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勝

張定勝

張定勝,武漢大學數學碩士(1995);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2000);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定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武漢大學數學碩士
學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學歷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2000);
武漢大學數學碩士(1995);
湖北教育學院數學本科(1992);
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助教 (1995 年7 月- 1996 年6 月);
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講師(1996 年7 月-2001 年6 月);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1998 年8 月- 1999 年2 月);
北京大學訪問講師(2000 年9 月-2001 年6 月);
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副教授(2001 年7 月-);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訪問學者(2001 年7 月-2002 年7 月);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訪問教授(2002 年9 月-2003 年1 月);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系研究員(2003 年4 月-2006 年12 月);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教授(2006 年12 月-)。

研究方向

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主要貢獻

出版物書:
1) 高級個體經濟學,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0 年4 月,2005 年4 月。.
2) 計量經濟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0 年12 月,2005 年4 月。
3) 經濟學原理 (譯著,與張永生,李利民合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 年10 月。
4) 發展經濟學(譯著,與張永生合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年10月。
5) 高級個體經濟學(與黃有光合著),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年5 月。
論文:
1) “外國援助,外債和資本積累的動態分析” ,經濟評論 ,總第101卷,2000 年第1 期,14-18。
2) “從交易成本的角度看經濟發展,貿易模式和二元經濟現象”,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 年第3 期, 314-318 (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複印轉載在《理論經濟學》的2000 年 8 月號上)。
3) “ Endogenous Structur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Endogenous Tradepolicy Regime, and a Dual Struc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X.K. Yang,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No. 1, 2000, pp.211-230.(被ECONLIT 檢索)。
4) “Globalization, dual econom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J.D.Sachs, X.K. Y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No. 2, 2000, pp.189-209. (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5) “科教投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中國軟科學, 2001 年第8 期,27-29。
6) “Pattern of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del o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J.D. Sachs, X.K. Yang, Review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6, No. 1, 2002,pp.1-25. (被ECONLIT 檢索)。
7)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with Xiaokai Yang,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78, No. 2, 2003, pp.163-190.(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8) “具有內生比較優勢的李嘉圖模型和貿易政策分析”,世界經濟文匯,2003 年2 月, 1-13。(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複印轉載在《外貿經濟,國際貿易》的2003 年 5 月號上)。
9) “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世界經濟,2004 年9 月,1-9。
10) “A Neo-Heckscher-Ohlin Model of Trade with EndogenousProduction Patterns”, with Christis Tombazos, Xiaokai Yang, EconomicRecord,2005, 81, (S1), pp.S71-S81。(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11) “Increase Returns and the Smith Dilemma”, with Yew-Kwang Ng,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Vol. 50 (S1), 2005, pp. 407-416. (被ECONLIT 檢索)。
12) “Protectionism”, with Xiaokai Yang, in “Globalization:Encyclopedia of Trade, Labor and Politics”, edited by Ashish K.Vaidya, 2005, ABC-CLIO 。
13) “企業績效與產權制度——對重慶鋼鐵集團的案例研究”,(與馮飛,張永生合著),管理世界, 2006 年4 月。(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複印轉載在《企業管理研究》的2006 年6 月號上)。
14) “A note on ‘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of the Ricardian Model’”,with He-ling Shi,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6, Vol. 11, issue 4,pp.505-512. (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15) “Domestic and global sourcing”, with Wenli Cheng, Journal of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Costs, 2006, vol. 2, no. 1, pp. 37-53. (被ECONLIT 檢索)。
16) “Can Productivity Progress in China Hurt the US? Samuelson’sExample Extended”, with Wenli Cheng, 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7, Vol. 12, issue 1, pp. 101-115. (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17) “Average-Cost Pricing, Increasing Returns, and Optimal Output:Comparing Home and Market Production”, with Yew-Kwang Ng,Journal of Economics,2007,Vol.90, No.2, pp.167-192. (被SSCI和ECONLIT 檢索)。
18) “Does Trade in Intermediate Increase or Decrease Wage Inequality?”, withWenli Cheng,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2007, No.2, pp.201-213.(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19) “國際產業轉移的經濟分析”,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 期,1-3。
20) “The Effects of Foreign Aid on th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Wealth”, with Wenli Cheng,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8,Vol. 9, no. 2, pp. 223-237. (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21) “Who Should be Given More Foreign Aid?”, with Wenli Cheng, the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8,Vol. 13, No. 5, pp. 641-648. (被SSCI 和ECONLIT 檢索)。
22) “平均成本定價、報酬遞增和最優產出:比較家庭生產和市場生產” ,《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3-17。
23) “國際貿易,技術進步和工資不平等”,《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4期,115-120。
24) “人民幣升值和中美貿易關係”,《世界經濟》,2011年第2期,3-13。
25) “欠發達金融市場中羊群效應的理性模型”,《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36-40。
26) “How Should A public Good Be Provided? ATransavction Cost Approach”, with Wenli Cheng, the Division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Costs, 2011,Vol. 3, No. 2, pp. 69-80. (被ECONLIT檢索)。
27) “ “囂張的特權”之理論解釋”, 《經濟研究》,2011年第9期,133-146。
28) “大小非減持、理性恐慌與股市暴跌”,《投資研究》,2011年第9期,91-102.
29) “外圍股市、能源、黃金和匯率對上證指數的影響”,《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43-51。
30)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Shocks andthe Non-Neutrality of International Money”, Review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2, Vol. 20(1), pp. 134-149. (被SSCI和ECONLIT檢索)。
31) “A Monetary Model of China-US Trade Relations”,Economic Modelling, 2012, Vol. 29,pp. 233-238. (被SSCI和ECONLIT檢索)。
32) “國際股市對上證綜指的影響”,《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32-37。
33) “信息不對稱與股市崩盤研究綜述”,《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89-94。
34)“Increasing returns, land use controls and housing pricesi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2013, Vol. 31, March, pp789-795. (被SSCI和ECONLIT檢索)。
35) “貸款額度對政策利率變動的敏感性:來自澳大利亞的經驗”,《投資研究》,2012年7月。
36)“金融系統性風險衡量研究最新進展述評”,《金融研究》,2012年11月。
37)“人口壓力、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來自中國的經驗”,《制度經濟學研究》,2012年12月。
38)“證券價格、資產證券化和道德風險:一個理論模型”,《世界經濟文匯》,2013年2月。
39)“對無政府狀態的經濟學分析:基於產權與交易視角的一個綜述”,《制度經濟學研究》,2013年2月。
40)“技術外溢、比較優勢和福利分析”,《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