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值穩定假設

幣值穩定假設(constant-dollar assumption), 會計核算在以貨幣為基本計量單位的前提或假設條件下,進一步作出的記賬本位幣的幣值穩定的假設。與其他計量尺度不同,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本身的價值是變動的。具體表現為貨幣的購買力是經常波動的,在通貨膨脹期間,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貨幣的購買力上升。但在貨幣的購買力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合理假定所採用的記賬本位幣是一種穩定的計量單位,而不致對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造成大的影響。

幣值穩定假設與歷史成本原則,會計模式素構成,歷史成本原則的基礎,網路經濟對幣值穩定假設的衝擊,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貨幣計量範疇,電子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

幣值穩定假設與歷史成本原則

會計模式素構成

會計模式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是計量屬性,二是計量單位。計量屬性解決“計量什麼”,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計量基礎,而計量單位解決對選定的計最屬性“用什麼去計量”。計量屬性與計量單位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計量屬性是內在的、根本的問題;計量單位是外在的、形式的問題,計量單位的選擇隨計量屬性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幣值穩定假設解決的是計量單位的穩定問題,是外在的問題。要使計量的結果始終恆定,被計量對象所要計量的某一特徵(即計量屬性)本身的恆定才是至關重要的,顯然,幣值穩定假設並不能保證計量屬性即資產自身價值的穩定,因此它不是歷史成本原則的唯一基礎,由此也可以說明,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科學與否,罰幣值的穩定與否無關,關鍵是要看歷史成本計量屬性荷花的前提條件是否科學、合理。

歷史成本原則的基礎

歷史成本原則建立的基礎有兩個:一是幣值穩定假設,二是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不變假設,二者共同構成了歷史成本原則得以存在的前提條件。
幣值穩定假設和勞動生產率不變假設,歷史成本原則要求資產一一且以實際交易價格入賬後,賬面記錄一般不作調整。在這種情況下要使賬面價值與實際價格始終保持一致,實際價格的恆定顯得至關重要。而實際價格的恆定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不變;二是貨幣幣值穩定。生產商品的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保持不變,決定了商品的內在價值始終恆定;貨幣幣值穩定,則決定了計量商品內在價值所使用的計量尺度始終不變。有了這兩個前提,即使短期內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可能會出現波動,但從長期看,由於商品內作價值的恆定和貨幣幣值的恆定,價格波動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終將恆定在由不變勞動生產率和不變幣值貨幣共同決定的價格上。這樣,商品價格在長期內恆定就成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實際價格長期內恆定,證是歷史成本原則的關鍵所在。
因此,幣值穩定假設是名義貨幣作為計量單位的前提或基礎;社會平均勞動先產率不變假設,則是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的前提或基礎。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不變,保證了計量屬性即歷史成本長期恆定;貨幣幣值穩定,保證了計量單位即名義貨幣的長期恆定(計量尺度不變),以恆定的貨幣計量尺度計量恆定的歷史成本,計量的結果當然是不變的。
應該說,這兩個假設,首先是對商品價格決定的要求。只有商品實際價格的決定符合這兩個假設條件,會計才能按歷史成本原則計價,這種歷史成本原則計價才是科學和合理的。

網路經濟對幣值穩定假設的衝擊

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

在網路經濟時代,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使資金在企業、銀行、國家間高速運轉,資本市場交易活躍,這加劇了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衝擊了幣值穩定假設。IT環境下,由於網際網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同貨幣之間的交易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跨國交易也變得非常容易,既可以用多種貨幣計量,也可以用統一的電子貨幣作為會計計量尺度。

貨幣計量範疇

對幣值穩定的挑戰並不是對貨幣計量的否定。貨幣計量是會計計量在不同計量方式中所作的歷史選擇,是最合適的計量方式。對幣值穩定的挑戰,是要改變貨幣計量的屬性,這同改變貨幣計量尺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是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否定。在通貨膨脹條件下,人們用一般物價水準或現行成本這兩個計量屬性中的一個來替代歷史成本這個計量屬性,但並沒有改變貨幣計量尺度,也即沒有改變貨幣計量假設。因為一般物價水準或現行成本,都是貨幣計量範疇的內容。

電子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

用統一的電子貨幣作為會計計量尺度,也沒有否定貨幣計量假設。電子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在於兩者占有的空間不同、傳遞渠道不同、計算所需時間不同。作為綜合計量尺度,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在會計上,更注重問題的實質而非問題的形式。貨幣並不是一個充分穩定的衡量單位,但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還是有必要堅持幣值穩定假設。在IT環境下,能否用多種貨幣去計量同在一個或若干個會計期間,但不在同一時點發生的同一會計要素,則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但是,在IT時代,一般對外報告會計信息時,仍不能用多種貨幣去計量不在同一時點發生的同一會計要素。這是因為,會計信息的質量標準之一是明晰性,即強調會計信息要使社會公眾能夠理解,對於大部分各個特定區域的社會公眾而言,所得到的會計信息中含有他們不熟悉的幣種,將妨礙他們對會計信息的正確理解,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有效性。另外,由於不同貨幣的購買力水平不同,直接用幾種貨幣表示同一會計要素,得出該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結果無精確的經濟意義。比如用幾種貨幣表示的固定資產總額,就沒有直接可比性,簡單匯總沒有經濟學上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