院擔任看護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愛蘭
  • 外文名:未知
  • 別名:張桂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信仰:未知
  • 性別:女
特殊經歷,五嫁紅軍,

特殊經歷

不久,張愛蘭很快勝任了工作,還認識了不少領導,如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彭德懷、葉劍英等,也認識了鄰居賀怡、康克清及會騎馬的婦女部長周月林等人。
一天,張愛蘭正給項英的兒子“小狗”餵飯,突聽有人敲門。來人帶來了丈夫邱永金犧牲的訊息。她撫摸著鑲著五星的紅軍帽,禁不住淚流滿面。丈夫犧牲後,張愛蘭更是將一腔熱血投入到工作中。在張愛蘭結識的“首長姐姐”中,相處最多的要數張亮,知心的還有賀怡。她心直口快熱心腸,像親姐姐那樣關心張愛蘭,經常抽空和張愛蘭一起聊天,還要張愛蘭叫她姐姐。
張愛蘭看到紅軍總部來往的信件那么多,產生了一種衝動:自己也寫一封信。可親人中識字的丈夫犧牲了,寫給誰呢?她想來想去,選擇了賀怡。
次日,張愛蘭正在曬衣服,就聽賀怡叫她“妹子”,然後指著身邊一位腰扎皮帶、挎著手槍的年輕軍人介紹:“這就是你姐夫,毛澤覃。你信上的幾個錯別字,他給你改好了。”毛澤覃馬上熱情地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張愛蘭的雙手:“小張同志,你好!” 張愛蘭很激動,這是別人第一次主動和她握手。
張愛蘭最後一次見賀怡是1934年底,毛澤覃要帶部隊打游擊,已有身孕的賀怡被派去別處搞地下工作。賀怡臨走時對張愛蘭說:“妹子,姐要走了,你多保重。革命勝利後,我們再見面。”賀怡走後的第二年,張亮也走了。與張亮告別後,張愛蘭便回了家鄉。
1935年春,張愛蘭的娘家安治鄉大塘村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張愛蘭和黃長嬌、黎蓮秀、朱招娣、項德芬(項英的妹妹)等女游擊隊員一起,跟隨汀瑞游擊隊打游擊。
不久,毛澤覃帶領隊伍經過大塘村,張愛蘭等人將村民湊的糧食送了過去。毛澤覃匆匆詢問了張愛蘭回家後的情況,並告訴她軍情緊急,部隊要立即前往福建長汀方向,聽說密林中有一條隱秘的小道,問張愛蘭能否找個可靠的人帶路。張愛蘭便叫參加過赤少隊的弟弟張聲文去當嚮導。4月的一天,毛澤覃帶著隊伍再次經過大塘村,張愛蘭又和另幾名隊員一起,在河邊給他們煮了三大鍋的米飯。數日後,張愛蘭挑了一擔柴回家,一群白軍突然闖進來抓住了她。張愛蘭一路上從他們的談論中了解到,這些白軍是“湯糰”的人,他們在黃田坑黃狗窩打死了藏匿在紙寮里的紅軍,其中一個是紅軍的長官。張愛蘭被押解到箬別村黃鱔口的禾坪前,看到地上有一副用毛竹藤條製成的擔架,上面放著一具身著灰衫的屍首。白軍排長要她上前辨認是不是毛澤覃。她上前一看,見那人滿臉血和泥漿,灰衫破舊,而且很瘦,感覺不像,便搖了搖頭。另兩個白軍急了,用力踢了她幾腳,喝令她看清楚。白軍排長也衝上前說:“不是毛澤覃?怎么會呢!你去打水來擦洗,仔細看看!”
張愛蘭裝來水,用一塊布擦拭那人臉上的泥漿和血跡。看到熟悉的面孔,張愛蘭心裡咯噔一下,真是毛澤覃!張愛蘭輕輕為他合上微睜的雙眼後,禁不住失聲痛哭。

五嫁紅軍

邱永金犧牲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面對媒人的說媒,張愛蘭都拒絕了。可當有人向她介紹隱蔽在家中的游擊隊員邱志懷時,她一口答應下來了。
第二個老公邱志懷是個老實人,對老婆很是疼愛。不久,張愛蘭懷孕了,兒子邱保坤出生後,夫妻倆又接到上山打游擊的命令。不久,張愛蘭再次失去了丈夫。
第三個老公是張愛蘭躲山時認識的。1936年冬,張愛蘭和游擊隊員一起躲山,往返於閩贛兩省的紅林山區。躲到福建地界的一山洞時,隊員已所剩不多。為了執勤、轉移和戰鬥的方便,游擊隊長向張愛蘭介紹說:“隊員羅家和是我患難與共的兄弟,為人忠誠老實,革命意志堅定,覺悟高,你們……”當晚,大家端起山泉,慶賀他倆喜結良緣。張愛蘭不久便懷孕了,兩人隱蔽在家中。後來,白軍選了歸家的羅家和當偽保長。羅家和考慮可以借偽保長的身份為山里挨餓的游擊隊員籌糧,便答應了。誰料被人告密,夫妻倆被白軍抓了起來。面對嚴刑拷打,死活不承認的夫妻倆被拉出去槍斃。一陣槍響,羅家和倒下了,張愛蘭卻連遇3槍臭彈未死。白軍便改用繩子捆住她的兩個大拇指,吊到樑上,還用繩索勒她的肚子。劇痛過後,張愛蘭昏死過去。當她醒來時,身邊多了一個死嬰。
第四個老公叫江聲旺。這次婚姻的幸福來得快,去得也迅速。新婚還沒一個月,一次游擊隊路過村里,江聲旺撿了幾件衣服,就跟著隊伍走了,此後再也沒了音信。
第五個老公邱漢華,是個拄拐杖的殘疾人,曾是紅一軍團戰士,在興國高興圩一帶的山崬上阻擊白軍時受重傷。從江家回到娘家的幾年裡,張愛蘭一直拒絕親事。當地下聯絡人將邱漢華帶到她面前,介紹了他的情況後,她又一次點了頭。邱漢華無法參加生產勞動,張愛蘭不僅要悉心照顧丈夫,還要挑起家庭的重擔,養育一雙兒女。1954年,邱漢華因病離開了人世。之後,張愛蘭變了,變得沉默了,變得不愛出門。她習慣每餐喝幾口燒酒,偶爾踽行於田徑,獨自沉浸在追思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