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坊村

平坊村為地名,在中國有多處,本詞條將擇重給予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484人
  • 總收入:1422萬元
北京市,山東省,黑龍江省,賓縣簡介,新農村建設,

北京市

平坊村位於昌平區東南,在立湯路(111國道)沿線路西,距昌平城區29公里,回南路從村南穿過,803路、966路、847路公車在村東設有站點,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現有耕地270畝,人口484人,其中男性228人,女性256人,姓氏以金、祁為主,均為漢族。
歷史沿革:
因成村年代久遠,現無法考證,新中國成立後歸昌平縣平西府鄉轄村,1999年合鄉並鎮後劃歸為北七家鎮。
自然環境:
地處溫榆河南岸,土壤為沙性土,地下水源豐富,村的四處有大面積果園(已無人管理),苗甫近一千畝,全村綠化面積60%以上。
文物古蹟:
村中有菩薩廟一座,始建於明末清初,現已年久失修,部分損壞,2005年被區文化部門列為文物,院內有柏樹一棵,已有3百年左右的樹齡。
經濟發展:
近年來,村依託地域優勢,積極發展經濟,出租、租賃土地,千方百計為村民創造就業條件,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截止2006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1422萬元,人均勞動所得8900元。
村政建設:
村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新鋪設村內街道4000平米,實現主要街道硬化100%,加強環境綜合整治並在道路兩旁綠化美化和更換路燈60餘盞,改造自來水管線7000米,修建公共廁所7處,排污水溝8000米。
福利待遇:
村民女50歲、男55歲可以領到村發放的養老金每年5040元,村殘疾人每年領取生活補貼5040元,村集體投資18480元,為全村農業人員辦理大病醫療保險,減輕了村民醫藥費用負擔。
村加快公益事業發展,建設了健身廣場和黨員活動室,購置了室外健身設施25件,音響一套,圖書3000冊,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
村史榮譽:
1953年建立村黨支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祁桐,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楊利,全村共有黨員38名。
交通線路:
昌平22路:立水橋-立水橋北站-城鐵立水橋站-東小口-天通苑-太平家園-東三旗-立湯路口-平坊村-冠龍園-宏福苑北門-白各莊-七里渠村-東城看守所-定福皇莊-碧水莊園-沙河-沙河北大橋-滿井-西沙屯-白浮-水屯市場-昌平法院-昌平小牡羊超市-昌平西關三角地-大宮門-神路-胡莊-七孔橋-定陵道口-定陵-昭陵

山東省

村莊由來
明朝末年,馬姓來此居住(從何而來無據可考)搭起馬架子當屋子,因馬架子是平頂的,故立村名平坊。
政區人口
位於平度西部,田莊北。東鄰東郭,西靠利家,南連田莊,北隔張舍。2005年,耕地面積1290畝,居民152戶,530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發展為農業重點。2005年,經濟總收入10萬元,居民人均所得5400元。
優勢產業
農業是村莊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社會事業
截止到2005年,有老年人活動中心1處,固定電話120部,有線電視用戶142戶;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分別為10%和80%。

黑龍江省

2006年以來,平坊鎮通過做活山邊、河邊、路邊“三邊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項目20餘項,實現總收入5000多萬元。
山邊:打綠色牌讓農產品增值
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香爐山位於平坊鎮境內,綠色山產品豐富。平坊鎮組織農民利用農閒季節,進行山產品採集,加工銷售。目前,全鎮年採集蘑菇、山野菜、松子等山產品達30餘噸,增加收入50餘萬元。此外,還藉助山邊地理優勢,發展黃瓜、黏玉米、架豆等種子繁育,同時在荒山荒坡進行本地雞規模散養,打造綠色品牌,增加農副產品產值。目前,全鎮共發展千隻以上的本地雞養殖大戶12戶,年可增收30餘萬元。
河邊: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二龍湖主源泉石洞河、陡嘴河、暖河三條河流貫穿平坊鎮全境,河灘較多,水草豐富,是發展農村經濟得天獨厚的有利資源。幾年來,平坊鎮一手抓河灘造林,一手抓大鵝養殖。通過爭取扶貧項目和資金,重點在沿河的25個村屯發展大鵝養殖戶254戶,養殖總量達4萬隻,年實現產值40餘萬元。同時,積極鼓勵農戶利用河灘發展林木經濟。目前,全鎮600餘畝河灘上栽植楊樹10萬餘株,既解決了農民長遠增收的問題,又保護了耕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路邊:藉助旅遊發展餐飲服務
賓尚公路、平香公路、賓松公路橫跨全鎮,交通極為便利,加之風景旅遊地香爐山逐年做大,遊客絡繹不絕。鑒於此,他們將視角落在了“路邊經濟”上,並通過統一規劃、科學管理、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引導農民在路邊發展餐飲服務、特色種植。2009年,全鎮藉助旅遊發展餐飲服務7家;發展露地菜、“兩瓜”、穀子等特色經濟作物8000餘畝。據了解,2010年,平坊鎮準備在平坊村和益陽村投資20萬元,闢建大棚20棟。目前,資金已籌措到位,先期在益陽村永勝屯投資8萬元,建“農家樂”旅遊餐飲20戶。

賓縣簡介

賓縣位於哈爾濱市東部,地貌構成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全縣東西最長為107.8公里,南北最寬為58.8公里,幅員3862平方公里,縣轄9鎮、13鄉、249個行政村,總人口57.3萬人。
賓縣地處哈市中部位置,自然資源豐富。全縣沿江靠路,交通便捷。哈同、同三兩條公路橫貫全境,松花江流經146公里,水運發達,多年來一直被評為全省地方道路先進縣。全縣共有耕地16萬公頃,土質肥沃,是全國500個產糧大縣之一。境內木材蓄積量540萬立方米,樹種有樟子松、落葉松、水曲柳、楊樹、樺樹、槐樹等100餘種。野生植物2000餘種,其中有防風、黃芪、人參、平貝、玉竹、五味子、刺五加、滿山紅等藥作植物600餘種,蕨菜、薇菜、黃花菜、明葉菜等食用植物1000餘種。珍貴的毛皮動物紫貂、銀狐、猞猁、麝鼠、香鼠等也棲息、繁衍在林海中。地下礦藏多,已探明的有鐵、銅、鉬、鋅、鈾、水晶、泥岩、大理岩、白粘土、花崗石等,其中有中型礦床5處,小型礦床3處、礦點18處。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為“哈爾濱市遠郊公園”的二龍山風景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一湖碧水,三面環山,峰巒疊翠,風景秀麗,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近百萬人次。與之呼應的還有大頂山、猴石山、長壽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構成了獨特的賓縣旅遊景觀。

新農村建設

平坊村是省級試點村。平坊村轄李登科屯、下甸子屯、馬家崗、永豐屯、郭大房子屯 。
該村試點屯王會屯現有農戶98戶,331口人,耕地面積1808畝,2006年人均收入2046元。該屯共投入資金69萬元,完成了1000延長米屯內道路硬化工程;修建屯內石砌邊溝2000延長米,新安裝了微波電視;修建了91平方米活動室和600平方米文體廣場各一處;修建24平方米公廁1處;綠化栽植銀中楊500株,丁香、玫瑰等樹種500多株,屯內綠化率達100%。目前,該屯固定電話入戶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100%,自來水入戶率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