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伍:卓越領導力的九項修煉

帶隊伍:卓越領導力的九項修煉

《帶隊伍:卓越領導力的九項修煉》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帶隊伍:卓越領導力的九項修煉
  • 作者:譚小芳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頁數:259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21210006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領導力不是虛無縹緲的,它是領導者各種力量的一種合力,這些力量包括:影響力、規劃力、行動力、讀人力、人際力、包容力、溝通力、凝聚力、信念力,本書從以上九個維度展開,將看似難以捕捉的領導力具體劃分為九個可操作性強的管理實踐方向,內容翔實具體,更具實戰價值,對讀者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影響力:領導力就是影響力
領導力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影響力003
自律,擁有雷打不動的好習慣008
會做人,才有影響力013
實現由“獨裁型”向“融合型”的華麗轉身019
施展全方位影響力024
精神不死,影響力不滅029
第二章規劃力: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
規劃力:推進管理工作的規範化進程037
計畫和夢想並舉043
劃清“管”和“理”:管理=管人+理事048
規劃,要讓願景聯繫“你我他”053
要事優先,消滅無效時間059
第三章行動力:領導力基於行動力
的地方。”
知行合一,領導要做行動派069
授權,意味著執行力074
結果導向,執行力就是結果力079
最佳化執行流程084
檢查出來的執行力092
第四章讀人力:領導三件事——識人、選人、用人
管理,就是通過別人達成目的099
40%是識人,60%是“自知”103
人才開發專家:輔導下屬,共同發展107
讓員工永葆激情113
領而導之:人員“三力”管理118
引領自己用腦,引領別人用心123
第五章人際力:人際關係也是生產力
人際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產力131
協作性領導力:成為領導者的核心能力135
領導者要混圈子,打造優質人脈圈140
決不單獨用餐145
第六章包容力:領袖肚裡能撐船
包容力:管理中的寬容與懲罰153
批評藝術,顯現領導胸懷158
擁有大格局,傾聽不同聲音163
“灰度”領導力:不走極端,講適度和彈性168
幽默式領導力173
第七章溝通力:領導者的第一能力
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181
領導者,攻心溝通最有效185
演說:領導者的必備工作能力190
確保“領導能力”傳遞管道的暢通195
你的語言魅力決定你的溝通力201
第八章凝聚力:團隊領導者的成功密鑰
領導基本功——聚攏團隊的能力209
一元化制度,確保公正環境214
感召力:全憑人格和信仰的力量219
人情:中國式領導的核心224
帶兵即帶心:做一個善於“談心”的領導者229
第九章信念力:領導生命長青的最好補藥
修煉領導樂觀力,積蓄正能量239
痴迷於學習新知識245
精力管理,管理個人和團隊的“精神流”251
強大內心:持久走下去的原動力255

作者簡介

譚小芳,知名企業家、培訓師,CCTV2《對話》、《商界名家》等欄目長期特約嘉賓,被業界譽為“中國的約翰·麥斯威爾”、“全球執行力權威”等。現任交廣企業集團董事長、中華領導藝術研究院院長,同時為美國《財富》、《哈佛商業評論》等雜誌特約撰稿人。她享有“故事大王”的美譽,是“故事領導力”的極力倡導者,創辦的《九九領導力》、《九九執行力》、《故事領導力》等品牌課程紛紛成為高端總裁班採購的對象。據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超過300家接受過她的訓練。

序言

領導力就像美,它難以定義,但當你看到時,你就知道。
——領導力大師 沃倫班尼斯
1.做領導,就是帶隊伍
前幾年,有一部熱播一時的軍旅勵志劇《士兵突擊》,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該劇的前半部,有一個重要角色——紅三連草原五班班長老馬,雖說老馬最後退伍結束了軍旅生涯,但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稱職的班長。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老馬能帶兵,而且能帶出優秀的士兵,紅三連指導員何宏濤、鋼七連優秀班長史今、“兵王”許三多等原本沒有任何特殊背景和經歷的最普通的士兵,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讓我記憶尤其深刻的一幕是:老馬退伍臨走之前,身穿便裝的他最後一次乘車來到了702團團部,當看到他帶出來的那些出色的士兵以整齊的步伐向他走來,並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禮的時候,老馬激動地說了這樣一句話:“都來了,都是我帶出來的兵!”
老馬的經歷說明:能帶兵,是軍官的一項核心任務;普通的新兵,經過優秀上級的帶領,也能成長為優秀的兵。
“平時能帶兵,戰時能打仗”,這是南京炮兵學院的校訓。對於軍隊的指揮官來說,不僅要能打仗,更要會帶兵,否則就難以稱得上是一個勝任的指揮官。
對當今企業組織的領導者,核心要務在於圍繞自己的團隊有效地發揮應盡的領導職責,施展自己的領導力。概括地講,這種領導職責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抓業務和帶隊伍。
所謂“抓業務”,就相當於部隊中的“能打仗”,即專業素質過硬,能夠妥善迅速處理各種專業、業務上的難題,能充分運用併合理配置團隊內外部資源,以創造最大化價值的所有活動。
所謂“帶隊伍”,就是要做一名能夠率領、帶動、感染、激勵團隊朝著既定目標勇往直前的“領軍人物”,積極主動地培養和提升團隊成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促使他們不斷地成長與發展,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勝任工作。
甚至從一定程度上說,“帶隊伍”之於領導者的重要性更甚於“抓業務”, 哈佛商學院著名教授琳達希爾曾花費了大量時間對新經理人的成功要素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新手主管成功的關鍵在於做好兩項重要的角色轉換:首先,從‘做事者’轉變為‘管理者’,其次,要從‘專業工作者’轉變為‘企業經營者’。”
傑克韋爾奇說:“在成為經理人之前,每個人的成功只與自身的成長有關;而成為經理人之後,成功則與他人的成功有關。”
因此,做領導,關鍵要會帶隊伍,要致力於帶出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仗的隊伍。 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
2.帶好隊伍,務必要發揮領導力
帶隊伍,可謂是中國式的管理之道,要使企業管理卓有成效,領導者要做到“帶”字當頭,所謂“帶”就是為達到目標而進行的“傳授”、“幫助”、“帶領”,帶領員工成長,帶出勝任技能,挖掘出員工潛能,共同去完成任務,顯現由優秀到卓越。
帶隊伍,說著輕鬆,可要想帶出一支勝任的隊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時至今日,我們仍能看到一大批領導者,望著別人將隊伍帶得風生水起、虎虎生威,他們總是發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別人就可以短時間將一群綿羊般的散兵游勇打造成一支嗷嗷叫的精銳部隊?
為什麼別人可以將一些看似混亂無序的組織、團隊,進行合理的歸類排列,三下五除二就能做到條理分明?
為什麼別人可以將組織內外現有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與搭配,遊刃有餘地加以合理利用?
為什麼有些管理者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形成自己的領導風格與魅力,打造出一支高凝聚力的團隊?
……
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那些管理者具備卓越的領導力,而其他大部分管理者則不善於去發現自己的領導力,不善於去利用領導力,因此在帶領下屬時,會歷盡磨難和挫敗。
領導者,就是要做到“領而導之”,通過自身的領導去指引下屬,帶領下屬,完成特定的任務。
2200多年前,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的,和阿基米德一樣,很多領導者需要的也是一個支點;一個有效撬動別人力量和智慧的支點,一個藉助集體力量的支點。
這個支點,就是卓越的領導力。
具備了卓越的領導力,你才能四兩撥千斤,帶好隊伍,撬動集體和團隊的無盡能量。
如果你只是一個無能的主帥,欠缺領導力的話,那么痛苦的將不僅僅是你自己,你的員工即使使出吃奶的勁也難以達成理想的績效。
古時候有句話叫“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做為今日的領導者,你要記住,如果自己缺乏領導力,哪怕你嘔心瀝血,也難免會“累死千軍”,“累死自己”,甚至於將隊伍引入歧途。
3.卓越領導力的九項修煉
領導力大師沃倫班尼斯說:“領導力就像美,它難以定義,但當你看到時,你就知道。”
確實,領導力不是虛無縹緲的。
在我看來,領導力是領導者各種力量的一種合力,這些力量我認為是:影響力、規劃力、行動力、讀人力、人際力、包容力、溝通力、凝聚力、信念力,正是它們涵蓋了領導力的方方面面。 領導者,如果能分別從這些角度切入,來修煉自己的領導力,經證明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貼合實際的,因為它們能將看似難以捕捉的領導力具體化為九大元素,更易於入手,更具實戰價值。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領導力的修煉、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其他所有領域的所有蛻變一樣。作家葛拉威爾在《異數》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任何行業、任何人都不例外:莫扎特6歲作曲,到20歲才創作出世界級作品;甲殼蟲樂隊1964年風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1968年接觸計算機,創業前已編程7年。你要想成就為領導力大師,也需要1萬小時,這是一種覺悟,也是一種決心,更是一種堅持。
方向對了,就不再害怕路遠!
領導者在對待個人領導力修煉的問題上,要做到“聖人不常有,耐心須常存”,唯有如此,自己才能實現由“管理者”到“卓越領導者”的蛻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