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又被稱作大寺院(Somapura Mahavira),是七世紀大乘佛教孟加拉興起的見證,一直到12世紀以前這裡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這個寺院的設計完美地滿足了舉行宗教儀式的需要,體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成就。寺院的簡單和諧線條及許多雕刻裝飾對佛教建築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甚至遠在高棉都能找到這種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
  • 外文名稱:Ruins of the Buddhist Vihara at Paharpur
  • 地理位置:孟加拉
  • 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型氣候
  • 類別文化遺產
  • 入選國家:1985年
基本資料,遺蹟簡介,地理位置,遺蹟結構,歷史記載,歷史滄桑,

基本資料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又譯為巴哈爾布爾佛教毗訶羅遺址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
英文:Ruins of the Buddhist Vihara at Paharpur
入選時間:1985
國家:孟加拉
所屬洲:亞洲
編號: 354-002

遺蹟簡介

巴哈爾布爾遺址是一座佛教寺廟遺址。這座名叫“索馬普拉”的寺廟是公元7世紀達馬帕拉國王在位時期修建的。南亞大陸是佛教教義的產生髮源地,索馬普拉寺廟就是七世紀時佛教教義的重要分支--大乘佛教在孟加拉興起的見證。那時,這裡成為了孟加拉地區最重要的文化中心,索普馬拉寺被稱作大寺院,直到十七世紀這裡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藝術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藝術

地理位置

帕哈爾普爾的毗訶羅遺址位於瑙岡地區東北角,北緯25度02分,東經88度59分。該遺址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帶有圍牆的大型磚制寺廟,該廟占地9公頃。據考證,這座名叫“索馬普拉” 的寺廟是公元8世紀達馬帕拉國王在位時期修建的。
毗訶羅遺址毗訶羅遺址

遺蹟結構

巴哈爾布爾的毗訶羅遺址有厚厚的圍牆,設東、南、西、北四座大門,其中以北門最大。與4座大門相對的中央大佛堂建在雙重基座之上,巨大的佛龕立在上面。整座寺廟位於一個四方形的庭院之中,每邊的邊長大約為900英尺,占地9公頃。四周是高高的圍牆,厚度約16英尺,高度介於12英尺至15英尺之間不等。除了北面有45個單人房間之外,其餘三面還有的房間(僧室)總數是177個,能看到的只是這些房間的基座了。這個寺院的設計完美地適合舉行宗教儀式,它簡單和諧的線條及許多雕刻裝飾,代表了獨一無二的藝術成就,其影響遠到高棉的佛教建築。
西行的玄奘法師西行的玄奘法師
在帕哈爾普爾的毗訶羅遺址的地下發掘出大量精美的雕刻品,這些雕刻大多是從高達20多米的神廟的基座下發現的。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出了9世紀的佛祖銅像和位於大佛堂外壁的壁龕群中的60多尊石雕。公元1956~1957年間為這處遺址修建的一座小型博物館中,收集了各種從該地發掘出來的有代表性的物品。同樣,其中的一些發掘物在位於博物館裡也有所收藏。這些古老的遺物包括作裝飾用的瓷片、神態變化萬千的神像、陶器、硬幣、碑銘、裝飾性的磚形物以及各種小巧玲瓏的粘土製品。在博物館內還發現了一個青銅器罐子,可見孟加拉很久之前也有了一定的冶煉技術。

歷史記載

公元627年,中國唐朝和尚玄奘大師為了求得真經佛法,由長安出發只身前往天竺,歷經艱難險阻後到達天竺(印度古稱)。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停留過了當時有名的所有佛教寺院,及後,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作為大乘佛教重要興起見證的索馬普拉寺廟也留下了他的足跡。三藏法師是中國大乘佛教的始傳播者,公元643年,玄奘啟程回國,並與652年(永徽三年),將他從天竺帶回的約657部佛經,貯藏在長安(今西安)城內慈恩寺的大雁塔內。
玄奘法師早在1千多年前,就徒步來到了這座佛教名寺,將佛教的精華與中國信徒聯繫在了一起。後來,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了國立翻譯院,參與的學生與人員來自亞洲東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時間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這些佛經之後再傳播往朝鮮半島和日本。直到今天,日本國大量的佛教信徒中仍把索馬普拉寺廟當成聖地,每年都有若干日本佛教信徒前來拜訪、敬祖,甚至捐財捐物,幫助當地的孟加拉人民。我們就在遺址辦公室內見到數封來自日本國的信件。2002年,日本還專門發行了該遺址紀念郵票

歷史滄桑

索馬普拉寺廟建成之後的幾百年內歷經洗劫掠奪,這種糟糕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2世紀印度教徒接管該寺時。在此之後索馬普拉寺逐漸衰落、失修,直到被遺棄。十九世紀初,帕哈爾普爾的毗訶羅遺址被發掘出來,這在當時是世界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大約100年後,帕哈爾普爾的毗訶羅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寺廟只剩了損壞後的房屋基座和大佛堂的主體部分,大佛堂仍有30多米高的樣子,整個寺廟呈四邊形,中央部分是“十”寧形的大佛堂就座落在寺廟中間。建築是用紅粘土燒制的磚 塊砌建,佛堂裝飾了精美的陶板畫。至今大佛堂的基座上仍保存著2000多塊陶板畫,走近前面仍能看到這些精美的排列在基座上的陶板畫。
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藝術文化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藝術文化
這些畫具有帕拉王朝的藝術特色,多是佛教中菩薩人物形態,或站或坐、或蹲或行,有的舞姿娥挪飄逸,有的神情深沉若思,還有一些是動物、花草圖騰式樣,諸如蛇、猴、花之類。這些陶板畫風格古樸,風情濃郁、造型典雅。製作這些陶板畫時,是趁黏土板半乾而迅速雕刻並燒制而成的,這些板畫是研究孟加拉帕拉王朝美術的重要實物資料,是帕拉王朝美術的精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