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東南,緊鄰通州城區,距離天安門24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灣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下轄地區:5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張灣村
  • 電話區號:010
  • 郵政區碼:101104
  • 地理位置:北京市通州區
  • 面積:105.8平方公里
  • 人口:50782人
  • 方言:北京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天安門,故宮
  • 機場:北京國際機場
  • 火車站:北京南站
  • 車牌代碼:京A
  • 鎮長:李昊然
  • 鎮級模範:張瀾、劉嘉嶧、杜雨坤
  • 鎮級2B:楊家闊
概況,沿革,張家灣簡介,張家灣歷史,張家灣現狀,張家灣古蹟及景區,張家灣古城牆遺址,通運橋,佑民觀,蕭太后河,清真寺,皇木廠古槐,花板石廠遺石,葡萄大觀園,其它,張家灣特色村莊,里二泗村,皇木廠村,歷史文化,

概況

通州區轄鎮。位於區境中部,距天安門24千米,距首都機場20千米。2006年末,人口5.55萬人。轄5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家灣村東。京津公路、張廊公路、京秦鐵路支線過境。

沿革

1958年設張家灣公社、牛堡屯公社,1983年改張家灣鄉、牛堡屯鄉,1990年改張家灣鎮、牛堡屯鎮。1996年,張家灣鎮面積51.6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姚辛莊、里二泗、燒酒巷、上店、賈各莊、東定福莊、西定福莊、梁各莊、張辛莊、張灣村、張灣鎮、大高力莊、施園、小莊、寬街、立禪庵、皇木廠、土橋、上馬頭、南許場、北許場、棗林莊、大辛莊、何各莊、瓜廠、牌樓營、齊善莊、南姚元、馬營29個行政村;牛堡屯鎮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前街、中街、后街、後坨、小耕垡、前南關、後南關、北儀閣、前青山、後青山、蒼上、王各莊、東永屯、西永屯、小北關、大北關、垡頭、三間房、北大化、南大化、柳營、十里莊、蒼頭、陸辛莊、南火垡、坨堤、高營、樣田28個行政村。
2001年末,撤銷牛堡屯鎮,併入張家灣鎮。2002年末,面積101.45平方千米,人口5.42萬人,轄張灣、張灣鎮、施元、前街、中街、后街、寬街、立禪庵、小莊、張辛莊、姚辛莊、大辛莊、陸辛莊、棗林莊、大高力莊、東定福莊、西定福莊、梁各莊、賈各莊、何各莊、王各莊、南許場、北許場、皇木場、瓜場、土橋、上馬頭、里二泗、燒酒巷、上店、南姚園、齊善莊、牌樓營、馬營、後坨、小耕垡、南火垡、前南關、後南關、北儀閣、前青山、後青山、蒼上、東永和屯、西永和屯、小北關、大北關、垡頭、三間房、南大化、北大化、蒼頭、十里莊、柳營、坨堤、高營、樣田57個行政村。
【郵編】101113【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10112105:~201 111北許場村 ~202 220張辛莊村 ~203 220上馬頭村 ~204 112梁各莊村 ~205 111土橋村 ~206 111皇木廠村 ~207 112南許場村 ~208 112張家灣鎮村 ~209 112張灣村 ~210 112大高力莊村 ~211 220上店村 ~212 220賈各莊村 ~213 220東定福莊村 ~214 112西定福莊村 ~215 112立禪庵村 ~216 112寬街村 ~217 111唐小莊村 ~218 112施元村 ~219 220里二泗村 ~220 220燒酒巷村 ~221 220瓜廠村 ~222 111馬營村 ~223 220何各莊村 ~224 220牌樓營村 ~225 220齊善莊村 ~226 220南姚園村 ~227 220大辛莊村 ~228 220棗林莊村 ~229 220姚辛莊村 ~230 220中街村 ~231 220前街村 ~232 220后街村 ~233 220蒼頭村 ~234 220十里莊村 ~235 220南火垡村 ~236 220三間房村 ~237 220樣田村 ~238 220垡頭村 ~239 220陸辛莊村 ~240 220北大化村 ~241 220大北關村 ~242 220小北關村 ~243 220南大化村 ~244 220柳營村 ~245 220高營村 ~246 220坨堤村 ~247 220西永和屯村 ~248 220東永和屯村 ~249 220王各莊村 ~250 220蒼上村 ~251 220後坨村 ~252 220後青山村 ~253 220前青山村 ~254 220後南關村 ~255 220前南關村 ~256 220北儀閣村 ~257 220小耕垡村

張家灣簡介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東南,緊鄰通州城區,距離天安門24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組成的創衛專家組的檢查驗收,成功晉升市級衛生達標鎮,為更好的實現全鎮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環境基礎。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張家灣歷史

京東古鎮張家灣位於通州城南15里,建於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張灣千載運河頭,古壘臨漕勝跡稠”道出了張家灣歷史的古老和古蹟的繁多。通運橋坐落在張家灣古城牆邊,橫跨蕭太后河,橋北城樓肆市,橋南人家煙火,正所謂“回首鳳城春色好,鶯聲啼碎碧桃花”之處。
古時,潞河、富河、渾河、里河交匯於此,水勢環曲,石橋四布。據傳,遼建燕京之後,便利用蕭太后河運兵輸糧,且每年春季榔陰狩獵,來往均駐蹕於此,今之養馬圈、牌樓營村即因建有馬圈、行宮牌樓而得名,村南將台地處便是蕭太后馬步兵點將台之所。金建中都,潞河通運,此處成為重要碼頭。元世祖至元三十年,通惠河疏鑿告成,此處成為水陸要津,“官船客舫,駢集於此,弦唱相聞,最稱繁勝’,時因有漕運總督張瑄(萬戶)督海運至此,故名張家灣.明初、中期,通惠河失於修浚,凡南來北往人客與物資須經運河者,必停留此處。嘉靖六年,通惠河疏浚,漕船仍經此直達通州。通州八景之一——“萬舟駢集’,道出當時盛況。朝廷在此建有通濟倉,還設有皇店、寶源與吉慶二榷稅、通判都司,巡檢司以及鹽倉批驗所等官署。立有皇木廠、木瓜廠、鹽場等庫,遂有三村之名(木瓜廠今作瓜廠,鹽場今作鹽灘).四方商旅來往,百貨叢集市肆,遂形成西店,長店(今稱張家灣鎮)二莊。

張家灣現狀

今張家灣鎮位於通州新城區南,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

張家灣古蹟及景區

張家灣古城牆遺址

張家灣古城建於明代,明清時城內商號林立,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通運橋坐落在張家灣古城牆邊,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橫跨蕭太后河,憑欄望,橋北城樓肆市,橋南人家煙火。張家灣古城牆遺址、通運橋同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通運橋

通運橋,因橫跨蕭大後河上,又俗稱蕭太后橋,原為木橋,明神宗時建石橋。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建成,名“通運”,清鹹豐元年(1851)曾予小修。至今已有三百八十餘年。1959年7月已立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佑民觀

佑民觀即在張家灣鎮裡二泗村西,運河南岸,為道家觀院,俗名也稱天妃廟,是聖母娘娘道場。明清兩朝是名符其實的京東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觀場。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明嘉靖十四年(1535)道長周從善奏請賜觀額曰:“佑民觀”沿稱至今,但民俗仍稱里兒泗廟。觀占高地十餘畝,坐南朝北,觀前即運漕之大運河,觀內祭奉金花聖母銅像,俗稱娘娘廟。
清順治皇帝於順治八年(1651)慕名而來,親到觀中上香求子,賞銀五百兩,又經通州紳士田文孝募捐三百兩,用以修繕和香火之資,後經乾隆、光緒、民國等多次維修補建。

蕭太后河

蕭太后河又作“肖太后河”。因遼蕭太后主持開挖而得名,始於統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為國都以來最早的漕運河,最初是為運送軍糧所用,後成為皇家漕運的重要航道。它比元代漕運的壩河早280多年,比元明清漕運的通惠河早300多年,而今依然是北京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清真寺

通州區張家灣清真寺,位於張家灣鎮西街。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禮拜殿,勾連搭四卷,硬山簡瓦,規模較大。一三兩卷為箍頭脊,二卷為調大脊,大吻壯觀,小獸玲瓏;第四卷明間為窯殿,四角攢尖,綠琉璃寶頂高聳 天空,次間則為卷棚頂,別具一格。博古彩畫精美,西頭磚雕別致,嵌山方圓木窗活潑,井口天花鮮艷整潔.南北配殿與禮拜殿之間有海棠柱曲廊相連。結構嚴謹,錯落有致。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皇木廠古槐

這株古槐位於明代皇木廠的東南角外。自明永樂四年(1406年)到嘉靖七年(1528年),北京皇家建築所用的珍貴木材沿大運河運到皇木廠儲存,管理皇木廠的官吏在木廠周圍種植槐樹。經過600多年的歷史變遷,其他槐樹都已經無存了,只剩下這株古槐。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花板石廠遺石

皇木廠村的村口,放置著數塊巨大的石塊。這幾塊巨石可不是一般的石塊,它們是竹葉紋石灰岩石,是千里迢迢從南方通過京杭大運河運抵京城的。1998年,修築京瀋高速公路時,在皇木廠村東南舊村處取土修築路基時,從地下挖掘出土的。據史料記載,大運河古河道西岸是石廠舊址,明朝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城的石料,從南方運抵張家灣碼頭都存儲在那裡,這些巨石就是石廠的舊存。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葡萄大觀園

葡萄大觀園是一個集世界各國名優葡萄品種種植、觀光採摘為一體的農業觀光園,是北京市農委和百萬市民郊區游組委會確定的定點果園和十佳觀光果園之一。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其它

城之內外,曾有古蹟不少。如元時高麗寺(廣福寺)之鐵佛高近丈,明代鐵錨寺之鐵錨數眾多,通運橋石獅精美,清真寺槐柏蒼勁,曹雪芹家曾在城內開設當鋪,琉球學子病故也在城外立墓。
如今,張家灣城之東牆西折北轉處,遺蹟尚存,玉帶河擦牆而過,上跨二座單券石橋,景致幽深,三券平面蕭太后橋(通運橋)依然利用,勾連搭四卷禮拜殿仍在,廣福寺石碑雖倒猶存,而北運河則早於清嘉慶間東移。該古城遺址為北京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灣特色村莊

里二泗村

光緒版《通州志》載:“在張家灣,即天妃廟,舊名里二泗”。里二泗由來較久,是通州南部最早有人煙聚落地之一,上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有兩千多年歷史。村南三大墳冢,是漢朝磚墓之式,傳為循良三冢。
舊傳村名李二寺並有動人傳說,神乎其神。其實里二泗因元代的白河、榆河、渾河、通惠河四水,在張家灣東匯合後,流向漷縣境內,張家灣至漷縣段當時稱泗河,四字加三點水即是此意。
白河在張家灣附近,分成里外兩股,里二泗正處里股泗河岸邊,且水量比外泗河小,位居第二,又因河岸早有觀廟,因此得名里二泗。

皇木廠村

皇木廠村作為有著200年歷史的古村,皇木廠村到處都滲透著歷史文化的氣息。村內有著大量的歷史古蹟,由於皇木廠村南即是蕭太后河的河口,因此在新村建設中,出土了大批元代缸胎雞腿瓶、稀有金屬冶煉小坩堝及龍泉印花瓷片等文物;由於明永樂年間建設北京,木材磚石所用浩繁,多由大運河自南方運至此處存儲,因此村內還留有當時管理木廠的官吏所植的一株大樹,村南部還出土了當時用於建設北京的巨大花斑石;由於古代皇木廠村還是有名的鹽場廠,所以新村施工中還出土了世界最大的稱鹽石權等文物。
為全面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自1997年4月,皇木廠村率先開始舊村改造。先後投資2.5億元採取拆舊換新的辦法,在原舊村址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新村改造。經過幾年的努力,全村共建起了668棟別墅,使全村百姓全部搬上了樓房。

歷史文化

秦漢時期,潞河(今北運河)自今張家灣東折流,形成近乎直角彎,兼之渾河(今永定河)東支西來匯此,使此處灣流寬闊而深,又兩岸土質堅硬,故為天然良好河港。遼建陪都於薊城(今北京宣武區一帶)長南京,調運遼東糧餉,於統和晚期自南京向東開鑿一條運河,因蕭太后主持此事而名之為蕭太后運糧河,其河口即在此處港灣,海船至此,易小船駁運,此灣成為朝廷漕運碼頭。元世祖立首都於薊城稱大都,糧用依賴江南。至元二十二年(1285),萬戶侯張瑄首次指揮海般運輸漕糧自渤海溯海河而駛,再沿潞河(時稱白河)逆般至此灣,於此調用大車陸運至大都城,此處二作碼頭,直至清嘉慶七年(1802)潞河(北運河)改道止,形成巨大村落,因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張家灣,作大運河北端碼頭達七百餘年。
今張家灣以蕭太后河為界分為二行政村,北部有城稱張家灣村,南部有市稱張家灣鎮,古蹟尚余不少。張家灣村南口兩側有張家灣城址,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為保衛北京、保護運河而創建,今僅餘南垣殘段,1995年被公布為北京文物保護單位;又村南口蕭太后運糧河故道上,有一座三券平面石橋,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由木橋改建,兩側護欄望柱頭雕獅,各具情態,欄板內外浮雕寶瓶,為北京地區獨見;南口內十里街西側有花枝巷,其中部南側曾有曹雪芹家當鋪,今當鋪門市台基尚存;花枝巷西部北側有小花枝巷,曹雪芹家染坊曾設在巷口西側,一口曹家井尚在;村中西側元代建有廣福寺(今國小校處),寺中鐵佛數尊明初被徐達所率討元軍拉倒棄於寺前塘中,後塘淤為平地,鐵佛尚埋原處(今國小操場);村東有元郭守敬所開通惠河故道(今名玉帶河),河上尚保存明代所建兩座獨券石橋,一名東門橋,在原城東門外,一稱虹橋,在原城東便門外;村西南有大片葦塘,是大運河北端碼頭——客船碼頭遺蹟;張家灣鎮十里街東側,曾有曹雪芹家所開鹽店,尚有幾間舊房遺存;鎮之十字街西南側有小關帝廟一座,俗稱蘆廟。因布局平面形似葫蘆故名,《紅樓夢》第一回中所寫葫蘆廟之生活源泉即此;鎮西口南側有清真寺一座,明建清修,禮拜殿勾連搭四券,圓形嵌山窗六處,其窗欞木製為阿拉伯文,每窗一字,即“仁、義、禮、智、信、孝”六字,為世界獨有,年久失修朽爛,今重修時未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