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特曼

弗雷德·特曼

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 )(1900年6月7日Indiana-1982年12月19日) 美國史丹福大學前校長,矽谷創業的元老人物,被譽為“矽谷之父”、“電子革命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雷德·特曼
  • 外文名:Frederick Emmons Terman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00年6月7日
  • 逝世日期:1982年12月19日
  • 職業:史丹福大學副校長
  • 畢業院校:史丹福大學
  • 主要成就:矽谷的創立者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職業背景,人物成就,電子革命之父,矽谷之父,幫助惠普起步,斯坦福研究區,

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弗雷德·特曼從小在斯坦福校園長大。小時候體弱多病,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帕洛阿托讀完中學,進入史丹福大學化學系。1920年拿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去聯邦電報公司工作。不久又考入斯坦福電子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指導老師是萬尼瓦爾·布希--模擬計算機的發明者。獲得博士後,受聘在麻省任教。1924年,回斯坦福探親時患了肺結核,病好後就留下來擔任"無線電工程學"教授。1924年任電子通訊實驗室主任,1945,提升為副校長。1951年,籌劃成立斯坦福工業園區。1982年去世。

教育背景

1922年,獲史丹福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1924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指導老師是萬尼瓦爾·布希--模擬計算機的發明者。

職業背景

獲得博士後,受聘在麻省任教。回斯坦福探親時患了肺結核,病好後就留下來擔任"無線電工程學"教授。
弗雷德·特曼弗雷德·特曼
1924--1945任電子通訊實驗室主任。
1939年,在特曼的指導和支持下,他的兩個學生,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e Packard),在一間汽車房裡以538美元作資本建立了公司,開始生產電子儀器,這就是著名的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來歷。  1945,提升為史丹福大學副校長。
1951年,提出創建斯坦福研究園區(Stanford Research Park)的構想,籌劃成立斯坦福工業園區。
1982年去世。

人物成就

弗雷德·特曼 - 締造斯坦福研究區
Intel美國總部
四十年代後期,史丹福大學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怎樣使大學的土地產生效益,以便用這些收入聘請一流教授,提升學校學術聲望,並向世界一流邁進?這個重任落到了剛剛被提升為副校長的特曼肩上。二戰後特曼教授回到史丹福大學,他深感到二戰期間電子學套用的飛速發展,尤其是電腦的研製更是勢不可擋,於是建議校方要進一步加強同當地電子產業界的聯繫,以史丹福大學為依託,聯合惠普等一批公司,把美國西部的電子產業帶動起來。特曼想到了校園“下海”。
但當初捐贈土地有規定,土地一點都不能出售。特曼與校長斯特林商定,利用斯坦福的土地,建立一個高技術工業區。1951年,在他的推動下,史丹福大學把靠近帕洛阿托的部分校園地皮約579英畝,劃出來成立了一個斯坦福工業園區,興建研究所、實驗室、辦公寫字樓等。世界上第一個高校工業區誕生了。通過土地出租,“斯坦福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學校賺錢”。
到了後來,工業區改名為研究區,成為把技術從大學的實驗室轉讓給區內各公司的一種手段。功夫不負有心人,到1955年,已有7家公司在研究區設廠,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達到70家。到1980年,整個研究區的655英畝土地全部租完,有90家公司的25萬名員工入主其中。這些公司一般都是電子工業中的高技術公司,因為那是特曼私人關係最多的領域,也是他認為最具潛力的領域。特曼認為這個領域並未很好地組織起來,而他的任務就是穿針引線。斯坦福研究區成了美國和全世界紛起效尤的高技術產業區楷模。

電子革命之父

世界科技中心--矽谷
斯坦福工業園區奠定了“矽谷”電子產業的基礎。而研究區帶來的租金,也為史丹福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財力。其中預付的租金總數超過1800萬,相當於當年斯坦福向大學捐贈的數目。1981年,土地出租的年收入約為600萬美元。而且這種收入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使特曼可以用重金聘請名家名流充實教師隊伍。他用這筆可觀的收入設立了“戰鬥基金”,用來挽留和聘名流教授,並為斯坦福之星制定計畫,實施他的“人材尖子”戰略。特曼認為:“一個大學學術聲望的高低,要看它是否有一批學術水平很高而人數不多的人材尖子,而不是靠它的學術水平普遍較高,但沒有拔尖的人”。這種尖子“是一小撮各自在某狹小領域十分精通的人材,他們的學術水平之高能被舉世公認,並且他們研究的是一些重要的學科領域”。
特曼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構想,隨著斯坦福研究區的崛起而如願以償。而特曼教授把斯坦福推向高技術產業的同時,又做出另一項令人驚嘆的事情。起初,他還是機電系主任時,就有工業園區內的公司提出他們的雇員能否到學校來學習。當時韓戰剛結束,許多士兵和軍官復員去公司,又想繼續他們被戰爭中斷的學業。特曼教授提出一個方案:讓這些公司雇員到史丹福大學讀研究生,像正式在校生一樣學習,費用由公司負責。這種公司和大學聯合培養的方法大受歡迎,像通用電器、惠普等公司還和史丹福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員工培養合作關係。
1982年,特曼去世。各家新聞社都向世界各地播發了訃告,稱讚他為電子革命之父。特曼大樓的建造也向大家保證,這位老教授對電子工程學和矽谷的貢獻將流芳百世。

矽谷之父

矽谷
矽谷,長30英里、寬10英里,屬於聖塔克萊拉縣(Santa Clara),剛好夾在舊金山聖何塞兩個城市之間。它原是成片的果園,素有"美國梅脯之都"的美稱。起先提到它,用的是非常拗口的名字:西海岸的電子工業、帕洛阿爾托或聖克拉拉谷。直到1971年,才由《微電子新聞》的唐·C·霍夫勒給它起了個正式名字--矽谷。如今矽谷是IT業的聖地麥加。全球 100家最大高科技公司中的20%以此為大本營。這裡每周誕生11家新公司,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家新公司上市,每天新增62個百萬富翁。英特爾HPCisco3Com、Sun、NetscapeOracle、SGI、蘋果、AdobeYahoo!、安迪·格羅夫斯蒂夫·賈伯斯楊致遠……他們是當今信息產業的連袂主角。
弗雷德·特曼弗雷德·特曼
矽谷理念的形成
而這一切,正是"矽谷之父"-----F·特曼異常的遠見和智慧,規劃並造就的。
特曼,從小就在斯坦福校園長大。小時候,他體弱多病,時常在家休養。養病之餘,開始擺弄電氣小玩意,這使他成了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期間,他的指導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萬尼瓦爾·布希。布希是模擬計算機的發明者。這位恩師對特曼的最大影響就是:大學應成為研究與開發的中心,而不是純搞學術的象牙塔。
特曼獲得博士後,受聘在麻省任教。1924年,他正式執教之前,回斯坦福探親。回到帕洛阿托,他就患了肺結核,不得不在床上躺了一年,胸部壓著沙袋。由於氣候陰冷的波士頓不適宜他的身體,因此麻省的教授夢終成泡影。他留了下來,成了斯坦大學的一位"無線電工程學"教授。如果不是這個變故,特曼就不可能是矽谷之父,而也許會成為波士頓128公路高技術區的教父了。而沒有特曼,矽谷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
弗雷德·特曼弗雷德·特曼
特曼著手創辦電子通訊實驗室。特曼似乎具有非凡的能力,能在他的學生中激起對電子改變世界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在他作為通訊實驗室主任期間 (1924--1945),許多聰明過人具有科學頭腦的年輕人,都把進這個實驗室視為職業的第一選擇。直到二戰結束,特曼被提升為系主任之前,他的通訊實驗室一直是美國西海岸技術革命的中心。
矽谷誕生
1951年,在他的推動下,史丹福大學把靠近帕洛阿爾托的部分校園地皮約579英畝,劃出來成立一個斯坦福工業園區,興建研究所、實驗室、辦公寫字樓等。世界上第一個高校工業區誕生了。特曼稱它是"斯坦福的秘密武器"。通過土地出租,"斯坦福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學校賺錢"。後來,工業區改為研究區,成了美國和全世界紛起效尤的高技術產業區楷模。
斯坦福工業園區奠定了"矽谷"電子產業的基礎。而研究區帶來的租金,也為史丹福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財力。他用這筆可觀的收入設立了"戰鬥基金",用來挽留和聘進名流教授,並為斯坦福之星制定計畫,培養他的"人材尖子"戰略。
1960年,史丹福大學已躍居美國學術機構前列。史丹福大學百年校慶時,佳音傳來,這所昔日的"鄉村大學"超過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的地位,位居全美大學之首。

幫助惠普起步

惠普的起點
1931年,兩名史丹福大學二年級學生--戴維·帕卡德威廉·休利特成了好朋友。他們對業餘無線電廣播的興趣,使他們選修了特曼開設的電氣工程課程。特曼知道他們畢業後準備開辦自己的電子企業,他鼓勵這種創業精神。1934年兩人畢業,四年後,特曼為他們安排了獎學金,使他們重返斯坦福繼續深造,他們選修了特曼開設的許多電子課程。休利特的碩士論文是《可變頻率振盪器的研究》,特曼鼓勵兩人把它變成產品。特曼借給他們538美元,以便開始生產,並幫助他們從帕洛阿托銀行得到1000美元的貸款。
弗雷德·特曼弗雷德·特曼
建立惠普
1938年,兩人在帕洛阿托鎮愛迪生大街367號的一間車庫裡,開始研製電子產品。這間車庫在1989年被加利福尼亞當局定為歷史文物和“矽谷誕生地”。對他的兩位高徒,特曼說:“你把他們放在任何新環境,他們都會迅速掌握必需的東西,而且達到高超的水平。所以當他們開始搞學業時,他們無須什麼教師指點,而是一邊乾一邊學會需要掌握的東西。他們學習的速度總比問題冒出來的速度更快”。正是憑著這種特殊才能,使惠普迅速崛起。到1980年,休利特擁有惠普 9.1%的股票,價值1045億美元,帕卡德有18.5%,價值2115億美元,在美國公司首腦中名列前兩位。從這個角度看,兩人是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兩位成功者當然不會忘記他們的老師。特曼作為惠普公司董事會成員達40年之久,成為矽谷歷史上最感人的插曲之一。1977年,兩人向史丹福大學捐贈920萬美元,建造了最現代化的弗德里克·特曼工程學中心,作為40年前538美元的回贈。
電子革命之父
打牢經濟基礎
斯坦福工業園區奠定了“矽谷”電子產業的基礎。而研究區帶來的租金,也為史丹福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財力。其中預付的租金總數超過1800萬,相當於當年斯坦福向大學捐贈的數目。1981年,土地出租的年收入約為600萬美元。而且這種收入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使特曼可以用重金聘請名家名流充實教師隊伍。
人才戰略
他用這筆可觀的收入設立了“戰鬥基金”,用來挽留和聘名流教授,並為斯坦福之星制定計畫,實施他的“人材尖子”戰略。特曼認為:“一個大學學術聲望的高低,要看它是否有一批學術水平很高而人數不多的人材尖子,而不是靠它的學術水平普遍較高,但沒有拔尖的人”。這種尖子“是一小撮各自在某狹小領域十分精通的人材,他們的學術水平之高能被舉世公認,並且他們研究的是一些重要的學科領域”。特曼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構想,隨著斯坦福研究區的崛起而如願以償。而特曼教授把斯坦福推向高技術產業的同時,又做出另一項令人驚嘆的事情。起初,他還是機電系主任時,就有工業園區內的公司提出他們的雇員能否到學校來學習。當時韓戰剛結束,許多士兵和軍官復員去公司,又想繼續他們被戰爭中斷的學業。特曼教授提出一個方案:讓這些公司雇員到史丹福大學讀研究生,像正式在校生一樣學習,費用由公司負責。這種公司和大學聯合培養的方法大受歡迎,像通用電器、惠普等公司還和史丹福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員工培養合作關係。
電子革命之父
1982年,特曼去世。各家新聞社都向世界各地播發了訃告,稱讚他為電子革命之父。特曼大樓的建造也向大家保證,這位老教授對電子工程學和矽谷的貢獻將流芳百世。

斯坦福研究區

重大問題的選擇
四十年代後期,史丹福大學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怎樣使大學的土地產生效益,以便用這些收入聘請一流教授,提升學校學術聲望,並向世界一流邁進?這個重任落到了剛剛被提升為副校長的特曼肩上。
斯坦福研究區
二戰後特曼教授回到史丹福大學,他深感到二戰期間電子學套用的飛速發展,尤其是電腦的研製更是勢不可擋,於是建議校方要進一步加強同當地電子產業界的聯繫,以史丹福大學為依託,聯合惠普等一批公司,把美國西部的電子產業帶動起來。特曼想到了校園“下海”。但當初捐贈土地有規定,土地一點都不能出售。特曼與校長斯特林商定,利用斯坦福的土地,建立一個高技術工業區。1951年,在他的推動下,史丹福大學把靠近帕洛阿托的部分校園地皮約579英畝,劃出來成立了一個斯坦福工業園。通過土地出租,“斯坦福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學校賺錢”。到了後來,工業區改名為研究區,成為把技術從大學的實驗室轉讓給區內各公司的一種手段。功夫不負有心人,到1955年,已有7家公司在研究區設廠,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達到70家。到1980年,整個研究區的655英畝土地全部租完,有90家公司的25萬名員工入主其中。這些公司一般都是電子工業中的高技術公司,因為那是特曼私人關係最多的領域,也是他認為最具潛力的領域。特曼認為這個領域並未很好地組織起來,而他的任務就是穿針引線。斯坦福研究區成了美國和全世界紛起效尤的高技術產業區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