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善

張公善

張公善,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研究方向:生活詩學與現當代文藝;小說與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公善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巢湖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安徽大學、浙江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發表論文,出版論著,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1991-1992巢湖師專外語系就讀;1992-1999執教於淮南煤礦中學;1999-2002安徽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02-2005浙江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到安徽師範大學工作。
張公善

研究方向

生活詩學與現當代文藝;小說與生活。

主要貢獻

發表論文

《海德格爾美學的歷史地位和當代意義》,《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3)。
《自然美欣賞的三種範式》,《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5)。
《“氣韻生動”論新釋》,《巢湖學院學報》,2003(6)。
《海德格爾論美及其現實意義》,《淮北煤師院學報(哲社版)》,2004(1)。
《今道有信美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1)。(摘要部分入選《中國美學年鑑2004》)。
《席勒藝術形式原理及其歷史意義新釋》,《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2)。
《海德格爾對當代美學本體的啟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2);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5(1)。
《馬丁·海德格爾現代技術-藝術論》(第二作者)《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04)。
《深情呼喚 生活詩學——試論生活存在作為一種美學新本體》,《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西方古代生活觀的三大範式——生活詩學基礎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6(4)。(主要論點被《廣州日報》《今晚報》和新浪網介紹)。
《從“異在”到“異態”:生活詩學的倫理維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3)。
《重建新生活的倡議書——論王安憶<叔叔的故事>》,《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王安憶<長恨歌>批判》,《職大學報》2008(4)。《從小說之道到生活之道――王安憶小說創作30年回顧》,《文學界·人文》2009(1)。
《純真愛情的守望——讀張愛玲<小團圓>》,《博覽群書》,2009(10)。
《愛情主義的女性寫作:論張愛玲<小團圓>》,《職大學報》,2010(2)。
《古典意境 現代情懷——重讀鄭愁予<錯誤>》,《現代婦女》2010(8)。
《後現代的復調世界――讀<寒冬夜行人>》,《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
《洞見與盲視:勒克萊奇奧<訴訟筆錄>簡論》,《外國文學》,2009(6)。
《虛妄的純淨——評<澄明美學>》,《中國圖書評論》2005(3)。
《消費時代的學術之道——讀徐岱<藝術新概念>》,《博覽群書》2008(6)。(全文入選《讀書與閱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讀書之道》, 《博覽群書》2008(8)。(其中節選《讀書的三個維度》轉載於《新閱讀》2009年第3期。全文入選人民出版社《懶人的春天》2009年版)。
《讓大學走出器具化》,《博覽群書》,2010(4).《<世道>三味》,羊城晚報,2009.11.28.“花地·閱讀”。
《讀<世道>說人心》,文藝報,2010.2.26.“文學批評”。
《花開花落豈由之》,羊城晚報,2010.10.3.“閱讀”。

出版論著

博士論文《批判與救贖:從存在美論到生活詩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文學大師的成才故事》(合著),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
譯著《兒童文學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第一譯者),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小說與生活》,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張公善

科研項目

生活詩學視野中的中國現當代小說個案研究。2006年校青年資金。
生活詩學:“後理論時代”的新美學形態。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資金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