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是周琳等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9月。

該書以套用經濟學、旅遊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為研究視角,從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傳統出發、從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從旅遊經濟學的理論建構出發,側重研究當代中國旅遊業的制度創新問題,為尋求旅遊業全面發展的制度支撐和科學道路提供基礎性支持;在對研究文獻和基本理論進行梳理和評估的基礎上,對中國旅遊業面臨的制度創新問題進行現狀與問題分析、實證分析、比較分析、結構與過程分析,從多維度、多向度地對中國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問題進行分析,最後系統地、有針對性地思考戰略應對舉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
  • 作者:周琳等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191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中國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相關基本理論進行梳理與評估;從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中國旅遊制度建設現狀、中國旅遊制度問題闡析、中國旅遊制度問題的原因剖析等幾個方面分析中國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現狀與問題;從對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工業旅遊、鄉村旅遊、新型個性旅遊等的制度創新、旅遊業政府管理體制的變遷、旅遊業具體制度的創新以及對其評估中,進行相關的實證分析;對主要的世界旅遊強國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美國、德國等的旅遊制度建設進行比較分析,並從中總結出對中國的啟示;最後提出多條關於中國旅遊業制度創新的有針對性、有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相關基礎理論梳理
第三章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第四章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 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建設經驗的比較分析
第六章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結構與過程分析
第七章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制度創新的對策建議
結論

創作背景

20世紀後期以來,中國旅遊業由世界旅遊大國到世界旅遊強國的躍升,主要是由中國經濟的大節奏、大背景來帶動和拉動的,尚未形成內涵式、質量式、結構性、體制性的發展特色,理論與學術支撐更加欠缺。因此,中國旅遊業發展必須克服簡單行政強制,使自身的理論研究跟上實踐需要,必須克服單純功利驅動,使自身的學術研究具有前瞻特性。在中國旅遊業發展由弱到大、由大到強的目標實現過程中,價值理性和非物質取向得到尊重,內部性和外部性的嚴重失衡得到糾正,功利取向和人文價值合理配置,為實現這些內涵性、特質性要求,唯有建立科學而充分有效的制度安排與保障。鑒於此,《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1)中國不同於美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必須走出中國特色的旅遊強國之路。在完善旅遊行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推進旅遊行業管理依存性制度安排的創新,遵循市場經濟規則和現代企業制度來促進旅遊企業制度的改革創新,通過提供有效有用的相關制度安排來加快旅遊發展的制度環境創新,加快形成世界旅遊強國的中國特色。
(2)中國要真正從世界旅遊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必須是從粗放性的量到內涵性的質的轉換,必須是發展方式與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換,必須從面向供給的管理轉向需求管理,管理的重點從強調規模擴張轉向管理制度建設。
(3)在強制性制度變遷的基礎上,重視誘致性制度變遷催發的制度創新;通過金融支持制度、旅遊企業集團化、專門化、市場化制度、技術創新激勵制度、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等創新來回應誘致性制度變遷需求。
(4)要高度重視旅遊多元主體的制度建設。把政府旅遊管理的體制創新、旅遊產業有序有效運行的制度創新、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制度創新、旅遊者吸引、引導、管理、教育的制度創新等結合起來,形成與世界旅遊強國相匹配、也切實能夠支撐世界旅遊強國發展的旅遊制度體系。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制度創新之路》
2017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0361-3

作者簡介

周琳(1965-),哈爾濱人,經濟學博士。現為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省級旅遊經濟學領軍人才梯隊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文化名家、省科顧委專家、省旅遊專家庫成員、省文化產業專家庫成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