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內

布赫內(Buchner,Eduard)德國化學家。1860年5月20日生於巴伐利亞慕尼黑;1917年8月13日卒於羅馬尼亞的福克沙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赫內
  • 外文名:Buchner,Eduard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巴伐利亞的慕尼黑
  • 出生日期:1860年5月20日
  • 職業:化學家
簡介,生平,

簡介

姓名:布赫內 Buchner,Eduard
國家或者地區:德國
學科:化學家

生平

布赫內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比他大十歲的哥哥漢斯。正是漢斯,首先使他對化學發生了興趣,並且指導他學完了基礎階段的課程。布赫內在拜耳指導下研究化學,又從內格利學植物學。1888年取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並繼續給拜耳當助手,一直到他當上了基爾大學的化學教授為止。年青的布赫內受到他哥哥細菌學家的影響開始對發酵的問題發生了興趣。這問題在生物化學中既是最老的老問題,也是最新的問題。在發酵果汁釀酒和發麵做麵包方面它是史前的老問題了,而另一方面,化學家們研究這種使有機物發生這些變化的化學物質---真正的“酵素”標本才不過始於佩恩和施旺之時,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多一點以前罷了。有一個關係到在發酵過程中生命起的作用問題。活力論者總認為,生命遵循著一套特定於它的法則。在實驗室里研究非生命物體推斷出來的法則未必適用於活的有機組織。他們的立場已經在1828年韋勒從無機物中合成有機物質,以及其後一代人的珀金及其追隨者合成自然界中未被發現過的有機物這些事實面前發生了動搖。活力論者退而求助於發酵現象。他們說,可是,實驗室里制出來的有機物質是利用劇烈的方法(如高溫、苛性溶劑等等),而活組織呢,利用的卻是最溫和的環境:體溫、水溶液,既非酸,也非鹼如此等等。看來,事實上不同之處在於:活組織是利用了所謂的酵素來做催化劑了。誠然,施旺和其他人離析出了酵素,並指出它們在試管里能象普通的非生命的化學藥品那樣起作用,但是,活力論者說,這些乃是與消化道中所發生的消化過程有關的酵素,而不是細胞內部的酵素。至於細胞中發生的化學過程,諸如糖變成酒精,活力論者堅持說,這些是與生命不可分的,而且決不可能用純粹的無生命的化學藥品組成的系統來實行的。屈內甚至提議說,細胞外的酵素應給它起一個專門的名稱----酶。布赫內想知道,是否可以用實驗來證明酒精發酵和生命過程是不可分的,或者至少為這種觀點提供證據呢。為此,他打算把酵母細胞和砂子一起研磨,直到把細胞全部磨死,然後看看他是否能制止住從糖中產生出酒精來。他的上司對這種實驗的路子頗持異議,勸他改弦易轍,但布赫內堅持己意。 1896年他得到他的無細胞酵母液。他把它過濾了。然後又設法保護它不受細菌的感染。一種方法是往酵母液中注入很濃很濃的糖液(水果防腐劑就是用高度濃縮的糖製作的,濃縮的糖保護住水果不受細菌的侵蝕)。他加了糖不久就發現有二氧化碳的氣泡冒出來。這完全死了酵母液迅速地把糖發酵起來,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和完整無損的細胞所做的竟無二致!因此,細胞間的發酵和生命不是不可分的了。布赫內證實了原先他想證實的反面。活力論者們這個最後的堡壘被攻破推倒了。細胞內部化學過程的進行不是靠什麼“活力”,而是靠酵素,這種酵素與細胞外部化學活動有關的酵素毫無不同。現在一切種類的酵素都採用屈內給起的名字:酶。布赫內的論證遭到魯布內等人的攻擊,但是布赫內能保衛住他的立場並最終贏得了勝利。1907年給他頒發了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的偉績。1909年他成為布雷斯勞大學的化學教授。即令今天也還有活力論者,但是現在,他們的觀點已頗帶神秘主義的色彩,對這門學科的進展已鮮有影響了。布赫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於沙場。他在德軍中任少校,在羅馬尼亞戰線上作戰死亡。也許他是軸心國方面以這樣的方式斷送了生命的傑出的科學家,一如莫塞萊是協約國方面的重大損失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大國已學會更加小心翼翼地愛惜他們的科學家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