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著名博物館,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的一所人類學專科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內,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下轄的博物館之一。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中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專科性博物館。該館有文物4575號 (每號1件或數十件不等),專用圖書7110號(每號 1本或數十本不等)。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外民族文物 3部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部分陳列了從猿到人發展路線全景,有等身大的各階段古人類模型、 原始社會生活全景、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及復原像、馬來亞洞穴的各地舊石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
  • 類別:科學類
  • 地點:福建省廈門市
  • 開放時間:2006年
  • 館藏精品:泉州大海船模型、福建古瓷和古伊斯蘭教石刻
  • 成立時間:1952年
  • 主管部門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 類別:公立
館藏文物,發展歷史,遺願成真,林惠祥生平,珍藏無償捐獻,其他,歷史趣聞,博物館,

館藏文物

該館現有七個展室和一個碑廊,共有近6000多號文物,包括舊、新石器時代、商周、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文物,以及少數民族、閩南風俗、南洋民族的文物,還有從猿人到現代人進化的系列模型和碑廊。陳列品展示人類及其文化的進化,側重展示中國東南區文化和南洋文化。其中,中國東南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反映了台灣與祖國大陸古文化的淵源關係。該館舊石器時代的文物和模型以華北為主。新石器的文物以中國東南為主,尤以閩台為要。其中,台灣圓山遺址的新石器、陶器為中國大陸的唯一收藏。東南亞和澳洲的新、舊石器是中國罕見的藏品。夏商周至隋唐五代的展品,主要有青銅器、鐵器、貨幣、玉器以及陶瓷明器。宋元明清的展品主要是福建,特別是德化的古外銷陶瓷。少數民族展品主要為畲族和台灣高山族的服飾、器皿和器械。南洋民族和澳洲土著民族的民俗、宗教等文物也很有特色。藏品中還有乾隆年間的台灣古地圖等珍貴文物。該館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外民族文物3部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部分陳列了從猿到人發展路線全景,有等身大的各階段古人類模型、原始社會生活全景、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及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復原像、馬來亞洞穴的各地舊石器等;文化的起源和發展部分陳列了台灣新石器和福建新石器印紋陶以及甲骨、銅器、明器、貨幣、瓷器、字畫、武器、宗教品、雕塑品等,還有泉州大海船模型、福建古瓷和古伊斯蘭教石刻以及東南亞出土的新石器等;中外民族文物部分陳列有華北、西南民族和畲族、高山族以及南洋、印度、澳大利亞的民族文物等。陳列除配合學校教學參考與實習,也供校外各界參觀。該館編著或參加編著出版的著作有《林惠祥人類學論著》、《鄭成功與高山族》、《人類學研究》、《百越民族史論集》、《高山族簡史》、《畲族史稿》等書。
林惠祥先生製作高山族人像模型林惠祥先生製作高山族人像模型

發展歷史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著名博物館(中國共有137所博物館入選),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的一所人類學專科博物館。1926年秋,魯迅等在廈門大學舉辦考古文物展覽會,翌年廈門大學國學院成立文化陳列所。1934年著名人類學家林惠祥創辦(私立)人類博物館籌備處。1952年他將長期蒐集的海內外文物一千多號(一號或為數件)全部捐獻給廈門大學。同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原文化陳列所的文物也併入該館。
林惠祥林惠祥

遺願成真

博物館的很多掌故都和第一任館長、著名人類學家林惠祥教授有關。林惠祥當年的一位學生在回憶文章中說,“陳嘉庚傾資辦學,林惠祥傾資辦館,均為時人所敬仰。”
林惠祥是一位傳奇人物,廈大人類博物館就是在他無償捐獻私人收藏的基礎上籌建起來的。那些他含辛茹苦收藏而來並且伴隨他顛沛流離的珍貴文物,最終在這座博物館找到歸宿。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作為一位學者,林惠祥在文化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史、民俗學等領域也卓有建樹。他最早科學地論證了台灣與大陸史前族群、文化的淵源關係,最早研究台灣少數民族,最早探討南洋史前考古和南洋民族史志,是中國人類學的先驅者之一。
其實,創辦博物館只是林惠祥為發展人類學計畫的第一步,他在一份建議書中曾提到,將來待條件成熟了,可以在博物館的基礎上再辦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系,建立起系、所、館的完整體系。
1984年,經批准,廈門大學在人類博物館的基礎上,設立人類學系和人類學研究所,並增設當時大陸惟一的人類學專業,實現了林惠祥的遺願。
2006年在廈門大學85周年校慶期間,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也將完成修繕,開門迎客。這裡已被確定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修繕後館舍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將展出數千件館藏物品。
人類博物館第一任館長、著名人類學家林惠祥教授的青銅雕像將被安放在博物館內,這是廈門大學邀請上海知名雕塑家所塑,以紀念這位曾經為廈大人類博物館的創立嘔心瀝血的學者。

林惠祥生平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林惠祥遂棄業返廈,報考廈門大學,先讀預科一年。
1926年在社會學系畢業,是廈門大學第一屆畢業生,當時在學校畢業
生名錄中列首名,文科只有他一人畢業。在廈門大學預科任教一年後,赴菲律賓留學。1928年取得菲律賓大學人類學碩士學位。自菲律賓返國。
林惠祥模仿猿人姿態林惠祥模仿猿人姿態
林惠祥1929年,受中央研究院委託,林惠祥化名林石仁,假託為商人,單獨深入日本侵占下的台灣,進入山區調查高山族(當時稱番族),搜尋有關高山族生活和文化的文物,並在台北圓山發現了新石器。調查中因受到日本警察跟蹤,只在台灣停留兩個月,後寫成《台灣番族之原始文化》一書。
1931年秋回到母校廈門大學擔任歷史社會學系教授,後兼系主任。
1935年,他在廈門大學任教時,化名林淡墨,於暑假第二次赴台灣高山族地區調查,由於受到日本警察的監視,只在台灣停留兩個星期,便攜帶蒐集到的數十件高山族文物返回廈門大學。他冒著生命危險所獲得的文物,是研究人類學和高山族文化的珍貴資料,得到各界的重視。他記述高山族歌舞、音樂的文字,令人心馳神往。
1937年日寇侵占金門後,舉家赴南洋避難。
1947年秋重返廈門大學任歷史系教授。
1953年廈大成立人類博物館,任館長,後又兼任南洋研究所副所長。
1958年2月13日凌晨因突發腦溢血不幸病逝。在他58年的生涯里,有25年是在廈門大學度過的。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陳孔立教授撰文認為,林惠祥是廈門大學研究台灣第一人。廈門大學研究台灣有了很大的發展,除台灣研究院之外,其他院系也有不少教授參與這項研究,而本校研究台灣的先驅者則是林惠祥教授。
陳孔立還說,尤為可貴的是,《台灣番族之原始文化》和後期的一些研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既講兩岸的共同性,又講台灣的特殊性。他的研究結果有力地說明了“台灣新石器人類應是由大陸東南部遷去的”,“台灣新石器文化屬於祖國大陸東南一帶系統”,同時,也強調台灣有其“地方特徵”。

珍藏無償捐獻

早在1934年,林惠祥就創辦了博物館的籌備處,收集、發掘和整理我國東南地區和東南亞的考古、民族文物等人類標本,並且開放供廈門大學師生教學參考,也供校外人士參觀。
抗日戰爭爆發後,林惠祥攜帶他收集的珍貴文物,舉家逃到南洋避難。林惠祥的女兒林華明說,父親不為日本人辦事,生活無著,有位歐洲學者想乘機收購文物,被父親嚴詞拒絕。為了避免日本人的糾纏,父親逃至偏僻的鄉下,隱姓埋名,以種植為生。父親拿鋤頭種木薯,連火柴也買不起,靠敲石取火,生活的艱辛到了無法想像的地步。1945年日寇投降時,父親說,若再拖半年,恐怕這條命就熬不過去了。父親對我們說,就是用草繩做褲帶,勒緊肚子,也不能變賣一件文物。
1951年,林惠祥將一生辛勤搜羅和積存的文物、圖書數千號(每號一件至數十件不等)全部捐獻給廈門大學,建議設立人類博物館。在1949年的一份建議書中,他寫道:“提議人因多年教授人類學的經驗,深感有這種需要,自十餘年前即有志倡辦人類博物館,曾自費搜羅標本……本人因目見當時私立廈門大學經費困難,乃節省自己的生活費,用來旅行、採集和購買,並擬向南洋募集標本,打算略具規模獻與國家。不意因日寇侵略,攜帶其大部分逃亡南洋,在南洋續有增加……如廈門大學設立人類博物館,願意貢獻為基礎。”
時任廈大校長的王亞南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呈報上級有關部門,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人類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手寫館名。這是福建省第一家博物館,也是中國高校第一家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中國著名博物館之一。

其他

歷史趣聞

親自模仿爪哇猿人當“模特兒” 廈大人類博物館初創時期只有三人,每月經費才70多元。林惠祥經常用自己的工資為館裡添購文物,他月工資兩三百元,因為購置文物,家裡到了月底經常沒錢買米,買菜有時是賒欠的。後來博物館的規模不斷擴大,擁有二層樓36間
陳列室,人員也不斷增加。 幾乎所有博物館的模型、展櫃,都由林惠祥親自設計、監製甚至製作。他常常俯在地上,製作立體地理模型。他的學生和家人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樣一個細節,他和一位技術員用粘香末雕塑從猿到人進化的模型,其中爪哇猿人就是林惠祥個人的傑作。在雕塑這尊猿人時,他既是模特又是雕塑師,對著鏡子,脫掉上衣,手持木棒,張著大嘴,模仿猿人的樣子,不時使勁使肌肉凸起,親自動手塑造模型,還留下了一張老照片保存至今。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從猿到人進化模型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從猿到人進化模型
已故的廈大人類博物館第二任館長陳國強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說,林惠祥先生在博物館親自為參觀者講解,親自為人類博物館寫“陳列品說明書”。他用的稿紙,常是已經用過一面的廢紙。他常對我和館內人員說:“我們應當一個錢當兩個用,少用錢,多工作。”他還把自己的用具從家裡拿到學校供辦公用。

博物館

日前從新疆文物局獲悉,新疆正論證籌建中國國內首座體質人類學博物館,這一博物館將新疆各地的古代乾屍標本收集起來,建設中國第一座體質人類學博物館,統一保護和展示這些珍貴的遺產。
新疆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歷史上種族眾多,現有世居民族十三個,享有“人類學博物館”的稱譽。自十九世紀以來,在新疆考古發現了不少古代人類標本,僅新疆文物考古部門就發掘採集了約四百具古代乾屍標本。這些彌足珍貴的古代人類標本為開展體質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實物資料。
新疆大學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牛汝極表示,新疆許多出土的乾屍標本都被保留在各縣、地區的博物館裡,保存條件有限,為有效防止乾屍標本的腐化、滅失,建設新疆體質人類學博物館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這對於展示新疆文化,深入開展對古代絲綢之路各民族、各種族關係的研究,揭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和雲南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等大專院校密切合作,已基本完成籌建中國第一座體質人類學博物館的可行性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