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棲藻

底棲藻是棲息在海底的藻類,它們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乾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只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底棲藻
  • :藍藻界
  • :綠藻門,輪藻門
  • :底棲藻
  • 分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 顏色:綠色、褐色和紅色
底棲藻底棲藻
底棲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見的多細胞海藻。小的種類成體只有幾厘米長,如絲藻;最長的可達200米~300米,如巨藻。底棲藻的形態奇形怪狀:有的像帶子,如海帶;有的像繩子,如繩藻;有的是片狀,如石蓴、紫菜;有的像樹枝狀,如馬尾藻。
底棲藻底棲藻
底棲藻的藻體有的只有一層很薄的細胞,如礁膜;有的有兩層細胞,如石蓴;有的中空呈管狀,如滸苔;還有的藻體可分為外皮層、皮層和髓部,如海帶、馬尾藻。
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底棲藻墊(benthic alage,periphyton)是指生長於浸沒在水中的基質上的藻類的統稱,根據附著基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附植的(epiphytic)藻類、附泥的(epipelic)藻類、附石的(peilithic)藻類的群落,簡言之,是一類附著於水草、沿岸、水底或其它各種基質上的藻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