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1980年2月27日至29日在南寧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 時間:1980年2月27日至29日
  • 地點:南寧
  • 出席者: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榮等
  • 結果1:通過了人事任免事項
  • 結果2:成立自治區選舉委員會
出席會議的有: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榮、副主任梁華新、鐘楓、郭質甫、李殷丹、林克武、石兆棠、葉馥蓀、趙明堅、蔡勇為、任國章、陸榕樹、甘懷義、秦振武及委員共58人。
列席會議的有: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協、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治區計畫委員會、財政局、民政局、人事局的負責人。
會議認真學習了鄧小平《關於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聽取和審議了自治區計畫委員會主任何忌《關於全區1980年國民經濟計畫安排情況》的匯報、自治區財政局局長冀龍《關於廣西壯族自治區1979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和1980年財政收支預算安排意見》的匯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殷丹《關於全區選舉試點工作情況及1980年選舉工作部署》的匯報,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繼續進行選舉試點工作的決定》。
會議認為,鄧小平根據馬列主義的思想方法,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正確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指出了粉碎"四人幫"以來的3年多時間裡撥亂反正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給人們以極大的教育和鼓舞。使人們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和四個現代化的光輝遠景,堅定了實現四化的信心和決心。《報告》中講了全黨和全國人民在80年代的3件大事,實現四化的四個前提和堅持黨的領導。3件大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而要搞好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個《報告》代表了人民的心愿,統一了人們的思想,是80年代工作的指針,是搞好四個現代化的動力。對鄧小平這個《報告》,委員們一致表示擁護,堅決貫徹執行。
會議指出,從關於自治區國民經濟計畫和財政收支情況的匯報中可以看到,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四中全會和自治區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指引下,全自治區各條戰線逐步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正在發展,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中,取得了好的成績。在農業生產方面,由於貫徹了中央關於農業的兩個檔案,大大地調動了農村廣大幹部、社員的積極性,1979年全自治區糧食增產68000萬公斤,比1978年增長6.4%,總產和單產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多種經營也有新的發展。工業生產方面,在調整中深入開展增產節約,1979年,在交通運輸、電力和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困難情況下,取得了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3.4%的成績。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城鄉市場活躍起來了,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科學、文化、教育、衛生及其他各項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在社會治安方面,由於各級黨委的重視,經過公安、政法部門的努力,情況也大有好轉。
會議認為,自治區1979年的選舉試點是成功的,1980年選舉工作的安排也是適當的。搞好縣級直接選舉,是改進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這個根本政治制度的重大措施,是關係到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加強地方政權建設,調動人民民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加強四化建設的一件大事,應當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抓緊落實,務必把這件大事辦好。1980年上半年要繼續抓好試點,總結經驗,為全面鋪開創造條件。
為了加強對選舉工作的領導,會議同時決定成立自治區選舉委員會。黃榮兼任主任,梁華新等5人兼任副主任,廖聯原等13人任委員。
經過審議,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事項。
最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榮在會上作了總結講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