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燦(廣州市婦嬰醫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女,1962年6月生,廣州市婦嬰醫院優生圍產研究所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遺傳科技研究工作,先後承擔多項科研課題及技術項目研究,帶領科研人員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掌握從配型到臍血分離、冷凍保存等一整套臍血管理技術。建立起目前在國內處於技術領先水平的臍血庫,在國內率先將庫存臍血用於臨床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並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燦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 性別:女
醫生廖燦,廣州醫學院研導,

醫生廖燦

廣州市婦嬰醫院優生圍產研究所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遺傳科技研究工作,先後承擔多項科研課題及技術項目研究,帶領科研人員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掌握從配型到臍血分離、冷凍保存等一整套臍血管理技術。建立起目前在國內處於技術領先水平的臍血庫,在國內率先將庫存臍血用於臨床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並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廣州醫學院研導

女,1962年生,無黨派人士,廣州市人大代表,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廣州市婦嬰醫院副院長,廣州市優生圍產研究所所長,廣州臍血庫負責人。
1990年廣西醫科大學婦產科研究生畢業,一直在廣州市婦嬰醫院優生圍產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以及實驗血液學等技術研究。1990年開展“B超下經母腹抽取胎臍血產前診斷”在國內處於技術領先水平。1993年,主持實施針對所有來院就診孕婦的前瞻性遺傳篩查,這是國內首次建立和實施的以醫院為中心的預防重型α和β地貧患兒出生的孕前篩查及產前診斷的實踐模式。其成功實踐達到了在醫院水平有效杜絕重型地貧兒出生的目的。課題“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寡核苷酸探針前診斷β地貧”獲廣州市95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從事基因產前診斷研究,作為主要參與人的“廣東省β地貧人群基因頻率研究”首次闡明了廣東省β地貧突變類型,對大規模人群防治及產前診斷有十分重要意義。該課題於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二)。該項研究的相關文章在《Hum Genet》、《British of Hematal》等國外核心期刊發表。“中國人地中海貧血分子診斷技術及其套用的研究” 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3年開展並負責“廣州市唐氏綜合徵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及快速分子診斷技術的建立”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獲科研基金100萬,配套資金100萬,國內處於領先水平。2004年3月被聘為衛生部產前診斷技術專家,多次參與廣東省產前診斷管理實施細則及技術規範的制定,主持撰寫廣東省地中海貧血生化診斷及分子診斷技術規範。2005年負責開展“唐氏綜合症產前診斷中的生物標記蛋白及相關研究”,並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1995年作為課題負責人開展“臍血幹細胞庫及其臨床套用”研究課題,按國際標準建立了臍血分離、冷凍保存、HLA配型、乾祖細胞集落培養、流式細胞檢測等技術,至2005年7月,已冷凍保存4300餘份臍血,已提供151份臍血給國內28家醫療單位,並在國內首次提供庫存無關供者臍血治療成人再障、白血病、重型B地中海貧血等,臨床套用病例127例,達國內領先水平。
2002年至2006年,SCI發表論文20餘篇,國家級雜誌發表論文28篇,省級5篇。參與編寫“臨床遺傳諮詢”專著一部。完成《產前診斷技術常規與規章制度》,約11萬字。
1997年獲廣州市衛生局管優秀科技人才,1999年獲廣州市管優秀專家。2000年獲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和國務院發給政府特殊津貼,第七屆“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稱號,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獲“巾幗科技狀元”及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2004年聘為衛生部產前診斷技術專家,主持撰寫廣東省地中海貧血生化診斷及分子診斷技術規範。2005年聘為衛生部國際科技合作計畫評價專家。2005年獲得醫師行業最高榮譽----“第二屆中國醫師獎”。聘為2005年中國科技部國際重大項目評審專家。
所提任的社會職務: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醫學遺傳學 委員
中華醫學會廣東醫學遺傳學分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廣州圍產學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衛生部產前診斷專家組 專家
中華醫學會廣州血液學會 常委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 編委
《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 雜誌 編委
《廣東醫學》雜誌特約審稿員
廣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