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213號,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勝跡“南園”,後為清代廣雅書局藏書樓,其中的“抗風軒”為孫中山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秘密據點。該館歷史悠久,典藏豐富,在海內外聞名遐邇。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是被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截至2011年上半年,該館館藏古籍總計4萬多種47萬冊,藏量居華南首位。其中善本古籍3千餘種3萬多冊,普通古籍近3萬餘種20多萬冊,廣東文獻古籍1萬多種近6萬冊,金石文獻3萬餘冊(件),叢書650餘種10萬餘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共有157部善本古籍入選首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數量居廣東各公藏單位之首。

2018年12月,被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為2017年全民閱讀優秀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 外文名: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 位置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
  • 性質: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 成立時間:1912年
  •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21:00
歷史沿革,館舍布局,辦館特色,館藏資源,地方文獻收集,信息開發與服務,數字圖書館建設,流動圖書館,特藏文獻,所獲榮譽,相關服務,借閱須知,辦證須知,開館時間,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簡稱中圖或省圖,文明路總館位於中國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213號,北鄰廣州圖書館,東鄰廣東省博物館(前址),成立於1912年,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之一。而位於廣州市文德路81號的孫中山文獻館是中山圖書館的舊館址(即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舊址),現為省圖書館少兒部。
中山圖書館文明路總館門口中山圖書館文明路總館門口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創建於1912年,是廣東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國家一級圖書館,也是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東省分中心、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廣東省分中心所在地。總館位於廣州市文明路,毗鄰的文德分館位於廣州市文德路81號。1986年,鄧小平同志題寫了館名。
近百年來,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書量從解放前的幾萬冊增加到迄今六百多萬冊,從傳統的手工卡片檢索到計算機的網路化、數位化管理,逐漸形成了鮮明的辦館特點:一、豐富的館藏典籍,以地方文獻為特色;二、優質的讀者服務,以免費開放,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為特徵;三、先進的技術手段,以實現數位化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四、積極的文獻開發,以建立地區文獻信息中心為方向;五、創新的服務模式,以廣東流動圖書館、聯合網上參考諮詢為抓手;六、深入的古籍保護,以推動全省古籍保護利用為宗旨。
2003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工程由廣東省政府正式立項,分兩期建設,總投資5億元,建築面積近十萬平方米。2010年12月30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首期工程竣工並對外開放。新館推出“讀者卡”與自助借還服務,引入觸幕閱讀報刊系統、3d特色館藏資源展示系統、掌上圖書館等服務手段,以嶄新的服務面貌,歡迎讀者免費共享廣東公共文化建設的新成果。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前身是清末的廣雅書局的藏書樓(即現位於文德北路81號的孫中山文獻館),民國元年(1912年)創辦,初名為廣東省立圖書館。民國16年,旅居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的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了廣州市中山圖書館,民國22年落成。1955年,廣東省立圖書館和廣州市中山圖書館合併,改名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1986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整體搬遷到文明路213號新館後,原館改稱為孫中山文獻館。
中山圖書館的藏書印中山圖書館的藏書印
2006年12月10日,經廣東省政府立項,投資了5億元人民幣的中山圖書館擴建工程正式動工興建,按照計畫,工程的一半為中山圖書館目前的位置,另一半為將搬遷至珠江新城新館的廣東省博物館位置。整個擴建項目將於2007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設,預計2010年全部完成。改造後的圖書館各館加起來的總占地面積將達到6.8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達到103,599萬平方米,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省級公共圖書館。屆時,中圖的最終藏書量將可達800萬冊,讀者座位將增至4000個,日均接待讀者可達1.5萬人次。
為配合擴建工程,位於文明路的中圖正門從2006年12月起封閉。先只開放了位於德政中路的西門給讀者進出。2007年開始,中圖貼出告示,暫時關閉了電子閱覽室,而且部分閱覽室的開放時間亦相應縮短,中間部分時段更出現閉館的情況。目前原文明路總館的各項服務全部轉移到桂花分館,其他業務的分布在大學城特藏部閱覽室(普通古籍、地方志、叢書、影音古籍)、桂花分館(中文圖書、期刊外文圖書、期刊)、文德分館(廣東地方文獻、民國平裝書、期刊),而文明路總館則保留提供各種數字資源,包含古籍與解放前報紙縮微資料。文明路總館預計在2009年10月份完成建設。
持續五年、作為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的首期擴建工程於2010年完成,圖書館並於2010年12月31日舉行竣工暨開館儀式,讀者可使用羊城通電子卡等電子卡借閱圖書。

館舍布局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項目工程由廣東省政府立項。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3,599平方米;是廣東省“十. 五”規劃三大重點文化設施之一。館址北枕孔廟,西峙學宮,東涵貢院。未來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將是具有中國氣派、民族風格、嶺南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組群,是我國典藏文化載體的現代演繹,是廣東文化大省文脈傳承的文化象徵。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辦館特色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九十年來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館特色:
一、豐富的館藏典籍,以富藏地方文獻為特徵;
二、優質的讀者服務,以大面積開架、多元化服務、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為標誌;
三、先進的技術設備,以檢索自動化、文獻電子化、傳輸網路化,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
四、積極的文獻開發,以建立區域文獻信息中心為方向;
五、活躍的公共關係,以創造文化品牌、增值無形資產為宗旨。
為推動我省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和社會進步提供思想保證、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作出重大貢獻。
閱覽室
內設閱覽室20多個,包括中文圖書、中文期刊、中文報紙、外文圖書、外文報刊、中文工具書、文獻檢索、港澳台圖書、圖書館學資料、地方文獻、善本、縮微、自帶書刊等閱覽室,每天開放13.5個小時,一周開放84.5小時,平均每天接待讀者6,000~8,000人次,是全國開放時間最長,接待讀者最多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2001、2002年連續兩年接待讀者均超過300萬人次,流通圖書超過600萬冊次,位於全國第一、二位。書刊借閱以開架為主,全面採用計算機管理,並為讀者提供CD—ROM光碟資料庫的電腦檢索和諮詢服務,讀者可直接上機檢索館藏文獻資料。

館藏資源

截止2010年底,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600多萬冊(件),其中新舊平裝書 470萬冊;線裝古籍47萬冊;外文圖書20多萬冊;舊中文期刊13200種,6萬餘冊;舊中文報紙1516種,4000餘冊;新中外文期刊9800餘種,80萬冊;新中外文報紙400餘種,8萬餘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廣東地方文獻和孫中山文獻收藏中心。特色館藏除廣東地方文獻、孫中山文獻之外,還包括晚清民國報刊、南海諸島和海南島史料、東南亞和華僑史料、台港澳海外中文文獻等。

地方文獻收集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歷來重視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積累了9萬多種,30多萬冊。在這些珍貴的文獻中,較突出的有廣東新舊地方志2600種,新舊族譜900餘種,其中明嘉靖黃佐《廣東通志》七十卷是國內罕見的版本,民國《續廣東通志》則是未經刊行的稿本,以及孫中山文獻、南海諸島和海南島、東南亞史料、華僑資料、清史、金石、與圖等專藏。在地方文獻開發方面,該館出版了《廣東近現代人物詞典》、《潮汕文獻書 目提要》、《客家文獻書目》和《廣州文獻書目提要》、《廣東百年圖錄》等,並建立起《廣東地方文獻圖書》、《廣東地方文獻報刊》、《孫中山文獻》等地方文獻資料庫,使館藏地方文獻得以藏用並舉。
廣東通志廣東通志
廣東近現代人物詞典廣東近現代人物詞典

信息開發與服務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致力於開拓各類信息服務。報刊信息開發中心以“開發國際信息,服務經濟決策”為宗旨,對館藏海外中文報刊信息源進行有重點的深層次開發,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於1991年創辦的《決策內參》系列內部刊物,迄今出版16年編印800期,開創了我國圖書館界開發利用海外華文文獻為黨政軍高層決策機關提供智囊性服務先河。《決策內參》進入廣東省政府“省、市長信息服務網路”為全省100多個省市縣黨委政府服務,成為廣東省信息高速公路“全省統一大網路核心網路平台”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決策內參》除為我省高層服務外,已被廣東省機要交通局列入內參征訂目錄,躋身於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等內部刊物行列,為兄弟省高層和文化部服務。刊物受到廣東歷屆省委、省政府普遍歡迎並給予高度評價。與《決策內參》齊名的還有《文化內參》和《警界參考》。同時該中心開設了近50個服務專題,報導市場動態,傳遞商務行情,將信息工作的重點放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企業上,先後為太陽神集團健力寶公司、今日集團等大型企業提供優質和及時的信息服務。該中心利用網路中心全文資料庫進行網上剪報業務,每天從電子報刊資料庫中進行網上下載電子信息,用郵件方式向用戶提供服務,大大提高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時效性。

數字圖書館建設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非常重視提高自動化水平,在圖書採選、編目和讀者服務等領域,均已基本實現了計算機管理;由該館承擔建立的廣東省數字圖書館(一期工程)自2002年投入運行以來,已建立目前國內最大的圖書館數位化資源庫群,其中有電子圖書40萬種,中文電子期刊論文1200萬篇,博士、碩士論文10萬篇,外文電子期刊500萬篇,以及80多個事實型、文獻型的資料庫,存儲容量達8000GB。2002年數字圖書館藏書被下載19億頁,相當於流通630多萬冊次。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還依託海量的數位化資源和良好的網路環境,積極開展網上參考諮詢服務,一年多來共解答來自全球的讀者諮詢近20萬例,遠程傳遞文獻100多萬(冊)篇,成為我國第一個實用化的省級數字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在圖書採選、編目和讀者服務等領域,實現了自動化管理;目前已建成共享工程廣東省分中心以及“廣東數字文化網”1個,市級基層中心21個,縣區圖書館、鄉鎮圖書館、文化站等基層中心300多個;建成擁有120萬種電子圖書,2200萬篇期刊論文,35萬篇博碩士學位論文,20萬篇學術會議論文,數十個事實型資料庫的數位化資源庫群;建立了聯合參考諮詢網,2006年解答讀者諮詢26萬例,遠程傳遞文獻86.8萬篇大力開展網上信息服務,積極為基層民眾提供優質的文獻檢索和免費遠程文獻傳遞服務。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流動圖書館

廣東流動圖書館經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批准,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之一自2003年起開始啟動,截止2006年已建成39個廣東流動圖書館分館。它形成了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為龍頭帶動和中心輻射的圖書物流和信息虛擬物流的服務網路,開創了廣東省文獻信息服務的新機制,提高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務能力。2006年廣東流動圖書館作為構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三大網路之一,榮獲文化部第二屆創新獎特等獎。

特藏文獻

館藏古籍3萬多種47萬冊,其中善本3千餘種3萬多冊,普通古籍近3萬種20多萬冊,金石文獻3萬餘冊(件),叢書650餘種10萬餘冊。館藏廣東地方文獻10餘萬種40多萬冊,包括廣東地方志、族譜、廣東史料、粵人著述、報紙、期刊、輿圖等,較具特色的有廣東新舊地方志2600餘種,新舊族譜900餘種,孫中山文獻4000多冊(件)和舊廣東輿圖等。截至2016年,我館共有172部善本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館藏中的清史文獻和民國文獻,包括清史資料、晚清民國報刊、民國平裝書和影印清代民國文獻等。目前有近代期刊約1.3萬種,清史資料約2.5萬冊,民國平裝書近10萬冊。

所獲榮譽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先後榮獲“廣東省文明圖書館”、“全 國文明圖書館”、“廣東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2000年被文化部評為“受讀者喜愛的圖書館”。2002年適逢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建館九十周年華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分別發來賀信,標誌著該館以九十年對社會文化的貢獻所贏得的社會尊重和地位。2003年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近年來分別獲得“全國文明圖書館”、“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讀者喜愛的圖書館”、“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熱愛兒童先進集體”、“廣東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圖書館”、“廣東省基層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先進單位”“1994年—2004年連續11年文明單位”、“文化部首屆創新獎”、“廣州地區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示範單位”和“省文化廳系統部門排頭兵”等光榮稱號。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圖書館”、“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視窗”、“受讀者喜愛的圖書館”等稱號。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組織實施的“廣東流動圖書館”、“聯合網上聯合參考諮詢服務”榮獲國家文化最高獎項——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文化部第一屆創新獎、第二屆創新獎特等獎。

相關服務

借閱須知

1、提倡文明閱讀,做文明讀者,請自覺遵守本館規章制度。
2、尊重文獻的智慧財產權,請勿私自拍攝、刻錄文獻資料或下載數字資源。複製文獻等行為以合理使用為原則,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者責任自負。
3、讀者可憑本館有效讀者卡借閱規定冊數的書刊,借期31天。所借書刊在借期內如無其他讀者預約借閱,方可續借一次,續期31天(自續借操作執行日期加31天計算)。借書當日對所借書刊提出續借請求無效。如該書刊逾期,則不能續借。
4、讀者逾期歸書刊,須繳付0.10元/冊/天的逾期費用,逾期款上限為15元/冊。
5、為保持閱覽室和書庫的書刊有序排架,讀者在選取書刊過程中,請將閱覽後的書刊放到書車上,由工作人員歸架。閱覽和外借閉架書刊資料,須填寫索書單,交由工作人員提取。
6、請讀者愛護書刊和書刊條形碼(此碼用於電腦辦理借還手續)。讀者辦理外藉手續時,請當面檢查,如發現污損、缺頁等情況,應向工作人員說明,加蓋標記,以明責任。如有遺失、污損、剪割圖書等情況,需購買原種原版圖書賠償,或視情況按有關規定辦理。
7、請讀者按規定辦理外藉手續(自助辦理和人工辦理皆可)。對未經許可及故意不辦理外藉手續而擅自將書刊攜帶出室者,本館將視情況嚴肅處理,對情節嚴重、態度惡劣者,將註銷其讀者卡(押金折抵賠償費用),並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8、遺失讀者卡請及時來館報失,還清所借文獻及交清所欠費用後,交10元工本費可補辦讀者卡。
9、為保持圖書館的寧靜,請將通訊設備調至靜音狀態。
10、為保持圖書館的清潔,請讀者勿隨身攜帶有色飲料、食品入內飲用。

辦證須知

一、辦理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2:00,13:00~17:00,法定節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閉館。
二、申辦讀者卡手續
申請者持本人的有效證件辦理。有效證件包括:二代身份證、港澳台同胞回鄉證、護照(外籍人士)。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持本人身份證或印有身份證號碼的戶口薄,由監護人陪同到館辦理。監護人須出示本人身份證,並為子女的行為承擔責任。
三、讀者卡(首個)的辦理規定
1.讀者可根據需要選擇以下其中一種讀者卡類型(首次辦卡免工本費):
■ A類讀者卡 押金40元,可借中文文獻或光碟7冊(件)。
■ B類讀者卡 押金100元,可借中文文獻或光碟15冊(件)。
■ C類讀者卡 押金500元,可借外文圖書6冊、外文期刊4冊、外文隨書光碟5件,或借中文文獻15冊(件)。
■ D類讀者卡 免押金,無外借許可權,可閱覽館內各類書刊(含特藏文獻)。
■ E類讀者卡 免押金,可借中文文獻共15冊。本證僅限殘障人士憑殘疾證申請使用。
■ 少兒A類讀者卡 僅限外借少兒文獻。可借中文文獻或光碟7冊(件)。
■ 少兒B類讀者卡 僅限外借少兒文獻。可借中文文獻或光碟15冊(件)。
以上各類型讀者卡均可使用本館網路和數位化資源。
2.讀者可憑有效讀者卡外借規定冊數的書刊,借期31天。所借書刊在借期內如無其他讀者預約借閱,方可續借一次,續借還書日期為續借操作執行日期加31天計算。借書當日對所借書刊提出續借請求無效。如該書刊逾期,則不能續借。
3.如需轉換讀者卡類型,讀者可到一樓總服務台填寫《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讀者卡轉換類型申請表》,提供現有讀者卡及本人身份證或戶口薄,補交或退回押金差額,即可辦理。
4.讀者可在一樓總服務台辦理預存款充值手續,以方便支付逾期款、列印、複印等費用。請在退卡時辦理退預存款手續。
四、辦理退卡、遺失補辦規定
1.讀者辦理退卡,可憑辦卡時的有效證件、讀者卡,並還清所借文獻及交清所欠費用後,申請辦理退手卡續。原卡押金及卡內預存款餘額將退回讀者。如確因特殊情況委託他人退卡時,需同時提供委託人及被委託人有效證件方可辦理退卡。
2.讀者若遺失讀者卡,應及時通過電話或到館辦證處辦理掛失手續。因讀者未及時掛失而造成的損失由讀者本人承擔。讀者通過電話掛失後,必須於一個星期內親自到館辦證處辦理正式手續。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交工本費(10元)補辦新卡,原讀者卡同時作廢。押金仍然有效。
五、中文借書/刊證、外文證換讀者卡規定
1.持中文借書/刊證、外文證的讀者換讀者卡時,請先還清所借書刊及交清所欠費用,憑中文借書/刊證、外文證及本人身份證到一樓總服務台辦理。
2.中文借書/刊證、外文證押金可轉至讀者卡繼續使用,低於現行押金標準的需補足金額。
六、注意事項
1.每人限辦一張讀者卡。讀者卡只限本人使用,請勿轉借。
2.讀者卡初始密碼設定為讀者出生年月日的八位數字(八位,如19900101)。讀者領卡後應及時登錄我館網站,修改讀者卡初始密碼修改,並防範密碼失竊。凡使用密碼通過網路終端的任何操作,均視為讀者本人的有效行為。
3.敬請讀者妥善保管讀者卡,如因保存不當,造成不能使用時,需重新制卡,工本費自理。

開館時間

逢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09:00-21:00
服務視窗服務時間
總服務台
辦卡處
周二~周日:9:00-17:00
中文圖書借閱區
中文期刊借閱區
中文報紙閱覽室
視障讀者服務中心
周二~周日:9:00-21:00
外文圖書借閱區
外文報刊借閱區
政府信息公開專區
台港澳文獻閱覽室
廣東省捐贈換書中心
周二~周日:9:30-16:30
古籍、地方文獻閱覽室
縮微文獻閱覽室
周一~周五:8:30-12:00,14:00-17:30
采編部徵集組
(接受書刊捐贈)
周一~周五:8:30-11:30,13:30-17:00
溫馨提醒:我館逢每周一閉館整理內務,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交通路線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213號。
乘車路線
鐵路捷運: 廣州捷運1號線農講所站
電車: 101、104、106
巴士:文明路總館:中山圖書館站
文德分館:文德路站
桂花分館:桂花崗站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地址:廣州市文德北路8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