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塔達卡爾建築群

帕塔達卡爾建築群

位於卡納塔克邦的帕塔達卡爾的石雕建築群建於公元7至8世紀遮婁其朝代。這些建築的成就在於把印度南北方的建築形式綜合協調,達到和諧折衷藝術的最高點。在那裡可見到9座令人難忘的印度教廟宇和1座耆那教神殿。最為突出的維魯巴克沙寺廟建於公元740 年,是羅卡瑪哈德維王后為紀念她的丈夫戰勝南方的國王們而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塔達卡爾建築群
  • 位置:卡納塔克邦
  • 建立時間:公園七世紀
  • 建立者:羅卡瑪哈德維王后
塔廟,地理位置,建築特點,交通,

塔廟

帕塔達卡爾建築群中最古老的寺廟是,國王維加雅迪提亞(King Vijayaditya)建於公元八世紀的(Sangamesvara Temple)。這是一座典型達羅毗荼建築風格的寺廟,雖然不是最高最美,但是在帕塔達爾建築群中卻很耀眼。
兩座姐妹寺廟在帕塔達卡爾最著名,一座叫 Mallikarjuna Temple(馬里卡糾納寺)另一座叫 Virupaksha Temple(維努帕克沙寺), 而散布在周圍的寺廟還有:Kadasidheshvara(卡達斯徳素瓦拉寺), Galaganatha(嘎拉甘納塔寺), Chandrashekara(產達謝卡拉寺), Kashivishvanatha,Papanath 等。

地理位置

帕塔達卡爾寺廟群建於公元7世紀至8世紀,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帕塔達卡爾市。帕塔達卡爾是當時印度的第二大城市,印度王室中許多重大的儀式(如加冕儀式)都在這裡舉行。現在印度每年仍有許多重大的節日在帕德達卡爾舉行,如:每年一月底的古典舞蹈節、每年三月的維魯巴克沙寺汽車節等。

建築特點

帕塔達卡爾遺址中的寺廟是印度寺廟建築的傑出代表。這些寺廟的一個典型特點是:其中的一部分寺廟的建築風格採用了南印度流派,而另一部分寺廟則採用了北印度流派。這些寺廟代表了公園540年至757年寺廟建築的最高成就。在當時,統治者是寺廟的最大的資助人,而且他們也為印度寺廟建築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推動作用。統治者們先是在巴達米的峭壁的岩洞上開鑿神殿,這是印度最早的印度教石刻建築。這些石刻建築是在早期佛教雕刻的基礎上改建的,所以仍可以從這些建築上看出佛教建築風格的印痕。
在艾霍爾地區修建的寺廟建築群則更加成熟,它不僅包括簡單的石刻,還包括各式各樣的造型完美的寺廟。印度寺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間設有主神的房屋。廟宇正堂通常建在一座平台之上,要到達正堂通常要經過長長的台階。廟宇的入口是一條門廊,門廊兩側修飾有雕刻精美的欄桿。廟宇的屋頂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個寺廟。印度寺廟的建築風格根據其屋頂的形狀及裝飾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兩個流派--南派和北派。南派寺廟的屋頂由若干個向下傾斜的層面組成,其整體形狀類似埃及的金字塔,其中每一層都飾有微型的屋頂;北派寺廟大多位於印度北部、中部,其屋頂則類似一個倒懸的圓錐體。在帕塔達卡爾地區有著很多的寺廟,其中一些是南派的典型代表,而另一些則秉承了北派建築藝術的精華。所以,在此遊人可以看到印度寺廟的發展變化:巴達米和艾霍爾地區的寺廟是印度寺廟建築的早期精華,帕塔達卡爾地區的寺廟則集印度寺廟建築大成於一身,而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交通

帕塔達卡爾地區至今不通火車和飛機,離它最近的一個火車站是在巴達米城,但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許多重要城市都建有直達帕德達卡爾地區的公路。該區內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有人力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