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雄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剖面

廣東南雄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剖面是—地質剖面。古近系包括下部上湖組和上部濃山組,均以紫紅色砂泥岩為主,含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以及腹足類、介形類、輪藻等。再往上為丹霞組,是一套紫紅色砂岩。新近系以洞玄關組和小龍潭組為代表。洞玄關組由礫石、砂和黏土組成,屬河湖相;小龍潭組為含泥炭及褐煤沉積,屬濕熱氣候的沼澤相、南雄盆地西區古近系和新近系分布於紅石寨-坪坑石塘-上修仁一線以北,由紫紅、灰綠、綠灰色細碎岩的羅佛寨群和紅色粗碎肩岩的丹霞組組成,沉積厚約1000m。

羅佛寨群自下而上又可劃分為上湖組、濃山組和古城村組。上湖組產扣星介動物群、金星介動物群、稍短寬輪藻、常州厚球輪藻動物群、瓣鰓類、腹足類及口蓋化石,上湖組下段富含以階齒獸為代表的哺乳動物群,時代為晚白堊世最晚期至早中古新世內堊系與古近系界線劃在坪嶺段和下惠段之間。濃山組是一套雜色細碎屑岩層,富產介形蟲、輪藻化石、還產葉肢介、腹足類化石,劃分為竹桂坑段和大塘段,時代為晚古新世。古城村組為灰色泥岩、泥灰岩等,產介形蟲、輪藻、腹足類及瓣鰓類化石等,時代為早始新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