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成立於2000年7月。由原廣州師範學院廣州教育學院等院校中文系、歷史系和新聞系組成。學院辦學始於1953年,有著60餘年的辦學歷史和優良的辦學傳統,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本專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本學院下設中文系、秘書系、歷史系等三個系,開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秘書學4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還設有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語文)、漢語國際教育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目前,在校本科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共2100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humanities
  • 簡稱:人文
  • 創辦時間:2000年7月
  • 類別:廣州大學二級學院
  • 所屬地區:廣州
  • 主要院系:中文系 秘書系  歷史系
  • 現任院長劉曉明
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成績,研究機構,學院目標,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9人,博士及博士後4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3人,廣州市優秀教師、優秀專家、先進工作者16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廣東省"十百千"人才工程培養人才4人,廣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隊成員1人,廣州大學教學名師1人。
劉曉明人文學院院長,教授,文學博士,廣東省重點研究基地“文學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廣東省與廣州市中國語言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廣州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3篇,並在《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文獻》、《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2002、2008),另主持教育部項目4項,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鑑定為“優秀成果”。科研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哈迎飛文學博士,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廣東省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第三屆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規劃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商務印書館、人民文學、上海三聯等出版社出版個人學術專著3部《儒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半是儒家半釋家:周作人思想研究》、《“五四”作家與佛教文化》,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1項,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3等獎3項,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第三屆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2014年入選廣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隊成員。
吳晟文學博士,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粵優秀教師,《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兼任廣東省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古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國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華詩教學會理事;廣州市語言文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廣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戲曲史、中國詩學和文藝理論。出版專著6部;主編著作1部;參與編著8部;出版教材1部。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等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0篇,學術成果獲省市優秀成果獎多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部省級項目5項。
周文萍博士,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從事影視、文學的教學研究,為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大學生協同創新委員會指導委員,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員,出版專著1部,參編2部,發表影視及文學類論文30餘篇。現主持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1項。專著《好萊塢:經典的奧秘》獲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四屆“學會獎”著作類三等獎。
冷東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負責人,專門史方向帶頭人。香 港大學博士,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亞洲研究會會員、馬來西亞黃雅烈博士高等學院客座研究員、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 中國明史學會理事、廣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廣州地方史學會副會長、廣州地方志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嶺南文化、廣東華僑 史、廣州十三行研究等領域教學與科研。主持完成國家“九五”社科規劃項目一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一項,現主持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一 項及多項廣州市課題,出版學術著作7部,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獲廣東省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
王鳳霞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兼職廣州市語言文學學會副秘書,廣州市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戲劇研究和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研究,教學工作也是圍繞以上領域。出版個人學術專著1部、編著2部,參著2部。在《戲劇》、《戲劇藝術》、《文藝爭鳴》等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40多篇,其中有5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獨立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教學項目3項,以及其他各級項目共12項。獲獎多項: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養對象,第三屆廣州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培養對象,2011年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培訓,2013-2014年在英國倫敦大學訪學。

人才培養

開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秘書學4個本科專業及其教師教育、套用語言學、戲劇與影視學、創作與出版編輯、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本科專業方向。學院現有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戲劇理論與藝術、影視理論與編導以及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等研究方向。同時,學院還設有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語文)、漢語國際教育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漢語言文學培養掌握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勝任中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並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力開展工作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培養具有語言套用策劃設計及指導服務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進行圖書、報刊編輯及市場操作能力的專門人才,具有網路語言服務能力,同時具有語言教育及研究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漢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學)培養具有戲劇影視文學方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勝任在劇院(團)、電視台影視製作公司等部門從事文學創作、文學編輯、影視編導和理論研究工作,系統完成戲劇影視文獻蒐集整理工作,以及國家機關或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宣傳工作文字工作的高級套用型專業人才。
漢語言文學(創作與出版編輯)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紮實的知識基礎,廣闊的專業事業和敏銳的社會觸覺,較強的文學創作能力和編輯出版技能的複合型、套用型專業人才。
漢語國際教育培養具有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熟悉語言學及第二語言教學的基本理論,具備進行漢語國際教育的基本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教育培訓,或國家政府機構職能部門、外貿機構以及外資、合資企業從事管理和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等相關工作的創新性套用型人才。
秘書學培養具有文學、社會學、管理學的相關基礎知識,掌握辦公室管理、文書撰擬與處理、輔助領導管理和決策、溝通協調與綜合處理等專業技能,能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型國有與外資企業工作的複合型高級秘書與行政助理。
歷史學 具有歷史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中等學校進行歷史教學和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系統掌握和熟練運用各種文化信息技術和管理方法,能夠在各級文化、藝術、教育、文博、旅遊部門從事文化資源的管理、研究、開發和利用的跨學科複合型人才。

教學科研成績

學院重視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中國語言文學為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和廣州市一級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學為廣州市名牌專業,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團隊為廣州市教育系統創新團隊。還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和市級精品課程2門以及有省市級重點課程多門。
學院科研教研實力雄厚,據不完全統計,獲得國家級項目20多項,省部級項目5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史》《文藝研究》《中國語文》和《歷史研究》等權威刊物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近100部,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五個一工程獎"及廣州文藝獎達20多項,獲省、市教學成果獎3項。
學院重視對外的交流與合作,與香港、台灣、德國、義大利、荷蘭、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舉辦了多次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向廣州大學與義大利帕多瓦大學聯和舉辦的孔子學院派出了首任中方院長。

研究機構

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文學思想研究中心(原名"俗文化研究中心")
廣州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廣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學院目標

學院將繼續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加快加大學科建設發展的腳步,進一步提升學院的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學院將申報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世界史一級學科碩士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