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是知名節目製作人達世新的獲獎原創作品和獲獎論文的選集,作者視角廣,思想敏銳,生活體驗豐富。他從工人業餘創作起步,又成為傳媒資深人士,探訪了珠穆朗瑪峰、阿爾卑斯山、酒泉衛星發射場、水上飛機工廠、潛艇基地、地震災區等重要區域。書中所選作品,創意各具特色,節目類型眾多,其中有反映電視台少兒合唱團生活的我國第一部音樂電視劇、第一部航空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隨船采寫我國大型科考船要聞秘聞的紀實文學,還有成功在電台成功播出的新型相聲——科學相聲、贏得美國總統里根讚譽的科學幻想作品、引人入勝的軍事氣象小說、接連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論文評比一等獎的視角獨特的論文……每篇佳作後並附有創作手記、或專家點評、評獎意見,從而更具有實際的學習借鑑與指導意義,它們會給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廣大客群帶來耳目一新的欣賞樂趣和有益啟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55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達世新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808539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達世新,1956年生。知名節目製作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高級編輯、記者,上海海事大學鄭和研究中心教授。1982年大學畢業進入上海電台,1995年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歷任編輯、文藝頻率長篇連播節目監製、SMG綜藝部製作人、故事頻率副主任主任、兼任上海科普研究所科幻室主任。所帶領的團隊曾被評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先進集體、上海文廣影視集團創新媒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上海曲藝家協會及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自1977年起發表作品,至今發表有長篇小說、電影劇本等作品二百餘萬字,出版了小說集、劇作選、相聲集10多本,有20多部電視劇廣播劇在中央電視台和各地電台播出,並有40餘篇論文在《文藝報》、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在編導大量節目的同時,尤為注重創新創優和以創意取勝。
編創的作品和撰寫的論文區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廣播電視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數十個重要獎項。2004年被評為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

圖書目錄

序安 景林/001
前言 達世新/001

新聞與紀實
新聞觀察《大海、上海不了情》/003
創作手記《在海洋世紀大潮與電波之間的迴響——獲獎歸來隨筆》/008
專家點評(上海市廣播電視學會)/010
廣播紀實文學《大上海的“海上守護神”》/011
評獎意見(上海電台文藝頻率)/019
相關連結:《達世新最先慧眼識》(徐婷)/020
長篇紀實文學《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節選)/022
創作手記《“雪龍”號讓我升起探索的心帆》/056
專家點評(陳德鴻)/058

文學與專題
長篇小說《巨翼入雲》(與人合作,節選)/061
創作手記《大飛機、大題材和大命題》/146
相關連結《慶世界航空百年 賀播出》(江南綠)/148
中篇小說《假如沒有這場雨》/151
創作手記《軍事氣象小說與小說連播的常做常新》/184
相關連結《印海蓉 播小說比播新聞難》(徐婷)/186
電視劇《交警沈克誠》錄音剪輯及電影《末代皇帝》錄音剪輯/188,193
創作手記《腦中“影院”的魅力無限》/199
相關連結《將看的電影變為聽的電影——影視劇錄音剪輯的幕後故事》(徐婷)/202
文學專題《讓小說回“家”——追記平民作家李肇正》介紹(與人合作)/206
創作手記《尋找那片文學的新空》/210
系列訪談《他們解答了“十萬個為什麼”》介紹(與人合作)/213
創作手記《找準契入點: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科普創作和科普學》/215
科學小品《蔚藍色夢幻與水上飛機》/220
評獎意見(上海人民廣播電台)/224

劇本與曲藝
廣播報導劇《採訪外的採訪》/227
創作手記《在謳歌時代英雄中獲得超越的動力》/241
專家點評(陸軍)/244
音樂電視劇《陶來的尋找》(上下集,節選)/245
創作手記《乘著歌聲的翅膀的求索》/272
科學幻想廣播劇《相繼消失》/275
導演闡述(雷國芬)/286
相關連結《尋找世界盡頭的秘密——記青年作家達世新》(許仰東)/287
系列卡通片劇本《天邊的故事》(節選)/289
創作手記《“集結號”下的動畫突擊》/301
專家點評(劉秀梅)/303
相聲《新式腦子》/304
專家點評(葛明銘)/310

理論與研究
新聞媒介中的文藝與新聞性/313
專家點評(石一寧)/320
多維拓展:長篇連播的新跨越/321
專家點評(陳乾年)/328
也為“打贏”:對新世紀軍事節目的思考和展望/329
專家點評(厲冰)/336
新世紀國防科普:問題和探索/337
專家點評(王勇)/342
科學文藝與現代傳媒/343
專家點評(賀錫廉)/351
附錄:達世新獲獎廣播電視作品、論文概覽/352

文摘

新聞與紀實
達世新作品系列
新聞觀察《大海、上海不了情》
前不久,從地球最南端歸來的“雪龍”號科學考察船錨泊於吳淞口外。應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之邀,我們一些記者前往探訪我國的赴南極科考隊員。為便於拍照攝像,所搭乘的海監船圍繞著它兜了一個大圈,浪跡在陽光下熠熠延伸,我心有所動地注視著,漸漸地它變成了一個藏著很多疑問的大問號:
上海是我國極地考察的發源地,可為什麼大多數市民對此缺乏應有的了解和關注?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沿海城市,可為什麼相當缺乏海的韻味?不但沒有像樣的水族館、海洋公園,甚至連醒目的海洋題材雕塑也難以照面?
有位學者說得好:“街上的雕塑,是城市的眼睛。”上海何以失卻了眺望大海的熱情?市民們的海洋意識現在事實上不僅落後於已開發國家,還落後於其他沿海省份!海,對於上海人真的失去意義了嗎?
疑問是探尋的動力。就這樣,在龐大的遠洋考察船結束航行的地方,我心帆鼓脹,開始了對另一片海——上海人的“海”的考察。潮起潮落中的饋贈和警示
上海人,這個名字顯然帶有很濃郁的海的氣息,它很容易使人想到這方水土這方人與海有著特別的緣分。市水利局和考古界的一些同志幫助我證實與豐富了這種聯想。七千年前,上海地區還是汪洋一片,正是海浪江潮帶來的泥沙和貝殼砂,逐漸把古海岸線“岡身”沿長江南岸和杭州灣北岸向東推移。而後,自唐朝開元年間起,人們又接連修造了捍海塘、里護塘、人民塘等向海爭地的海岸工程。如今我驅車往南匯、川沙“尋根”,依舊可以在有些公路路基上清楚地辨認出昔日海塘的身形。
“海龍王大方地為我伲上海出具了一張土地證,而上海由海濱漁村發展成我國最大的城市,也同樣離不開它的大力相幫。”在勝利塘上,迎著勁烈的海風,東海鄉兩個中年漁民跟我聊起了大海與上海,他們對我說一代紡織巨匠黃道婆就是由海路把紡紗織布技術帶進來的。在天光水影中,我還依稀看到了從歷史深處駛來了成百上千的沙船,“每日滿載東北、閩廣各地土貨而來,易取上海所有百貨而去”,而懸掛著各色洋旗的火輪船自上海開埠後,更是煙雲相接而來,海運和對外貿易成了把上海帶進現代城市的兩根“巨纜”,上海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也因此得以發端,如造船業、機器製造業等。“不過,現在城裡人已經想不大起眼門前的這片海了,要想起大概也只有在颱風刮來的辰光。”其中一位與我分手道別時咧開嘴笑著說道。
但這並非是笑話。近些年來,不知是由於森林般崛起的高樓大廈遮擋了視線,還是由於菜碗裡的黃魚、帶魚比往日減少了許多的緣故,好些上海人對於大海確實已相當陌生、淡漠起來。他們幾乎沒有意識到上海正面對著世界最大的大洋,占據著我國漫長的海岸線的中端,是南北沿海海運、長江運輸、遠洋運輸的中心樞紐,上海港還是世界十大億噸港之一。不知道可供圍墾的灘涂有近百萬畝之多,不少地方已成了農林牧副漁基地和寶貴的工業用地,那在股市中牽動千百萬雙眼睛的上海石化就是從海里墊出來的。
在浦東有條行人稀少的馬路東塘路,路旁一處綠陰掩映中,坐落著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那裡的同志告訴我,上海與海洋的關係實際上已變得十分密切,如今由於樹林、綠地面積的大量縮減,上海人消耗的氧氣主要靠海洋補充;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加強,海霧、海上熱帶氣旋、風暴潮對上海的天氣以及交通、農業產生著更大的影響;海底地震也幾次讓上海人不得安寢;上海的能源消耗逐年增大,東海不久將成為上海的新能源基地,東海油氣田明年就可以向浦東供應天然氣;溫室效應發全球性的海平面上升,它對平均海拔高度僅為4米的上海在控制地面沉降方面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這使我不禁想起了大洋彼岸一位著名的預測學家斯特布爾頓曾就海平面上升說過的話:“世界大城市中第一個要敲響警鐘的是其中最大的上海。”
那么,這樣的,以及含義可以更為豐富的鐘聲為什麼沒能在上海人的“心海”上迴蕩?
“海深不怕魚大”
我們得留意這樣一個事實:上海地區集中了許多涉海單位,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府職能部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企業,而造船能力在全國一直穩居首位,前些時候出訪美國的我國最好的戰艦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就是由江南造船廠建造。
顯然,在努力提高公眾的海洋意識的大課題下,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當我們到其他沿海省份去走走看看,我們這份自豪卻不由得為自慚所替代。因為多年來我們對這類“資源”的利用開發遠不及他們。
就拿同樣在抵禦海外入侵方面聲名遠播的歷史遺蹟來說,山東的蓬萊水城、廣東的虎門炮台、福建的胡里山炮台和馬江海戰紀念地等都因精心修繕、配套設施周全而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們無疑成了站立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向人們進行海洋觀和海防教育的絕好的“講解員”。而我到吳淞口尋找陳化成抗英遺蹟,在數公里長的弧形地帶里,卻只見到一尊塑像、兩三門其下沒有炮台的古炮,以及一座被安置在孔廟大成殿里的紀念館。據駐紮在當年血戰之地的解放軍某炮營徐教導員的介紹,鴉片戰爭中吳淞炮台蔚為壯觀,有東西兩個炮台群、一百五十多門鐵炮。顯然,我們如今的有關修復工作和紀念館建造規模都與歷史風雲、與我們這個有著一千多萬人口的最大沿海城市不相稱的。實際上,像這樣的遺蹟在上海還有不少,上海曾對中國的近現代海軍發展、對造船業都產生過相當重要的推進作用。
自然,“開發”的眼光未必都要向“後”,它理應是全方位的。經常去森林公園的遊客也許能夠注意到,在浦江對岸有一條多年來一直系泊於碼頭的綜合科學考察船“向陽紅10號”。這條船過去在電視上頻頻亮相,曾為我國創下了首航南極成功的驕人戰績。它排水量12 735噸,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萬噸級科考船之一,在它上面,有直升機平台,有許多先進的探測、導航、通訊、海洋調查和實驗設備。在一個暑氣逼人的午後,船長劉世榮汗水淋漓地陪我上上下下看遍了整條船,他不無激動地對我說,他很希望這條船能為提高上海人的海洋意識作出些貢獻。
我想,如果通過合適的方式將這條長期沒有出航任務的科考船向市民開放,從而成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那它所具有的魅力、所起的作用肯定會比一年前那條由長江客輪改建的青少年科普船大得多。
就像海洋科技是集多門學科和高新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一樣,提高公民海洋意識的途徑也應該是多樣化的,這其中得充分發揮上海地區海洋教學和科研力量強、涉海部門種類多的優勢,用先進的展示手段和觀念來改造較為呆板的傳統科普方式,並力求滲透進人們的休閒、旅遊之中。這樣,才會收到“水漲船高”、“海深不怕魚大”之效,上海人也才不會“徒有虛名”。
“龍頭”意味著什麼
現在差不多每個上海人都知道,在當今改革開放的時代,長江流域猶如一條飛騰而起的巨龍,而上海正是這龍的“龍頭”。但卻很少有人認識到,龍頭應時常矚目於大海,在被稱為海洋世紀的21世紀即將到來之際,“龍歸大海”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與緊迫。海洋意識的提高將對這一進程的到來和展開起到不同尋常的導航作用。
“自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陸地上的各類資源和能源被快速地大量消耗,人們的生活空間也日益縮小。向大海要能源、要資源、要空間已成為當今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共識,與一些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上海在進軍海洋方面有許多事情要做,而浦東開發為我們上海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行動契機,它把市區向大海大大推近了。”前些時候,幾位對上海與海洋關係頗有研究的專業人士告訴我,要是在今後不太長的時間裡,參照日本和香港的做法,通過長橋或隧道將浦東浦西與崇明、長興、橫沙三島連線起來,那對於上海的經濟發展和使之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有著巨大的意義。由於淤沙的影響,目前上海的深水岸線並不多,據測算,羅涇有2公里,金山嘴有1-2公里,浦東外高橋也僅有1公里,而三島則有約10公里的深水岸線可供利用。
如今,我國的好些沿海省份相繼提出了“藍色計畫”、“海上山東”、“海洋大省”等令人振奮的海洋發展方略,我們上海雖未必一定要拿出一個相似的東西,但有些相似的工作卻一定要跟上,並力求有突破性的進展,如潮汐發電、海浪發電、海洋工程、海水淡化、海洋污染防治(這方而上海人往往忽略,實際上橫貫市區、長年黑臭的蘇州河就是上海附近海區重要的污染源,沿岸的工業廢水排放、垃圾物拋置至今屢有發生)。南於上海海岸線不太長,海水養殖固然不可能有大收穫,但海洋製藥和遠洋漁業卻應唱出重頭戲。這一切及其在其他行業的連動效應必將為上海增添許多新的經濟成長點。
其實,重視海洋、熱愛海洋給上海帶來的新增長點又何止是在經濟方面。海洋的博大和深邃可以幫助上海人擴展視野、克服狹隘的地域觀念,增加這座城市的容納度和自我更新能力。在海洋世紀的潮聲已清晰可聞的今天,蔚藍色意識成了鑄造上海人現代精神的重要一環,它為具體的涉海工作提供無盡的科學想像力,並與後者一起為憑海l臨風的上海真正成為國際性現代大都市創造著不可缺少的條件。
在一個美好的夜晚——《南極之光》文藝晚會上,國家海洋局局長張登義特地從北京趕來上海助興致意、慰問遠航健兒。我採訪了他,請他對上海的有關海洋的工作談點看法,他略加思索後便朗聲說道:“上海的海洋工作就應該像它在工業、商業、市政建設等方面一樣,在全國起一種領先作用!”
確實,作為地處我國“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交會處的科學文化、經濟中心城市,它理應有此作為。

序言

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走過了大變革、大發展的30年。這些年來,既產生了許多為大眾喜聞樂見(聽)的優秀欄目與節目,也湧現了一批富有創造力的優秀人才。而後者是我尤為關注的,因為有了人才才會不斷誕生好節目。
近日,欣悉達世新同志的獲獎作品與論文選《廣播電視創意奇葩》即將出版,又接到他從上海打來長途電話熱情邀我為這本新書作序,我很願意為之。二十多年來,達世新同志從一名國家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成長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高級編輯、記者和管理幹部。難能可貴的是,他涉足廣播和電視兩個領域,節目創作和理論研究並進,獲得了包括中國廣播電視獎、“五個一工程”獎在內的數十個獎項,又被評為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我想,他的成功經驗是值得與大家分享的。
廣播電視這30年的繁榮發展之路,說到底就是一條變革創新之路。創新對於當今的各行各業都很重要,但對於廣播電視則更為重要。作為以電子技術裝備起來的現代傳媒,它站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理應有著敏感的神經和不同一般的活力。當然,創新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有創造的激情、勇氣、想像力和契合工作實際的把握。長年奮戰在第一線的達世新在這裡交出了一份富有特色的答卷。他是個駕馭節目樣式形態的“多面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