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斷貨家樂福

康師傅斷貨家樂福是一個社會事件,發生原因為廠家要漲價,零售商卻不同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師傅斷貨家樂福
  • :康師傅
  • :家樂福
  • 解釋:廠家要漲價,零售商卻不同意
事件概述,事件最新進展,雙方觀點,相關評論,相關企業,

事件概述

“廠家要漲價,零售商卻不同意,於是廠家便不再供貨了”。昨天有訊息曝光,這種商家與廠家之間的博弈在速食麵巨頭康師傅和零售業巨頭家樂福上演。
事件
家樂福拒絕康師傅提價
10月底,康師傅在聯交所發布公告,從11月1日起,將部分速食麵產品提價10%,旗下行銷占比達3成的“經典袋面系列”零售價由每包2元升至2.2元。康師傅解釋稱,提價主要是原料價格漲幅已達到臨界成本。
然而,康師傅此次漲價行為在家樂福“遇阻”。有訊息稱,家樂福不同意在自己的賣場內上調康師傅價格,因雙方協商未果,康師傅停止供貨。
市場
北京門店明顯缺貨
記者昨天在國展家樂福店發現,以往占據貨架較大面積的康師傅袋裝速食麵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一小塊地方,而二十多個產品口味也所剩無幾,儘管紅燒牛肉麵、香辣牛肉麵等5個品種的產品尚在出售之中,但數量都明顯不足。
其桶裝面貨架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產品被挪到了6層貨架的最底層角落位置,尚有存貨的5種口味中,鮮蝦魚板面只剩下一桶、香辣牛肉麵剩下了4桶。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超市方面暫時不打算繼續進康師傅速食麵,現在貨架上的產品都是從大庫調運過來的。記者對產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進行比對,證實了超市方面的說法:康師傅系列速食麵大多是公司發布漲價公告前生產的,而同在貨架上的其他品牌產品,生產日期多為10月以後。
零售價已經上漲
昨天下午,家樂福中國區總部給記者發來簡短文字說明稱:家樂福日前接到康師傅的漲價通知。在目前通脹背景之下,家樂福考慮到穩定物價,暫未同意調價,因此,出現斷貨現象。
然而記者昨天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家樂福國展店,在康師傅要求提價範圍內的經典包裝紅燒牛肉麵和香辣牛肉麵5連包的售價都為11元,單價即為康師傅宣布提價後的2.2元。既然零售價已上調,那么康師傅為何還要斷貨,而家樂福拒絕提價又是什麼原因?
康師傅發來的聲明似乎也表達了其中另有隱情:“我們相信此次爭議應與產品調價無關。受限於原物料飆漲,不得已將部分袋面價格小幅上調。”“個別媒體以《家樂福拒絕漲價,康師傅斷貨反擊》為題報導此事,是對此事件的誤讀”。
調查
家樂福要拿提價返點遭拒
對於具體隱情,康師傅表示:“由於此次事件背後真實內容牽涉兩家廠商協定和利益,基於商業慣例,請諒解公司不便進一步透露”。
“據我所知,家樂福稱康師傅提價可以,但提價部分必須有一半金額要返給家樂福,否則就拒絕提價”。一位接近康師傅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一要求遭到康師傅的反對,因此,家樂福乾脆就徹底拒絕提高進貨價;但其仍提高零售價,由此家樂福從消費者一方獲取的利潤自然也提高了。對於這點,家樂福中國總部有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確認:家樂福拒絕提價的部分的確是進貨價。這樣一來零售價已提高這一事實與家樂福聲明中所謂“穩定物價”說法矛盾。對此,該負責人表示要去了解情況,直到昨晚10點左右其才回復稱:公司銷售價沒漲,北京是個案,公司正在調查。
聲音
供應商稱家樂福業內最“黑”
一位家樂福長期供貨商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非常激動地表示:“與其他超市相比,家樂福最黑,其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種費用讓我們苦不堪言,康師傅這樣的大牌企業都能遭受這樣的擠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供應商更沒法說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受制於採購員的‘眼色’”。
“舉個例子,像馬鈴薯澱粉去年價格為5000元/噸,但現在的價格已漲到1.25萬元/噸,使用這些原料的產品自然要提價,但家樂福就不同意提價”。一位供應商告訴記者,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要給採購個人送點好處費,每年像這樣送出去的費用要占其在家樂福銷售額的8%左右。“當然,儘管我們也不願意,但這個費用我們還是要作為成本攤到產品價格上去,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對於供應商的說法,家樂福相關人士表示,會去了解情況。
正是因為家樂福在中國零售行業風向標的作用,供應商也大多敢怒不敢言。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背景
家樂福與供應商衝突不完全記錄
作為零售業的大鱷,家樂福與各個供應商間的關係千絲萬縷,在涉及費用方面的負面訊息也曾頻頻傳來。
2003年,上海、南京兩地的炒貨行業協會曾聯手抵制家樂福,抗議其收取高額進場費;2005年,澳柯瑪與家樂福談判進駐問題,終因超市方採購費用高等諸多潛規則導致合作破裂;在2006年,乳製品大戶蒙牛爆出要從家樂福撤櫃的訊息,原因是家樂福方面開出的促銷費、返利費等費用過高,使蒙牛不堪重負;2009年,青島一家食品公司因討要貨款無效將家樂福告上法庭,而家樂福仍以促銷費、海報費、卡夾費等名目以期抵償欠款……

事件最新進展

北京12月27日訊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接近康師傅控股的訊息人士透露,康師傅已在全國範圍內停止向家樂福供貨,產品包括未加價的其他速食麵系列。此外,雙方的洽談可能要延至新年後再續。

雙方觀點

康師傅:沒有斷貨 而是家樂福對我們下架
“我們沒有斷貨,是家樂福對我們進行下架。”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關部協理陳功儒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
“康師傅在談判破裂後就對我們進行了斷貨,我們把存貨銷售完了之後,12月1日出現了斷貨。”家樂福中國區公關總監陳波說。
“我們調價實在是因為成本上漲,成本壓力讓康師傅難以承受,畢竟有這么多員工要吃飯。”陳功儒說。“從11月1日起,康師傅調高了袋面價格,但桶面的價格保持不變。”
“我們有些委屈”,陳功儒說,家樂福把終端零售價調高了,但仍然維持著進貨價。“家樂福把調價的好處吃乾抹淨了還讓康師傅落個不考慮消費者的黑鍋。”不光如此,不涉及漲價的桶面,消費者在家樂福賣場裡也看不到了。
但陳波回應說,“康師傅漲價包括全部袋面和一部分桶面,漲價的那部分桶面我們已經沒有銷售,但是沒有漲價的桶面我們仍然在銷售。”“可以到各賣場去看,我們並沒有調高康師傅售價,直到將那些涉及調價的產品賣光。”
康師傅聲明:爭議與調價無關 家樂福違反誠信
12月15日訊息,康師傅今日就產品在家樂福被下架一事向騰訊財經發來聲明,稱此次爭議與產品調價無關,並指責家樂福違反誠信原則。
以下為聲明全文:
關於近日媒體涉及我司的報導,僅就供應商的角色進行說明:
1. 我司相信此次爭議與產品調價毫無關係,而是源於雙方因商業往來的交易條件產生歧異所致。
2. 此次爭議起因於通路端片面暫停採購我司部分產品,並非我司主動斷貨。
3. 由於通路端屢次違反誠信原則,不合理強勢要求提高銷售返還幅度;再加上受限於成本壓力,我司無法以原條件繼續供應袋面產品,通路商遂暫停採購我司產品,並消極對應我司提出之協商邀請。
4. 我司秉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始終敞開協商大門,期待通過共同努力,在平等互惠的條件下儘快消弭歧異,因循政府推動公平交易的立場,為建立和諧社會盡心力。
康師傅北京辦事處
2010年12月15日
家樂福書面回應:接到康師傅的漲價通知
近日,速食麵巨頭康師傅和零售業巨頭家樂福上演了一場廠家與商家之間的博弈戰。康師傅與家樂福談判破裂後,拒絕向家樂福供貨。據悉,康師傅欲在原有零售價基礎上提價10%。
對此,家樂福作出書面回應表示,其已於日前接到康師傅的漲價通知,考慮到當前的通脹背景,為穩定物價,家樂福暫未同意調價,因此出現康師傅產品斷貨現象。
家樂福首開聲 呼籲與康師傅“停戰和談”
在康師傅速食麵停供家樂福風波中,被輿論視為一直強勢且占據談判主動權的家樂福,12月15日借媒體再度表態“停戰和談”。而且,有訊息顯示,家樂福與康師傅雙方正式且可能有效的協商正日益臨近。

相關評論

一場轉嫁通脹壓力的零供關係拉鋸戰
家樂福(中國)商業有限公司近日向南都記者證實,12月初,食品生產巨頭康師傅已經停止向全國範圍內的家樂福供貨。家樂福中國區公關總監陳波在回復給南都的郵件中稱,斷貨的原因是“家樂福日前接到康師傅的漲價通知,該公司慮到在通脹背景下,應該穩定物價,暫未同意康師傅的提價要求,因此出現斷貨現象。”
然而,康師傅隨後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此次爭議應該與我公司產品調價無關……由於此次事件背後真實內容牽涉兩家廠商的協定和利益,基於商業慣例,我公司不便進一步透露。”
對於“斷貨”內幕,雙方各有不同論述。不過,南都記者多方調查後發現,目前家樂福正與所有供應商洽談下一年年度契約,康師傅此次對家樂福斷貨的強硬態度很可能與“2011年年度契約中扣點費用的上調比例”有關係。“由於食品漲價空間有限,上下游都在想方設法轉嫁通脹壓力。家樂福和康師傅兩家現在賭的是各自對市場的影響力,但兩者都是強勢企業,談判的最終結果很難預測。”長期關注快消和零售業的一位證券分析人士表示。
漲價與不漲價
今年10月底,康師傅(H K .0322)發布公告稱,從11月1日起,將部分速食麵產品提價10%。康師傅在公告中解釋,提價主要是因為製造速食麵的原料價格自今年起的累計漲幅已達15%到100%不等,已達到臨界成本的邊緣。
“早前家樂福有一款康師傅速食麵的特賣價是6元,而其它超市提價後已上調到7元。”一家大型超市企業的採購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業內流傳說康師傅對此相當不滿意,這打亂了康師傅的統一價格體系,令其價格在零售終端出現混亂,這同樣會引起其它零售終端的不滿。
南都記者調查了解到,康師傅此次漲價的速食麵是旗下行銷占比達3成的“經典袋面系列”,零售價由每包2元升至2.2元,上調幅度僅為0.2元,應該比較容易被市場接受。之前、白酒、植物油、奶粉等生產廠家提價,家樂福都沒有表示出異議,但面對康師傅速食麵漲價,家樂福為何突然發難?
通脹帶來不同內傷
“超市的談判越來越難。一方面是來自競爭對手的爭奪擠壓;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業主的叫價。”不願透露姓名的一家零售企業拓展部負責人表示。
巨觀調控政策的不斷出台,讓一線房地產市場受到嚴厲打擊。同時,受制於銀行貸款方面的限制,很多投資住宅的資金轉入商業地產,不少開發商開始將資金轉入二三線城市運作。零售商在二三線城市尋求開設的店面數量日益增加,世邦魏理仕的研究報告顯示,部分城市的商業空間租金出現了強勁的同比增長勢頭,增長幅度大約在0.5%到4%。
租金成本提高的同時,人工成本的上漲也進一步造成超市的通脹壓力。“由於員工生活必需品、租房的成本都大幅度提升,不少超市基層員工的薪水連續調整了幾次。”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表示,超市的運營有三大主要成本,人工、水電和租金,現在其中兩部分都在上漲,零售企業要扭轉這種局面,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大收益。“這是零售企業目前普遍遇到的現象。”
而“受通脹壓力影響,上游生產企業的利潤也在不斷下滑。”在多個大型超市都有業務的一位食品供應商向南都記者透露,
南都記者查閱康師傅近期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康師傅營業額增長34.45%至20.66億元,升幅主要來自速食麵銷售同比增長25.18%及飲料銷售增長42.18%。不過,摩根史坦利表示,撇除一次性6900萬美元收益,康師傅經常性盈利持平1.32億美元,較大摩原先預期低20%。同時由於原材料價格成本投入大幅上升,加上實際稅率增加,康師傅的毛利率從35.81%下降至30.64%。
轉嫁成本上漲風險
在通脹壓力下,原本脆弱的零供關係不堪一擊。11月,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標一粉、特一粉全國均價環比數據分別上漲3.4%、2.9%。
生產企業以調價應對,但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卻是建立在供應商的通道費用上。
“每到年末,超市與生產企業都要重新簽訂下一年的契約,其中費用扣點是談判的重中之重。”上述供應商向南都記者透露,據他所知,目前家樂福正在和所有的供應商洽談新一年的契約。“幾年前我們繳納給家樂福的費用占銷售的比例還只有
12.5%,2009年調整到15%。但2010年家樂福的扣點隨著通脹迅速飆升,目前已經上調到21%。”這位供應商表示,就他們與家樂福的接觸中了解到,2011年,後者希望所有食品供應商的整體扣點將被拉到21%-22%左右。這其中大品牌的費用扣點上調比例在5%-6%,一般品牌的上調幅度則達到7%-8%。
康師傅不可避免地也將包括其中。這意味著,康師傅在速食麵領域每年將銷售總額中5%-6%的新增費用支付給家樂福,這是其速食麵漲價10%遠遠無法彌補的。分析人士認為,相互轉嫁通脹風險的壓力可能是激化雙方關係,導致康師傅斷貨家樂福的關鍵原因。
以實力進行拉鋸
不過,家樂福作為銷售渠道的中堅,其實力確實不能忽略。根據中國連鎖協會公布的百強數據顯示,2009年,家樂福國內銷售額為366億元,增幅8.2%,居大潤發之後。“家樂福在我們大賣場渠道里排名前位,出貨量確實很大,如果不是這樣,我們也不會跟它合作下去。但我們在家樂福的扣點越來越大,現在基本是靠銷售,拿生產企業的返點生存。”一位家樂福的供應商向南都記者透露,這有些類似於之前的家電經銷商,生意做得很累。
與其他供應商不同,康師傅在速食麵市場的號召力也有目共睹。據A C尼爾森今年6月統計數據顯示,康師傅速食麵銷售量與銷售額的市場占有率分別是43%和56%。其中,在中高端產品上,康師傅在容器面、高價袋面、中價袋面的市場份額近70%,擁有強大的單一品類商品的話語權。
“就目前來看,家樂福和康師傅都是對方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失去任何一方都會是對方的損失。”長期關注快消和零售業的一位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但雙方也沒有可以讓步的底線,康師傅品牌在超市銷售中占比較大,如果家樂福不提高其費用扣點,將很難提高公司整體營業收入,並對其它大品牌產生壓力;而康師傅如果同意上述扣點,不僅將失去大塊利潤,還有可能對其它同行超市造成負面示範效應。現在,雙方都在賭其對市場的影響力,具體情況很難評論,而談判的結果也將是很難預測的。
“家樂福正與康師傅積極協商,爭取早日重新上架。”陳波透露。
1.2010年11月1日,康師傅經典袋面系列漲價,零售價每包漲幅10%
2.河北一家家樂福最先反對上調價格,之後,家樂福在中國所有賣場均拒絕上調康師傅速食麵價格
3.因雙方協商不妥,康師傅停止給家樂福供貨
4.家樂福提出與康師傅的年度協定不再繼續
5.12月8日,康師傅官方證實關於斷貨和重談新契約之事
業內稱背後或是更多利益糾葛
零售界真是難得安靜。聯華超市封殺卡夫餅乾塵囂未散,“康師傅”斷供家樂福硝煙又起。
昨天,記者了解到,速食麵巨頭“康師傅”和家樂福超市這次PK的原因是價格:家樂福不願意接受“康師傅”速食麵的提價方案。
“想買點喜歡的食物吃,還得看超市和供貨商是不是和顏悅色!”杭州白領周先生得知這條訊息,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河北、重慶家樂福
“康師傅”缺貨
因成本原因,今年11月1日,“康師傅”宣布對旗下的行銷占比達三成的“經典袋面系列”進行提價,零售價由每包2元提至2.2元,漲幅為10%,而“康師傅”和家樂福之間的供貨價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家樂福,卻並不同意這樣的價格調整。
據了解,最先對調價說“不”的是河北的家樂福。“康師傅”隨即中斷向家樂福供貨。隨後,重慶家樂福也出現缺貨現象。出現缺貨的康師傅速食麵品類包括新珍品香菇燉雞五連包、面霸上湯牛肉五連包、面霸上湯排骨五連包、以及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桶面、蝦魚板袋面等近十個品種。
杭州家樂福暫停進貨
但尚有庫存
據稱,家樂福在中國的所有賣場都拒絕了“康師傅”新的價格。而“康師傅”斷供家樂福也在開始擴延。那么,杭州的家樂福有沒有對“康師傅”速食麵進行調價呢?
昨日上午,記者在位於杭州延安南路的家樂福涌金店看到,速食麵貨柜上擺滿了“康師傅”旗下的各種速食麵,銷售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但下午再看的時候,有部分貨架已經出現了“空當”,少部分“康師傅”已經賣完。
“我們店還有庫存,一直在賣的,目前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只不過適當控制了上貨量,所以偶爾會出現‘空當’。”該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包括五連包系列的“康師傅”速食麵超市里都有售,賣的都是他們調價之前的庫存。
至於調價,他回答說,該超市沒有調過價格。“我們庫存還有一些,不是廠家說漲,我們馬上就漲的。”
而記者從“康師傅”方面了解到,因調價事宜未達成一致,涉及調價的速食麵品種已經停止向杭州家樂福供應新貨,但其它品種仍照常供應。由此看來,杭州家樂福現在是以庫存維繫銷售,但還能堅持多久不得而知。
記者從杭城其他幾家超市了解到,目前,大部分超市都對康師傅速食麵進行了調價。“11月初的時候,我們也壓著不漲,但市場調查後,發現幾家競爭對手超市都漲了,我們也上調了。”華潤萬家負責人黃微微說。
好又多超市負責人金花說,該超市12月初對康師傅速食麵上調了價格。“11月我們沒有調價,也出現過斷貨。現在價格調了,貨源也正常了。”
雙方各自有說法
昨天,“康師傅”控股集團給本報發來回應稱:“相信此次爭議應與我公司產品調整無關。我公司產品均仍正常銷售,此次事件應不至於影響消費者購買公司產品的便利。”
昨天下午4時,家樂福的有關負責人也給媒體發來回復,但內容也是隻言片語。回復解釋說:“家樂福日前接到‘康師傅’的漲價通知後,考慮到在目前通脹的背景之下,要穩定物價,暫未同意調價。因此,出現斷貨現象。”
業內認為
PK的背後是雙方年度合作
據悉業內人士透露,“康師傅”和家樂福的PK並非僅僅和價格有關;背後,其實關係到雙方在新一年的年度協定。“在一定程度上,家樂福以‘拒絕提價’為名,是想增加自己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據了解,每年的年底,“康師傅”都會和家樂福就下一年度的合作簽訂協定。協定內容包括價格、結算、供貨等眾多方面。而目前,雙方正在就談判的相應條款“你爭我奪”。
有知情人告訴記者:“家樂福方面甚至已經放出話來,與‘康師傅’的新一年年度協定將不再繼續。而‘康師傅’也絲毫不退讓,內部也放出訊息‘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對於雙方談判事宜,“康師傅”方面表示,由於此次事件內容涉及兩家廠商的協定,基於商業慣例,不便片面評論。而家樂福也打起“太極拳”,只回覆說,對於缺貨的超市,家樂福方面正與“康師傅”積極協商,爭取早日重新上架。
消費者不是商家的“籌碼”
從目前判斷,“康師傅”和家樂福的PK有可能三種解釋。
其一,家樂福從自身形象出發,穩定物價,利用自身渠道優勢,抗衡“康師傅”,從而保證自身利益,同時也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雖然“康師傅”會體會到更加沉重的成本壓力,但對消費者來說,畢竟有可能不漲價了,是件好事情。
其二,家樂福只是想利用這樣一個手段,在談判桌上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一旦得到了,也必然接受“康師傅”的漲價條款。此時,消費者僅僅是“籌碼”而已。
其三,家樂福希望通過這種媒體聚焦下的PK,實現其一、其二兩種目的。
記者相信,最終是哪一種解釋,很快就會有結果。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消費者絕不是任人擺布的“籌碼”。如果有人打著消費者的名義,去談條件,最終又拋棄消費者,最終會被消費者拋棄。
康師傅艱難決定“斷貨逼漲” 為什麼站隊的總是消費者
河北、重慶等地的部分家樂福超市,接連半個月找不到康師傅速食麵,這是由於康師傅已經長達一個月沒有給家樂福供貨了。記者13日上午在北京多家家樂福門店看到,目前康師傅速食麵仍在銷售,但部分品種明顯缺貨。
市場經濟下,生產商與零售商之間發生點摩擦本屬平常,但是經歷過3Q大戰的消費者們,透過康師傅和家樂福之間的PK,仿佛又看到了似曾相識的景象。但願它只是似曾相識而已,面對“大佬們”的較量,消費者不必再次被迫選擇站在哪一隊。
反對
光有譴責不給力
康師傅“斷貨逼漲”,太不厚道!這些年常常耳聞康師傅成為業內漲價的“帶頭大哥”,此前為提價推出“改良換代”的說法,招來了不少質疑之聲。近期速食麵“漲聲一片”,仍然是康師傅赤膊上陣,率先宣布對旗下部分產品提價10%,其他企業接踵而至。誠然,速食麵價格取決於上游原料價格的提升,所謂“水漲船高”,康師傅與超市就調整供應價問題進行新的磋商,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總是康師傅先漲而後業內其他大企業跟進回響?日前政府對麵粉企業做出勸不漲的“約談”,並低價“照顧”安排競購小麥,加工麵粉及時投放市場,增加供給,何至於迫不及待地啟動漲價,又非得以斷貨相逼不可?據業內人士透露,速食麵企業有很強的議價能力,麵粉採購價格並沒有直接影響成本。頻繁漲價,“這是壟斷作祟”。而同行對這次斷貨風波的看法幾乎一致:不理解以斷貨的方式 “逼”漲價。
由此聯想到此前的“3Q之爭”,當事一方為了要挾對方還煞有介事地宣布“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而康師傅對家樂福斷貨約一個月,向誰打招呼了?康師傅所謂擔心“零售終端出現混亂”,說白了就是怕消費者討了不漲價的“便宜”,折射出抱團漲價、壟斷市場的商業道德缺失和社會責任淪喪。對此,光有譴責不給力,惟有通過修改“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其他法律,對所有搞漲價聯盟的惡舉予以封殺和懲處,讓動輒“我的地盤我做主”,以斷貨等損招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家付出巨大成本,以儆效尤。
分析
漠視消費者的權益
康師傅和家樂福超市的是否提價之爭是又一個逼迫消費者做出“艱難選擇的二選一”。之前,“3Q”大戰之時,騰訊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意思就是逼迫消費者在360和QQ之間來個“二選一”,結果呢很是令人不齒。“康師傅”此舉,高度疑似又是一個倚仗掌握充足市場資源和“綁架”消費者的 “二選一”——“不漲就停止供貨”,怎一個“牛”字了得?對於超市和消費者而言,不接受“漲價”,哼哼!就讓你“沒面吃”!結果就是貨柜上相關產品嚴重不足。
問題是,超市和消費者沒有了你“康師傅”,就不吃麵了嗎?“活人不會讓尿憋死”。沒有了“康師傅”還有“華龍”、“白象”……再有串通漲價的,大不了不吃速食麵。超市不是大企業爭奪消費者和“強迫消費者意願”地方,更不是可以被個別近乎於壟斷的企業為所欲為的“電腦桌面”。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逼迫超市和消費者做出“艱難選擇”,是對市場和消費者權益的漠視。是不是應該漲價,還是應理性些,一是要尊重市場,二是更應尊重廣大消費者。“康師傅”以斷供來“要挾”超市和消費者“二選一”,只是讓人看到了身為市場主體的“短視”。最終也一定是個得不償失的結果,讓消費者看到的是“康師傅”很“陰損”的一面,而有責任的企業一定不會玩“二選一”的遊戲。
評判
裁判不能習慣性缺位
在看似沒有對公眾構成太大影響的背後,卻有著複雜的現實關聯。尤其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康師傅漲價遇到了零售商的阻力確實十分具有“圍觀價值”。這不是幸災樂禍,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看熱鬧”,而是在漲價面前,每一位消費者都是受害者。所以,在這次風波中,公眾對於家樂福的“給力”行為很是支持。但問題是,家樂福真就是那么正義嗎?當然不是。“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家樂福誠然有一份兒“大義滅親”的姿態,但我們更要相信, “大義滅親”與“斷臂療傷”往往辨證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何況是在利益紛爭紛繁複雜的今天。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消費者在這樣一場鬥爭之中,沒有任何話語權。如果沒有家樂福,這速食麵還真有可能在CPI高於5%的11月份給矇混過去了;比10%與2角錢更悲劇的是,人家這樣的漲價行為,沒有遇到物價、工商及經濟管理部門的任何官方論證與公示,更不用談什麼百姓在其中能起到什麼樣的監督作用了。
這很像幾天之前的“3Q大戰”。兩家企業各顯身手、各施其能,好不熱鬧,公眾只有圍觀的份,至於那份本應自由“在家樂福買速食麵”的權利,卻被兩家企業給集體綁架了。綁架並非最可怕的,物價、工商及經濟管理部門的“沉默是金”又一次習慣性上演才更讓人糾結,而對於如上問題的答案,似乎也只能由自己憑空相像了:康師傅漲價合不合理、家樂福抵制漲價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康師傅何以如此底氣十足、啥時候才能在家樂福買到康師傅呢……
呼籲
物價部門該出手了
先看看事情的來龍去脈,康師傅速食麵要漲價,家樂福不同意,於是康師傅就以斷貨相要挾,最後家樂福超市里就沒有了康師傅的速食麵產品。表面看上去,消費者應該支持家樂福抵制康師傅的漲價,畢竟漲價對消費者不是好事。但是仔細研讀新聞就會發現,家樂福遠遠沒有那么偉大,他們反對的不是康師傅零售價的上調,而只是反對康師傅供貨價的上調。而且,在他們貨架上的康師傅產品供貨價上調之前,其零售價已經按照總部的要求,上調了。
這也就是說,康師傅想供貨價和零售價一起上調,但是家樂福卻只想上調零售價,不想上調供貨價。如此一來,這中間更多的差價利潤,自然就落在了家樂福的手裡。看到這裡,消費者想必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場商業拉鋸戰,只是兩大商業巨頭之間的利益之爭,不管他們最終勝負如何,對消費者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速食麵漲價。如果他們一直這樣相持不下,或者說最終康師傅產品徹底不再給家樂福供貨,消費者自然也就少了一項消費選擇。這不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受損”嗎?
這樣的局面,和當初的3Q大戰頗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商業巨頭為了自身利益而置消費者的權益於不顧。他們這種有失商業道德的行為,當然應該受到譴責,也損害了雙方在消費者心中的社會形象。但是只有譴責是沒用的,在巨大的市場利益面前,商家不顧及社會形象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要想不讓“鷸蚌相爭”反過來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政府物價部門、工商部門就必須及時出手,對其市場行為給予必要的約束和規範。否則,這樣的商業拉鋸戰,可能就會從速食麵蔓延到其他任何一種商品,損害到更多消費者的利益。
譴責
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康師傅的“傲氣”僅僅是國內企業的一個縮影,很多企業都在承受被連鎖企業控制的痛苦。商品價格的浮動,是需要物價局相關部門批准的,但是,為什麼連鎖企業就對其有抗議的能力和權利?如果監管機構的機制足夠公平和嚴謹,部分商家是完全沒有機會鑽這樣的空子。對於這次事件,相關部門同樣不能置身事外,不要讓消費者在輸得慘不忍睹之後還傻傻地竊喜。
家樂福借著“漲聲”打了一場勝仗,將“功勳牌坊”立得漂亮而牢固,這個美麗的“牌坊”背後最終受害最大的還是消費者。希望相關部門不要讓它立得太久,儘快還原消費者一個透明而公正的消費機制。
康師傅與家樂福博弈的市場價值[10]
店大壓客,客大壓店。
康師傅斷貨家樂福,可以說,正是“店大壓客,客大壓店”兩種形態同時出現的典型商業案例。
康師傅斷貨家樂福,起因是價格。其實,商家與廠家在價格上的博弈始終不斷,一般狀態下都是店大壓客,廠家常常處於受氣兒媳婦狀態。尤其是在大型零售業巨頭面前,廠家基本是任人宰割,在業內幾乎都知道,僅返點一項,常常都會把廠家折騰半死,尤其是在當下渠道為王的市場條件下。
據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由於成本增加、銷售萎縮,供應商毛利率被擠壓;同時,零售企業逐年提高進場費、管理費、陳列費、促銷費、節慶費等各種費用;加之零售企業為了市場競爭普遍壓低零售價格,由此導致供應商對零售企業感到不滿。這份報告還顯示,今年供應商對賣場費用總體指數較去年提高了0.01,意味著多數零售企業的費用都上升了不少。這一費用指數,是供應商對於連鎖企業進場費、管理費、陳列費、促銷費、節慶費等諸多費用的綜合評價。而今年,家樂福再次被供應商評為總體費用最高的賣場,且費用較去年有所增長。分析報告指出,家樂福今年採取的總部控權並未解決收費過高的問題。
經銷商卡供貨商的脖子,應該說不是什麼新聞了。而家樂福總體費用過高,這在零售業中也是眾所周知的,但這對廠家而言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雖然早在2006年五部委發布了《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禁止零售商收取“進場費”。但是,從目前整個零售業的運作模式來看,零售企業進場費的問題至今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而在渠道當中的各種“苛捐雜稅”,廠家也都只好飲泣吞聲。
顯然,這些都不是市場經濟中正常行為。
目前由康師傅斷貨家樂福,由此而引發雙方所陷入的紛爭,在筆者看來,是一件好事。據零售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康師傅和家樂福‘開戰’,是通貨膨脹背景下,在並不牢固的供應商和零售商關係(供零關係)上,打開的一個缺口。兩個公司的矛盾激化到停貨地步,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通脹給社會商品供應鏈帶來的壓力。”
這場紛爭,雖然是源於康師傅上月做出的提價舉動,但引起爭端的是家樂福要拿提價返點遭拒。顯然,康師傅要提價自有其道理,如成本等方面上的考慮;而家樂福也想從中獲利,這在商業上來說,也不能說家樂福沒有其道理,但要從中獲利多少,是否在康師傅能承受的範圍之內,這就大有文章了。
眼下正是價格浮動的敏感期,康師傅在這個時候提價顯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家樂福在這個時候要橫刀奪愛,顯然把康師傅惹急了,由此康師傅不得不斷貨。
在筆者看來,廠家與商家就是一種雙方在博弈中達到平衡的關係。店大壓客不是市場行為,而客大壓店也不是市場行為,雙贏才是市場經濟的法則。現在的問題是,過去沒有敢和家樂福叫板的廠家,這使得家樂福多少顯得可以“肆無忌憚”,這樣的格局,不是市場經濟,是寡頭是壟斷。至於到底誰在漲價,那只有在雙方的博弈中來見分曉。而博弈的結果,在筆者看來對完善市場經秩序有好處,同時對消費者也是有利的。
因此,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康師傅與家樂福的博弈,對市場是有價值的,如我們放眼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會看到很多廠家和商家這樣的博弈,尤其是兩大商業巨頭之間的博弈,從中形成一個新的市場秩序和遊戲規則,反之,如一味的惡性炒作,可能不利於雙方的利益平衡,在這個事件上,媒體和公眾應保持相對的冷靜,我們期待著康師傅和家樂福的博弈有個好的結果,因為這場紛爭必將成為一個有市場價值的典型案例。因為這裡要解決的問題,決不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事件這樣簡單,其背後,只有康師傅和家樂福更清楚。
家樂福何以被妖魔化了[11]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銳的零供矛盾把家樂福妖魔化了,家樂福應該是中國最成功的外資零售商。
矛盾在於家樂福“變異”的商業模式成了近幾年零供矛盾、渠道紛爭的根本原因。
家樂福的商業模式即通過銀行貸款、向供貨商轉嫁成本收取“進場費”以及延期回款實現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國最早實行此模式的企業,卻把這種模式做到了極致。家樂福的盈利能力越強,業績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則上,零售商的收入應該來自於購銷差價,但目前零售商主營利潤在減少,非零售進賬在增加。
零售商在開店之前,就把諸多成本通過各種名目的進場費轉嫁給了供貨商,自己的營業費用則非常之低。
業內估測,對一些大零售商來說,供貨商進場費能占到營業額的近40%。
但是這種蛻變的商業模式也成了雙刃劍。當渠道費用成為零售企業的主要盈利來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力。占用渠道費用等於把流動資金轉化為固定資金,阻礙了資金的良性流動。
這種盈利模式相當脆弱。一旦流動資金出現缺口和供應商倒逼貨款,就會導致零售商資金鍊驟然斷裂而猝死。未來理想的商業生態是零供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如沃爾瑪和寶潔,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統和默契合作使雙方的渠道費用都極大地降低。
建立在雙贏基礎上的商業模式才能使“生物鏈”上的主體分享價值鏈帶來的利潤。

相關企業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中國天津市,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速食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經營。 公司於1996年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康師傅公司的大股東頂新控股有限公司(開曼島)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本公司33.1889%的股份。於2006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為54.5億美元。現時公司已被納入英國富時指數中亞太區(除日本外)的成份股。
家樂福集團(Carrefour)成立於1959年的家樂福集團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是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現擁有11,000多家營運零售單位,業務範圍遍及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