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是漢族傳統名茶,是中國名茶系列之一,屬於綠茶中的一種。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後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始於漢朝,宋代列為“貢茶”。因產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雲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雲霧茶風味獨特,由於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山雲霧茶
  • 分類:綠茶
  • 稱號: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產地:江西省九江市廬山
  • 有益成分:茶生物鹼、維生素C
  • 栽培條件:溫濕、陽光耐蔭、酸性土壤
發展歷史,自然地理,產區分布,氣候特徵,栽培條件,加工工序,品茗指南,價值功效,貯存方法,獲獎榮譽,故事傳說,真實傳說,其他傳說,

發展歷史

廬山種茶,歷史悠久。遠在漢朝,這裡已有茶樹種植。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當時廬山梵宮寺院多至300餘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采野茶;在白雲深處,劈崖填峪,栽種茶樹,採制茶葉。東晉時廬山已成為佛教中心之一,據載,當時名僧慧遠,在山上居住三十餘年,聚集僧徒,講授佛學,在山中發展種茶。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唐朝時廬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往廬山峰挖藥種茶,並寫下了詩篇:“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
宋朝已有洪州鶴嶺茶,洪州雙井茶、白露、鷹爪等名茶。這時雖然未明確地見到雲霧茶的出現,但從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詩中,隱約可見宋時已有雲霧茶了。詩云:“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這裡所寫的“雲腴”是指白而肥潤的茶葉;“落磑霏霏雪不如”,說明磨中碾成粉末的茶葉,因多白毫,其白勝於雪。看來宋時已有白毫茶是無疑的。到了明代,廬山雲霧茶名稱已出現在明《廬山志》中,由此可見,廬山雲霧茶至少已有300餘年歷史了。
朱元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為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云:"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匡廬之山,真是雲的故鄉,雲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里",一如太虛紀境。因而,有雲霧茶之名,"霧芽吸盡香龍脂",雲霧的滋潤,促使芽葉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1971年,廬山雲霧茶被列入中國綠茶類的特種名茶,並以: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絕”一舉揚名中外。
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種茶葉評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全國名茶評比又被定為中國名茶。
1985年獲全國優質產品銀牌獎,1989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牌獎。
《廬山志》載:廬山雲霧茶“初由鳥雀銜種而來,傳播於岩隙石罅……”。又稱鑽林茶。鑽林茶被視為雲霧茶中的上品,但由於散生荊棘橫生的灌叢,尋覓艱難,不僅衣撕手破,而且量極少。過去,廬山雲霧茶的栽培多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是他們清苦的汗水培育、澆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樹。廬山雲霧茶,規模種植,是在進入20世紀以後的事,但與佛教仍然有關連。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1934年廬山植物園成立後,便自廬山山麓五乳寺引種茶苗,購進茶籽,開闢茶園10餘畝。但在此前,廬山雲霧茶的栽培與製作,多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正如陳三立在詩中所說,是“山僧往來踝脛穿,猩啼號虎豹前”的結果。廬山雲霧茶是茶禪相通的佳作。
20世紀50年代以來,廬山雲霧茶得到了迅速發展,茶園5000餘畝,分布在整個廬山的漢陽峰、五老峰、小天池、大天池、含鄱口、花徑、天橋、修靜庵、中安、捉馬嶺、海會寺、帥家、化城山、青山、通遠、八仙庵、馬尾水、高壟、威家、蓮花洞、龍門溝、賽陽、碧雲庵等地。其中尤以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因終日雲霧不散,茶葉品質最好。

自然地理

產區分布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廬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北臨長江、南倚鄱陽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蒸騰。在這種氛圍中藝植熏制的“廬山雲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
廬山雲霧茶樹葉生長期長,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的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

氣候特徵

廬山雲霧茶的主要茶區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漢陽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這裡由於江湖水汽蒸騰而形成雲霧,常見雲海茫茫,一年中有霧的日子可達195天之多。由於這裡升溫比較遲緩,因此茶樹萌發多在穀雨後,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於萌芽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因此造就了雲霧茶的獨特品質。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廬山北臨長江,東毗鄱陽湖,平地拔起,峽谷深幽。由於江湖水汽蒸騰而成雲霧,常見雲海茫茫,年霧日195天之多。由於高升溫遲緩,候期遲,茶樹萌發須在穀雨後,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造就雲霧茶獨特品質。尤其是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終日雲霧不散,所產之茶為最佳。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它茶採摘時間晚,一般在穀雨後至立夏之間方開始採摘。
廬山雨量充沛,降水蒸發也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氣,因此廬山的水蒸氣特別充足,尤其是在春季時特別突出。二是廬山多溝壑澗谷,水汽在其中不易擴散。三是氣溫多變,廬山屬於亞熱帶濕潤山地氣候,四季分明,晝夜不同季節,或者同一季節的不同月份,氣溫常常多變。水汽充足而且相對集中,當氣溫下降時水汽就凝結成霧,這就必然造成廬山多霧。廬山平均每年多霧的天數達192天,最多的是五月達到了21天,少霧的五月份也有13天。
高山茶園氣候溫和,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大,早晚涼,中午熱,白天溫度較高,能製造較多的有機物,夜晚溫度較低,因呼吸作用減弱,降低了有機物質的消耗,糖類的縮合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就有利於茶葉中有機物的積累,提高胺基酸、咖啡鹼、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茶葉嫩度高、品質好。

栽培條件

喜溫喜濕
茶樹喜歡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的雲南,那裡四季如春,在夏天,因海拔高,氣溫低,7月份平均氣溫在22℃以下,盛夏而無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濕氣流影響下,一般較弱的寒流不能到達。1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隆冬而無嚴寒。那裡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由於茶樹長期生活在這種溫暖而濕潤的生態條件下,因而使茶樹形成喜愛溫濕的特性。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最適宜茶樹生長的溫度是日平均溫度在15—25℃之間。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茶樹不但生長快,而且茶葉品質也好,日平均溫度超過25,雖然生長快,但茶葉易老化,品質下降。茶樹生長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勻,在茶樹生長的季節,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氣相對濕度以80—90%為最好。
◆喜光耐蔭
茶樹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蔭性,它既能在強光下正常生長,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長得更好,而且品質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樹耐蔭性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茶樹的祖先長期在光線較弱的生態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耐蔭的遺傳特性。茶樹葉片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b,葉綠素b對藍紫光的吸收率特別高,而漫射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
◆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樹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壤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茶樹生育和茶葉品質。茶樹對土壤的適應範圍比較廣泛,但要茶樹生長好,品質優,就要求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含有機質豐富,呈酸性反應,PH值在45—55之間。

加工工序

廬山雲霧茶製作方法:
鮮葉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左右。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烘乾九道工序。
1.鮮葉採摘:4月底或5月初開採,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嚴格做到“三不採”,紫芽不採,病蟲葉不採,雨水葉不採。採回鮮葉置陰涼通風處,薄攤4~5小時,含水量降至70%左右開始炒制。
2.殺青: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後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
3.抖散:為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於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餘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淨度提高。
4.揉捻:在圓簸箕內用雙手迴轉滾揉,成條後,再行抖散。炒二青、理條和搓條均在鍋中進行,邊炒乾,邊成條,炒至茶葉八成乾時,略加揀剔,即將茶葉握入手中,利用掌力將茶條相互摩擦,使芽葉中的茸毛豎起,白毫顯露,這個過程,叫作“提毫”。最後將茶葉烘乾,待茶葉用手捻能成粉末,含水量達6%時下烘,稍經攤涼,裝罐收藏。一般用雙手迴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
5.初乾:揉捻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
6.搓條:是進一步緊結外形散發部分水分。初乾葉置於手中,雙手掌心相對,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覆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白毫略為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鐘。
7.做毫: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並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鐘。
8.再乾: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乾手勢要輕,儘量減少碎斷。乾茶起鍋後經適當攤放,經過篩分割末即可。

品茗指南

沖泡方法
一、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即150毫升的水,用3克左右的乾茶。
二、一般以85度為宜(水燒開略為冷卻),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湯色明亮,醇厚味甘。
三、茶葉適量的情況下,沖泡的次數不宜超過三次,一次可溶物質浸出50%左右;二次浸出30%左右;三次,浸出10%左右。
四、因廬山雲霧茶外形“條索精壯”,沖泡時採用“上投法”較佳。即先將85度開水沖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如果用的是玻璃杯,將會看到:有的茶葉直線下沉,有的茶葉徘徊緩下,有的其葉上下沉浮,舒展遊動,這種過程,人們稱之為“茶舞”。不久,乾茶吸足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而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注意事項:一般來說,廬山雲霧茶的濃度高,選用腹大的壺沖泡,可避免茶湯過濃。尤以陶壺、紫砂壺為宜(切記最好不要在泡茶時將蓋子蓋死,可能將茶悶壞,這裡的悶壞指的是口感與香氣上的偏差。)。沖泡時廬山雲霧茶份量大約占壺身20%。

價值功效

雲霧茶,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可以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

貯存方法

首先在包裝上要用鋁箔袋包裝,其次,在溫度上要控制在10度以下,另外,不能和其他任何物品混放,我們應該還要注意一點,從冷庫里拿出的茶葉不能立即打開,應在室內放置一下,使袋內的茶葉溫度和外面溫度一致再開,如袋內溫度和袋外溫度不一致那會加速茶葉變質。

獲獎榮譽

2003年9月,九江市正式申請註冊“廬山雲霧茶”證明商標。最終把“廬山雲霧茶”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
2010年6月,在中國第三屆江西綠茶博覽會上獲金獎;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廬山雲霧茶被評為金獎。這是廬山雲霧茶自2005年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得金獎後再獲殊榮。
2010年3月3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正式頒發“廬山雲霧茶”證明商標。這是繼2006年瑞昌山藥成功註冊國家證明商標之後,九江市獲得的第二件國家證明商標。2010年全省僅17件國家證明商標。

故事傳說

真實傳說

江西省廬山出產雲霧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真是高山出名茶,名不虛傳。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嘗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上了天,駕著祥雲向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綠,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採種。這時,天邊飛來一群多情鳥,見到猴王后便問他要乾什麼,孫悟空說:“我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採得。”眾鳥聽後說:“我們來幫你採種吧。”於是展開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裡,一個個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裡銜著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吸引住了,領頭鳥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著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裡掉了下來,直掉進廬山群峰的岩隙之中。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產清香襲人的雲霧茶。

其他傳說

從前,廬山五老峰下有一個宿雲庵,老和尚憨宗以種野茶為業,在山腳下開了一大片茶園,茶叢長得極為茂盛。有一年四月,忽然冰凍三尺,這兒茶葉幾乎全被凍死。潯陽官府派衙役多人,到宿雲庵找和尚憨宗,拿著朱票,硬是要買茶葉。這樣天寒地凍,園裡哪有茶葉呢?把憨宗逼得喘不過氣來。憨宗向衙役百般哀求無效,連夜逃走。
九江名士廖雨,為和尚憨宗打抱不平,在九江街頭到處張貼冤狀,題《買茶謠》,對橫暴不講理的官府控訴。官府卻不理睬。和尚逃走後,這些衙役更是肆無忌憚。為在驚蟄摘取茶葉,清明節前送京,日夜擊鼓擂鑼,喊山出茶,每天深夜,把四周老百姓都喊起來,趕上山,令其摘茶。竟把憨宗和尚一園茶葉,連初萌未展的茶芽都一掃而空。
憨宗和尚滿腔苦衷,感動了上天。在憨宗悲傷的哭聲中,從鷹嘴崖、遷鶯石和高聳入雲的五老峰巔,忽然飛來紅嘴藍雀、黃鶯杜鵑畫眉等珍禽異鳥,唱著婉轉的歌,不斷從雲中飛來。它們不斷擷取憨宗和尚園圃中隔年散落的一點點茶籽,只只鳥兒把它從冰凍的泥土中啄食出來,銜在嘴裡,“刷“地飛到雲霧中,將茶籽散落在五老峰的岩隙中,很快長起一片翠綠的茶樹。憨宗看得這高山之巔,雲霧瀰漫中失而復得的好茶園,真是心裡樂開了花。他是多么感謝這些美麗的鳥兒啊。
歷史評價歷史評價
不久,採茶的季節到了。由於五老峰,大漢陽峰奇峰入雲,憨宗實在無法爬上高峰雲端採擷,只好望著雲端清香的野茶興嘆。正在這時,忽然百鳥朝林,還是那些紅嘴藍雀、黃鶯、畫眉又從雲中飛過來了,馴服地飛落在身邊,憨宗把這些美麗的小鳥餵得飽飽的,讓它們頸上各套一個口袋,飛向五老峰、大漢陽峰的雲霧中採茶。憨宗猛抬頭仰望高峰雲端,只見仙女翩舞,歌聲嘹亮,在雲霧中忙著採茶。之後,這些山中百鳥,將採得的鮮茶葉經憨宗老和尚的精心揉捻,炒製成茶葉。這種茶葉是廬山百鳥在雲霧中播種,又是它們辛苦地從高山雲霧中同仙女一起採擷下來的,所以稱為“雲霧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