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公園

帶狀公園

帶狀公園是指沿城市道路、城牆、水濱等,有一定遊憩設施的狹長形綠地。帶狀公園除具有公園一般功能外,還承擔有城市生態廊道的職能,是城市公園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帶狀公園
  • 外文名:linear park
  • 功能:形成城市生態廊道等
  • 類型:道路帶狀公園等
  • 特徵:空間形態呈線性帶狀等
  • 學科:建築學
功能,類型,特徵,規劃設計,

功能

(1)形成城市生態廊道,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這種帶狀模式的廊道,將城市內的“綠核”與城郊的自然環境有機地聯繫起來,不僅有利於各個組團的空氣庫與外界組團的交流,引入外界的新鮮空氣,緩解城市中的熱島效應,改善小環境氣候,而且可以保護生態廊道,為動植物提供安全的遷移路線,保持自然群落的連續性,從而實現人、建築環境與自然的共生、共樂和協調。
(2)是展示城市歷史文脈的主要載體之一
帶狀公園已成為城市的“臉面”,是城市展示自己的主要載體,以自然生態條件和植物為基甜:將民俗風情、傳統文化、宗教、歷史文物等融合在城市帶狀綠地中,使其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特徵,使城市有其識別性和特色。
(3)提供城市休閒遊憩的線形空間,發揮社會的整體效益
城市帶狀綠地作為城市中的線形廊道,為城市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適宜休閒、活動、交流的健康場所,不僅美化環境,同時淨化人的心靈,傳承文明,以環境教育人們,讓城市中的人與自然為伍,和睦相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類型

(1)道路帶狀公園
道路帶狀公園指與道路平行並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綠地,又稱帶狀街頭休息綠地。它與道路附屬綠地一起形成綠色景觀聯繫的通道,將城市中的各類綠地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與其他帶狀公園共同構成城市綠地的結構網路。
帶狀公園的寬度可達30m,甚至50m,它的設定與城市交通幹線級別並不完全對應,而是以生態和景觀作為主要決定因素,並從組團綠地系統的結構布局出發,以便形成大綠環和組團小綠環。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設在街道中間的花園式林蔭帶
即兩邊為上下的車行道,中間有一定寬度的綠化帶,這種類型較為常見,它主要作用是供行人和附近居民作暫時休息。可在交通量不大的情況下採用,出入口不宜過多。
②設在街道一側的帶狀公園
由於帶狀公園設在道路的一側,減少了行人與車行道的交叉。在交通量較大的街道上多採用此種類型。
③設在街道兩側的帶狀公園
設在街道兩側的帶狀公園帶與人行道相連,可使居民不用穿過街道就可到達林蔭道,這樣,既安靜又安全,使用也方便。但這種花園帶由於占地過大,套用較少。
(2)濱河帶狀公園
濱河帶狀公園是利用河網水系營造綠色生態環境與城市景觀的公園,是解決用地緊張與增加城市綠色景觀效果的有效途徑。由於一面臨水,所以空間開闊,環境優美,再加上有很好的綠化,常常是城市居民休息的良好場所,如北京百旺公園。
(3)城牆遺址帶狀公園
城牆遺址帶狀公園是指與城市中的古城牆相連的帶狀公園綠地,除具有一般公園綠地的功能外,還有保護歷史文物、弘揚歷史文化的功能。因此,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此類綠地的主要特徵。根據所依附城牆的完整程度不同,城牆公園可分為環形帶狀和帶狀兩種形式。與保存完整閉合的城牆相連的公園綠地為環形帶狀城牆遺址公園,如西安環城公園;與較長的殘牆空間相結合的為帶狀城牆遺址公園,如北京明皇城遺址公園。

特徵

1.空間形態呈線性帶狀
帶狀公園正是因為其狹長的用地條件而被命名的。帶狀公園在城市系統中是“線”型的概念,有相當的長度和一定的寬度,但並不需要是嚴格意義上的帶狀。受用地條件的限制,帶狀公園的帶狀形態經常具有不規則的邊界,常有寬窄變化,但整體上或者巨觀上呈帶狀。這個帶狀可以是筆直延伸的,也可以是隨地形蜿蜒流動的,還可以是閉合的帶狀——人們常稱之為“環狀”。這種線性空間中可以開展步行、騎腳踏車、慢跑等活動,有益於提高人們的健康。
2.空間的連線性
帶狀公園的空間形態可簡化為“線”,較之別的幾何圖形,在面積一定的條件下,這種“線型”空間擁有更大的聯繫長度,且其形態長寬比越大,聯繫的特點越顯著。因此帶狀公園可以用來連線城市中彼此孤立的自然板塊,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態廊道,聯繫城市中的各個斑塊,營造了適宜人們生存的人性場所,最佳化城市的自然景觀格局。
3.空間的滲透性
帶狀公園由於其帶狀的形態較易開闢和保留,容易沿濱河、道路、城區中那些閒置出來很難進行房產開發的地塊或是舊屋拆遷等轉化而來的零散土地“見縫插綠”地建設。由於其用地靈活,能立竿見影地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居民提供日常的休閒環境等優勢,成為機動性很強的一類綠地。帶狀公園相對於其他結構形式的綠地更容易填補城市綠地空白,容易與城市中的其他開敞空間結合,作為城市環境中公共開敞空間的紐帶。帶狀公園空間環境的滲透性還表現為城市帶狀公園開放的邊界。公園與周邊環境相互延伸、相互滲透、相互交流,使帶狀公園這一綠色開放空間更好地融入城市景觀中,與城市形成一個有機的空間整體。
4.空間引導性和連續性
引導性是線性空間的固有特性。帶狀公園中所有的節點空間沿長軸展開形成長軸方向上的空間序列,通過對人們心理上的暗示和視覺上的導向,引導人們運動。城市帶狀公園中的空間序列應該消除各種障礙,保證為主體行為提供連續性的有秩序活動空間。
5.空間的可達性
帶狀公園與廣場和矩形公園等集中型開敞空間相比具有較長的邊界,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接近綠色空間的機會,因此能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閒遊憩的需要。
6.空間的安全性
大多數帶狀公園的寬度相對較窄,多為開敞、半開敞的公共空間,視線的通透性較好,人們穿越其中所用的時間少,可以有效避免視覺盲區,預防城市犯罪。城市居民在帶狀公園中比那些封閉性管理的大型公園更安全。
7.空間的單調性
帶狀公園狹長的空間形態決定了短軸方向的空間層次單薄,難於像塊狀用地一樣組織網路狀的格局,給人們提供的活動選擇餘地相對較少,表現得相對單調。

規劃設計

帶狀公園的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游步道的設定 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花園林蔭頻寬達8m時,可設一條游步道;在8m以上時,宜設2條以上,游步道寬約1.5m。
②車行道與公園林蔭帶之間,要有濃密的綠籬和高大的喬木組成綠色屏障,一般立面上布置成外高內低的形式。
③公園林蔭帶中除布置游步小路外,還可考慮小型的兒童遊戲場、休息坐椅、花壇、噴泉、閱報欄、花架等。
④公園林蔭帶可在長75~100m處分段設定出入口,各段布置要突出特色。在重要建築的入口處也可設出入口。同時在花園帶兩端出入口處,可將游步道加寬或設小廣場,形成較開敞的空間,但分段不宜過多,否則影響內部安靜。
⑤公園林蔭帶的植物配置要豐富多彩、層次豐富,利用綠籬植物、宿根花卉、草本植物形成大色塊的綠地景觀。廣場道路面積不宜超過25%,道路花園帶內應以植物為主,其中喬木應占30%~40%,灌木占20%~25%,草坪占10%~20%,花卉占2%~5%。在炎熱的地方由於需要更多的遮陰,故常綠樹的比例可大些,在北方則以落葉樹為主。
⑥公園林蔭帶可以利用周圍的地形現狀,形成自己的景觀特色。如利用緩坡地形可形成縱向景觀視廊和側向植被景觀層次;大面積的平緩地段,可以大面積的綴花草坪為主,配以樹叢、樹群與孤植樹等,強調道路側向的通透與平遠感。
⑦濱河帶狀公園中一般在臨近水面處設定游步道,最好能儘量接近水面,滿足遊人親水需求。
⑧有風景點可觀時,應適當設計小廣場或凸出水面的平台,以供遊人欣賞和攝影。可根據濱河地勢的高低設成1~2層平台,以台階或步道相連,使遊人更接近水面,以滿足人們的親水性。
⑨若濱河水面較為開闊,可划船和游泳時,應考慮適時適地以遊樂園或公園的形式進行規劃布局,容納更多的遊人活動。
⑩濱河帶狀公園規劃形式要因地制宜。若湖岸線變化豐富,自然地勢有起有伏,可結合功能的要求以自然式布置為佳;若地勢平坦,岸線整齊,則以規則式為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