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澄

張志澄,茶學家、茶樹栽培專家。長期從事茶葉科研、生產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合理密植的概念,為茶園速生、豐產的理論作出貢獻;設計並大面積推廣了“樹木環繞,果茶間作”具有江蘇特色的生態茶園;積極推行茶葉初精製一條龍、產制銷一體化的模式;培養大批茶葉科技人才,為江蘇茶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志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茶學家、茶樹栽培專家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張志澄,1910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蘇省無錫縣(今錫山市)錢橋鎮周家橋村一戶貧寒農民家庭。父親深感種田人沒有文化受人魚肉之苦,靠借債、典當供他讀書。張志澄以優異成績從無錫第三師範附屬國小畢業直升第三師範。這期間,國學大師錢穆嚴謹的治學精神成為他一生的楷模。求學期間,他不僅吸收了新的文化知識,還接受了進步思想。先賢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奠定了他人生觀的基礎。1931年,師範畢業後,張志澄在無錫榮氏公益國小任教英文,積攢下微薄的工資。1932年8月,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植物栽培系,靠課餘做工的收入和獎學金完成了四年本科學業。貧寒的家境、艱苦的求學之路磨礪了張志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關心勞動人民疾苦的品格。
1936年,張志澄大學畢業,隨恩師彭先澤去江蘇稻作試驗場吳縣虎丘西廊橋分場工作,不久就任分場場長。1937年,日軍入侵江南,他忍痛與同事們撤離。張志澄艱苦跋涉,於1938年3月抵達重慶。直至1939年11月,張志澄與吳覺農面晤後才進入中國茶葉公司技術處工作,從此踏上了他為之奮鬥終生的茶業之路。
1940年,復旦大學農學院設立了我國第一個本科茶葉系,張志澄受中國茶葉公司派遣,成為該系第一任茶樹栽培學講師。困難當頭,新籌建的茶葉系缺少教學設備和教材,國內無系統的茶學專業資料,張志澄憑藉自己農學、園藝和植物栽培方面紮實的理論基礎,參閱了僅有的幾本國外茶樹栽培資料、借鑑相近作物栽培的教材,於1941年完成了《茶樹栽培學》教材的編寫。為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他經常帶領學生,徒步翻山越嶺深入茶區實習。這種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嚴謹的治學精神培養了一代中國茶業界骨幹人才。

技術成就

傳統的茶樹栽培以叢栽為主,每0.15公頃僅200~250叢,產量僅20千克左右。張志澄在致力於發展新茶園中深感這種模式投資多、投產遲、收效慢,制約了發展茶葉生產的速度。他從自己1940~1944年在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系任教時高密度種植的實驗茶園投產早得到啟示“密植是快速高產的重要因素”。
1953年,張志澄在江蘇宜興芙蓉寺茶場開始了單株雙行密植茶園的嘗試,1953~1960年間,他先後在蘇南、蘇北10多個茶場布點種植了166.7公頃。他的這些實踐在當時情況下為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判,但他堅信事實是最好的說明,民眾樂於接受的技術才是有價值的。
1974年,他在調查、分析過去試驗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合理密植”的概念,並在江蘇宜興紅嶺茶場開始了系統試驗。試驗證實了合理密植確實是一種“成園快,投產早,產量高,收入多,效益大”的集約化栽培方式。張志澄提出,茶樹合理密植只有根據自然條件和管理技術水平,在群體數量增加後保證個體發育健壯,才能夠獲得較高產量,群體數量以每0.15公頃12000~16000株,單株式雙行排列為宜;茶樹幼年階段地上部分主軸垂直生長快,橫向生長慢,地下部分主根發達,側根發育緩慢,因此合理密植能較充分地利用增加的地上部植株數量加速樹冠形成。這對更充分地利用光能,同時增加地下部單位面積內吸收根總量,更充分地利用肥水有利。由於合理密植利用了群體的頂端優勢和向心生長優勢,使得同樣覆蓋度的密植茶園所產的茶葉產量高、質量好;輔以配套的耕作、肥水管理措施,合理密植茶園至少能夠持續高產20~30年。張志澄認為“種植技術要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20~30年後,茶樹密植速生豐產技術可以也完全應該為更新的栽培技術所替代,而在它被套用的這一階段則已經以最高的效率產出,為茶農積累了經濟實力,為茶葉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就是密植速生豐產技術的重要歷史價值。1978年,張志澄因此獲得了江蘇省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張志澄深知發展茶葉的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受歡迎的產品,增加茶葉附加值,為生產創造更高的收益。這是貫穿於張志澄整個茶業生涯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在復旦大學茶葉系任教,帶領學生在四川銅梁實習時,他便向茶葉界前輩學習,親自動手,指導學生仿製了玉露茶、龍井,並試製成功“巴岳春”。20世紀50年代中期,江蘇新發展的茶園陸續投產,他親臨茶場和職工們一起邊學習邊試驗改進邊推廣碧螺春生產技術,逐步在江蘇大部分茶區形成了早春加工碧螺春的習慣。1958 年,他又參加了南京雨花茶的創製。
20世紀60年代初,國際市場極需紅碎茶貨源,而我國僅生產用工夫紅茶乾茶軋碎的產品,且成本高,質量差。1963年,中國茶葉公司倡議試製初制碎茶(即以鮮葉直接加工成紅碎茶)。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張志澄積極行動。1963年春茶期間,他和外貿、供銷、生產、科研幾方組成的工作組的同志一起駐進宜興芙蓉茶場,日以繼夜,克服了一無技術資料,二無生產設備的困難,不到半個月就試製出樣品,且使外形、內質在當時全國六個試點單位的產品中居較好水平,為中小葉種加工紅碎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並很快在蘇南的國營茶場中推開。為了進一步提高紅碎茶品質,解決江蘇紅碎茶滋味較淡薄,濃度不夠的薄弱環節,1981年,已屆古稀之年的張志澄在他任職的鎮江地區茶果研究所,進行了系統的提高紅碎茶品質的試驗研究,提出了從選用優質原料(近期選用夏秋季高檔鮮葉,並逐步完成更換優良的無性系茶樹品種)、更換揉切機具(用LTP錘切機和CTC滾切機)、改進工藝(偏輕萎凋、控溫控濕發酵)三個環節著手提高江蘇紅碎茶品質的途徑。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檔茶消費增長。張志澄在研究了宜興茶葉歷史資料和名茶的特點後,提出恢復“陽羨茶”的生產。他認為“名茶”不能僅限於綠茶,應該包括紅茶、青茶、緊壓茶等,不能以嫩度為衡量名茶的惟一標準,外形和內質應該同步提高,既要有質量,又要有數量,才能成為商品,獲得經濟效益。他稱名茶為“消費性的工藝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供人民欣賞、品味,對名茶不能株守“物以稀貴”的觀念。在這種對“名茶”的獨到見解指導下,1984年開始張志澄著手組織了“陽羨雪芽”(綠茶)、“陽羨金毫”(紅茶)、“陽羨青茶”(半發酵茶)系列陽羨茶的試製,同時又指導溧陽李家園茶場研製了“南山壽眉”。1987年,他又繼續開發了歷史名茶“離墨紅筋”,設計了新月形的“善卷春”。其中“陽羨雪芽”、“南山壽眉”已成為省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名茶。“陽羨金毫”、“善卷春”為後人進一步改進工藝,研製成了新的名茶且投入生產。

簡歷

1910年12月29日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現錫山市)錢橋鎮周家橋村
1925-1931年 江蘇省立無錫第三師範附小及第三師範學
習,並畢業
1931-1932年 無錫榮巷公益國小,教員
1932-1936年 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植物栽培系學習
1936-1937年 江蘇省稻作試驗場技士兼吳縣分場主任
1937-1939年 國立四川二中,瀘州職中教師
1939-1940年 中國茶葉公司,技師
1940-1944年 國立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系,講師
1944年8月-1949年5月 四川水產學校,崇明水產學校,教師
1949年6月-1951年7月 崇明水產學校,校長
1951-1953年 蘇北行署農水處,幹部
1953-1969年 江蘇省農林廳,高級技師
1969-1973年 宜興縣茗嶺公社省莊大隊,下放勞動
1973-1980年 宜興縣林業科學實驗所,副所長
1980-1984年 鎮江地區茶果研究所、無錫市茶葉研究所、所
長、高級農藝師
1984-1987年 宜興縣政協副主席、教授級高級農藝師
1987年 退休
1997年11月16日 病逝於無錫

主要論著

1 張志澄.茶樹栽培學.重慶:國立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系出版,1940~1941
2 張志澄.怎樣繁殖茶苗.南京:江蘇省人民出版社,1954.
3 張志澄.茶樹快速育苗法.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4 張志澄.茶樹單株密植效果的初步探討.浙江茶葉季刊,1975(3):9~12
5 張志澄.再談茶樹合理密植對新茶園的快速高產效果.茶葉通訊,1977 (1):12~15
6 張志澄.規劃新茶園的幾點意見.茶葉季刊,1977(3):31~34
7 張志澄.出植茶園的技術關鍵和幾點認識,幼年茶樹快速、高產研究.中國茶葉,1979(3):10~11
8 張志澄.新茶園快速高產栽培研究.農業科學實驗,1979(8):1~4
9 張志澄.略論茶園合理密植和快速高產優質.茶葉通報,1979(1、2):12~17
10 張志澄.陽羨茶與紫砂壺.中國茶葉,1980(4):5~6
11 張志澄.茶樹深秋短穗,扦插技術研究.茶葉,1981(2):12~13
12 蘇茗叟(張志澄筆名).一個新發展的老茶區——江蘇宜興.茶報,1987 (3):17~19
13 張志澄.陽羨茶錄.宜興:江蘇省宜興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出版,1988(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