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傳說

布袋和尚傳說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時明州奉化(今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布袋和尚是一位來自民間、深得民心的大師,其真性最本然。傳說,布袋和尚身世如謎。據說唐朝時,寧波奉化的龍溪上漂著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只見孩子圓頭大耳、眉清目秀,對人咪咪發笑,人們愛不釋手,把孩子抱回家來。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著一個大布袋,人稱“布袋和尚”。

世傳為彌勒菩薩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彌勒菩薩的道場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風景區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竇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布袋和尚
  • 申報地區: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
  • 遺產編號:I-97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源流,洪郎潭學佛,岳林寺出家,點化旗螺山,留守岳林莊,主要內容,布袋和尚,漂流縣江,岳林剃度,布袋記趣,文獻記載,

歷史源流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時明州奉化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茬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開:“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偶道:
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
布袋和尚塑像布袋和尚塑像
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岳林寺圓寂,逝前說《辭世偈》,稱自己為彌勒化身。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
布袋和尚,後人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替代了印度彌勒。佛教寺院天王殿面朝進門香客、外向而坐的笑口常開、袒胸露腹的彌勒菩薩,就是奉化的布袋和尚。

洪郎潭學佛

布袋和尚沒有出家之前名叫契此,已經是一名佛教聖徒了。早在私塾念書的時候,小起此就開始輟學參禪。因為他的記性特別好,什麼書一看就懂,一讀就會背,把教書先生樂得合不攏笑口。他特地跑到這個不同凡響的學生家裡,對起此的父親張重天說: “這個孩子不尋常,要好好培養他,將來必成大器。我的學識已經無法滿足他了,你最好另外給他請一位通曉天文地理、學貫古今中外的先生來教他吧。” 張重天犯難了。長汀村雖然離縣城不到十華里,但在唐朝末年還是一個很小的鄉村,叫妙林十八村。姓張的人丁單薄,張重天本身也是張姓的入贅女婿,要請一位高水平的先生來做家庭教師談何容易!聰明的小起此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事,他直截了當地對父親說: “阿爹,儂勿用擔心事,我要讀的書都在這裡呢。”說完,從自己的書桌里捧出一大堆經書,什麼《金剛經》、《妙法蓮花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華嚴經》等等,看得張重天眼花繚亂,天曉得起此小小年紀是怎樣把這些經書蒐集起來的。張重天怕這個抱養的義子讀了經書要出家,連忙說: “好兒子,這些書是和尚讀的,勿適合儂介小小人讀,阿爹會尋頂好頂好格先生來教儂讀書,儂以後一定可以中狀元,做宰相。” 起此笑得前仰後合,拍著圓肚皮說: “阿爹,人都說宰相肚裡好撐船,儂兒子格肚皮已經這樣大了,可以容納世上一切是非,參透人間所有真假,宰相哪有這樣大氣?做佛菩薩才對得上號哩!”張重天聽了這番話,一臉的嚴肅,扳著面孔訓教兒子: “起此你聽著,以後再說出家一類閒話,儂就勿用叫我阿爹了。我張家世代單傳,全靠儂傳種接代呢。” “傳種接代有啥難的?”起此依舊笑容可掬地說,“只要阿爹儂給我造一個佛堂,讓我清清靜靜讀經書,我保儂兒孫滿堂,世世代代有享不完的福報。儂要是硬要兒子做不想做的事,我真的只好出家做和尚去了。” 張重天拗不過小起此,只好按照兒子要求,在他最愛玩耍的地方洪郎潭岸邊造了一間佛堂。就這樣,起此在自己的佛堂里學佛,無師自通。沒幾年工夫,就把隋唐以來的佛家八宗所信奉的經典都參透了。起此出家之後,法名為契此,自號長汀子。長汀人依舊把他當村里人,他也常常回到當年讀經的書房闡禪學法。後來他在岳林寺坐化,人都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為了紀念他,長汀人把洪郎潭岸邊的佛堂改名為彌勒殿,並將他尊為義祖,把他的傳略,寫到了長汀《張氏宗譜》里。

岳林寺出家

由於起此聰明好學,待人真誠,粗細農活都拿得起放得下,方圓幾十里有女兒的人家都想將他招為女婿。張重天早有給義子成家的打算,千挑萬選,終於定下了一位品貌皆優的女子。好不容易等起此長到十八歲,就想敲鑼打鼓把新娘抬過門,與起此拜堂成親。起此一心向佛,從來沒把成家立業的事放在心上。開始,他也試圖說服爹娘不要為他操辦婚事,最好是全家念佛頌經,同登極樂世界。可是,張重天夫婦半句也聽不進去,他們受儒學影響更大,覺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做人最要緊的是傳種接代,不然,就對不起列祖列宗。最後,還是起此妥協了,因為他在要求父親給自己建造書房時有過承諾: “傳種接代有啥難的……我保儂兒孫滿堂,世世代代有享不完的福報……” 起此知道,因緣未到,多說無益,再說,自己承諾過的事,絕對不可以失信。他靈機一動,立即有了一個好主意,仍舊笑嘻嘻地對父母說: “阿爹阿媽,要我成親好說,但是新娘子要我自己挑。” “最好沒啦,阿爹相信儂,儂要天上仙女我也搭儂抬過來。”張重天夫婦放心了。從那時起,起此就暗暗留心。他發現鄰村開豆腐店的老闆家裡有一位小姑娘也喜歡頌經念佛,常常跟著老祖母到岳林寺拜佛燒香。悄悄一試探,她竟也有很強烈的出世之志。於是,就把這位姑娘介紹給父母。張重天夫婦一打聽,發現這位姑娘竟是百里挑一的,與兒子真像是金童玉女一對,喜歡得不得了,立即挽媒說親,定下成親日子。成親那天晚上,新娘子一臉不高興,等到客人散去新房裡只剩下兩個人時,便面朝牆壁坐在一邊,念起經來。起此見狀,也趺坐在另一邊,眼對鼻,鼻對口,口對心,一字一句地對新娘說: “阿彌陀佛女菩薩,不用擔心難成佛,只要一心向梵天,我做和尚儂做佛。” 新娘子一聽,立即打開了心扉: “好啊,原來儂同我不是夫妻是同道啊。說做就做,阿拉連夜逃走,各尋庵堂寺院落腳吧。”邊說邊起身要走。 “慢來慢來,”起此連忙攔在門邊,“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的責任還沒有完成呢。”接著就把與父親的約法三章說了一通。新娘子生氣了,又想奪門走人。起此一本正經地向新娘解釋: “儂勿用怕,我們不會有事的,儂只管閉上眼睛睡安穩覺,我保儂一覺醒來就有五個兒子在身邊。”起此說完就大聲誦經,身子一動不動,仿佛入定一般。新娘子也想念經,可是沒念幾句就打起盹來,沒法子,只好上床睡覺。迷迷糊糊中,聽到五聲木槌敲擊木磬的聲音。等到一覺醒來,已是五更時分,起此不知去向,肚子裡卻像好幾條魚在游。嚇得大聲叫喊起來。張重天夫婦聽到新房裡異常,忙跑過去看,只見媳婦挺著大肚子坐在床上,手裡捧著一張字條發獃,兒子不知去向。忙問媳婦怎么一回事?新娘遞過字條,張重天粗通文墨,展開一看,上面寫著一首詩: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徵得六波羅。” 張重天氣得火冒三丈,立即召攏四親八眷,要把兒子找回家。眾人正要出發,忽見新媳婦抱著五個嬰兒跪到公婆面前說: “媳婦和您兒子起此都是佛門中人,注定‘若逢知己須依分’,今天他已經出家了,我也要遁入空門,這五個兒子是張氏後代,我們的天職已經完成,你們不必白費力氣尋找,找到了也沒有用,就此拜別了。”說完起身向西,飄然而去,待到眾人猛省過來,早已不知去向。這個時候,起此已經在與長汀村一河之隔的岳林寺出家了,起了一個法名叫契此,取鍥而不捨之意。他就是後來盡人皆知的大肚彌勒布袋和尚。當時的岳林寺規模不大,香火平平,直到布袋和尚去福建化緣運來大批木材,造起大殿佛閣之後,岳林寺才名聲鵲起。尤其是布袋和尚坐化在寺東廊磐石上所作的那首偈語,使人們深信布袋和尚契此原來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從此,岳林寺成了彌勒菩薩應跡道場。 雪竇寺講經 布袋和尚還是小沙彌的時候,還沒有講經布道弘法論律的資格。但是他很希望有更多人能與他一起分享滿心歡喜。他常常到附近寺院去,向當家和尚要求講經說法。那些方丈見契此還是個沙彌,言行舉止也沒有大和尚那樣穩重莊嚴,以為這孩子貪玩玩到佛祖頭上來了,都沒有理睬他。有時,還當作笑話互相傳說。契此並不以為然,一邊繼續自修精進,一邊尋找講經說法的機會。有一天,他走到離長汀50華里的溪口雪竇山,看到千丈岩瀑布後有一座寺院。山上遊人很多,香客卻很少,他便趺坐在山門外一組磐石上敲起木魚大聲念經。遊山玩水的人們一聽到小和尚念經念得那樣好,都湊到他的身邊來了。契此乘機宣講西方淨土、兜率陀天的種種曼妙,說得信眾個個喜笑顏開,許多人當即到寺里燒香禮佛。那時,這所寺院的名稱叫瀑布觀音院,院內佛殿冷清,香火稀少,住在寺里的和尚見香客盈殿,香火不絕,很覺奇怪,一留心,發現門外來了一位講經傳法的小菩薩,便把他請進寺里,熱情接待。從此奉化岳林寺的布袋和尚成了雪竇寺的常客。布袋和尚把雪竇寺當作布道弘法的場所。瀑布觀音院的各屆住持也把布袋和尚當作同門宗師。為了讓更多的信眾能聽到佛音,和尚們在布袋和尚講經的四塊磐石上鋪上木板,搭臨時講經台,讓布袋和尚面對群山飛瀑,向十方信眾暢談三世因緣、演說八萬四千法門。布袋和尚年過四十以後又遇上了雪竇寺開山第一祖師常通禪師。常通禪師於唐大順年間(公元892年)入住雪竇寺,把行將倒塌的瀑布觀音院進行修葺、擴建,改名為雪竇寺。常通禪師見契此學識淵博、通曉天文地理,佛根深實、禪淨兩修,喜歡得不得了。當即召集寺內所有和尚及來進香禮佛的信眾到法堂請布袋和尚講經說法。那個時候,佛教戒律很重,好多人都知難而退。而布袋和尚的“人人有佛心”,只要“明心見性”,至誠皈依,就能立地成佛的理論,正是信佛的人們求之無門的大願。所以聽的人越來越多,雪竇寺的香火也愈來愈旺盛。據說,雪竇寺住持外出遊歷的時候,還請布袋和尚到雪竇寺代理過方丈哩。在雪竇寺未新建之前,布袋和尚最初講經弘法的遺蹟猶在,含珠林右前方有四塊柱子狀的石頭,那就是早先為布袋和尚講經搭台的支柱,後人稱它為“講經台”。

點化旗螺山

旗螺山位於奉化裘村東南沿海,北依岳林莊,南臨象山港。布袋和尚自武夷山募化海杉歸途中,與旗螺山意外邂逅,後來,落腳於天華寺、岳林莊,與旗螺山朝夕相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布袋和尚在重歸奉化岳林寺之前,再一次來到了旗螺山,依依惜別。只見那山山體孤傲獨立,氣勢不凡,風采奕奕!猛然間,他的腦海閃出這樣一個念頭:“我何不變成一座山,長留於此,永遠陪伴鄉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田耕耘,下海捕魚。”
於是,布袋和尚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把自己長期佩掛的那串佛珠,拋向了旗螺山山頂,不偏不倚,剛巧套在山頭巨岩中。頓時,整座旗螺山隆隆有聲,彩光閃閃,又過了一會兒,那山竟變了模樣,活脫脫化作和尚打坐的形象。
鄰近鄉人得知布袋和尚離莊回去的訊息,不約而同地會聚到岳林莊。他們如數家珍一般,回憶著大肚莊主所做的樁樁好事。人群中,有人提起了發生在昨天下午的稀奇現象,說是見到一長串五光十色的東西,自天空中飛掠而過,眨眼間,飄落在旗螺山頭。又見山頭呈現出一圈七彩光環,熠熠生輝,再定睛細看,卻無影無蹤了。一位長者聽了,認為此乃佛光,為世間所罕見。旗螺山突然出現奇幻現象,十不離九跟剛走的大肚莊主相關。他既然有法力現化神聖的佛光,說不定是一位大菩薩化身。
聽長者這么一說,眾人不由地將目光移向南面的旗螺山。“哇!旗螺山太像大肚莊了!”大家一齊驚喊起來。
人們十分熟悉的旗螺山,才隔一夜功夫,模樣大變,變成了布袋和尚打坐念佛的形象。山頭分明是他慈祥平和的面容,就連兩道眉毛都清晰可辨。眉毛下左右分列的兩處突出岩石,猶如他的一副慧眼。明顯隆起的山坡,酷肖他經年袒露的大肚子。山腰略下處,依附著東西對稱的兩個殘丘,好似他盤曲著的臂腿。山西側的一處弧形小高地,仿佛是他念佛靜坐時丟在一邊的大布袋。
於是,“岳林莊裡的大肚莊主是菩薩化身”的說法越傳越廣。岳林莊周圍的鄉民,請人雕刻了大肚莊主的石像,送到他曾修行過的勒白岙遺址。同時,還在岳林莊裡,塑了他的金身,稱他為“岳林莊大肚咪眯菩薩”。當地鄉民常到這裡朝拜,祈求年年五穀豐登,季季海產滿艙。那些渡海路過的各路商旅,也總在岳林莊跪拜一番,燒上一炷香,祈禱象山港風平波靜,求菩薩保佑自己一路順風。

留守岳林莊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天華寺有幾個心術不正的和尚,瞞著方丈,時常強搶過往寺外大路的漂亮女人,引起當地百姓向地方官府告發。
一天,一隊奉命而來的官兵,浩浩蕩蕩向天華寺撲來。進寺後,官兵頭領喝令方丈,把全寺僧人統統召集到一塊,讓受害女子們指認。可是,她們細細辨認了半晌,就是找不到一個“花和尚”。原來,那幾個不法之徒一聽官兵奔寺而來的訊息,便腳底抹油逃之夭夭。
一無所獲的官兵當然不肯就此罷休,他們一把火燒毀了天華寺。
大難後的天華寺眾僧人,在布袋和尚的提議下,欲投奉化岳林寺棲身。老方丈面露難色,提出了一個懸而難決的問題:天華寺雖毀於一炬,但寺院所有數量可觀的水田、旱地、山林和海塗尚完好無損。這些世代相傳的產業,抬不動,背不走,該託付給誰呢?
布袋和尚聽師父這么一說,便笑嘻嘻地說:“師父呀,這不算什麼大問題,您老不妨讓我留守在此,到時候我會一年一度地把收穫的財物、租金上交到岳林寺,您儘管放心。”
方丈一聽十分高興,隨即挑選了四、五位老實巴交的小和尚,吩咐道:“今天你們拜契此為師,與他一同留下來,並受他管束,協助他做事。”想了一會兒,方丈又道:“我們天華寺所有眾僧和財產既歸岳林寺名下,你們這裡就稱做‘岳林莊’吧!”
方丈他們走後,布袋和尚帶領小和尚,從天華寺廢墟里,挑選了一批舊料廢石,壘築成像模像樣的三間屋宇,並將完好無損的幾尊菩薩金身請入其內。他又按老方丈之囑,畢恭畢敬地在中間那間門額上,題寫了“岳林莊”三個大字。鄰近鄉人和香客信徒,聽說 “歡喜和尚”留下不走,還做了莊主,都感到格外開心。開莊那日,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把莊屋前剛剛平整出來的那塊空地,站得水泄不通。賀喜的麥饅頭,多得堆成了一個小山包。布袋和尚迎來送往,忙得大汗淋漓。當地人為布袋和尚又添了一個新稱呼“大肚莊主”。

主要內容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事跡,正史記載很簡單,但在奉化流傳的許多故事,描述了他的聰明智慧、幽默風趣、與人為善、樂觀包容等精神和品德。
布袋和尚是一位來自民間、深得民心的大師,其真性最本然。傳說,布袋和尚身世如謎。據說唐朝時,寧波奉化的龍溪上漂著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只見孩子圓頭大耳、眉清目秀,對人咪咪發笑,人們愛不釋手,把孩子抱回家來。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著一個大布袋,人稱“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喜好田間勞作,最好與人打賭取樂。有次與人比賽插秧,誰輸了誰請吃夜飯。四位農夫手起手落,不一會兒田中就綠了一大片,而布袋和尚眼看就要輸了,他卻呵呵笑著,高聲吟詩: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
大夥一聽這首《插秧偈》很有意思。 “福田”既指良田,也指佛田,“水中天”既是大自然的天空,又是佛教的理想世界。“六根”不光是說插秧每行有六株,也暗示佛經指的眼耳、鼻、舌、身、腦,“稻”與佛“道”又諧音,最後一句,“退後原來是向前”,不僅描繪了插秧情景,更包含了佛教的智慧和辯證的哲理。人們在琢磨的時候,布袋和尚施展神通,樂呵呵地插完秧苗。
布袋和尚交友帶著三分俠氣,為人存有一片素心,他在圓寂前,說了四句《辭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畢,即在青石上端坐而逝。後人恍然大悟,原來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 。
這位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時常勸化人們要忘卻煩惱,寬卻肚皮。他也時常手持藜杖、撒履閒行,應了佛法中的“萬法本空”之意。
後代文人崇敬這位可敬的大師,提寫了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首婦孺皆知的句子讚頌了布袋和尚容人容事之雅量,但似乎並未悟得佛祖曠達襟懷。
試問塵世間,誰未做可笑之事,誰又能說自己不是可笑之人。寬厚的佛祖,曾幾何時譏笑過可笑之事可笑之人,何時不是以悲憫之心,善待芸芸眾生,這等境界後人自是望塵莫及。

漂流縣江

正史記載,布袋和尚氏族不詳,不知從何而來。奉化傳說,布袋和尚自奉化縣江漂流而來,為長汀村民張重天和妻子竇氏收養,取名“起此”,後演繹為“契此”。
奉化有三大河流:剡江、縣江和東江。其中縣江穿城而過,因以得名。縣江發源於奉化大堰鎮董李第一尖山,幹流長77公里,由甬江出海。流經縣城的一段稱龍津,相傳為東海龍王的九子敖牙居住。每年敖牙要興風作浪發大水,說是要趁洪水出東海拜會父親。這年秋天也不例外,颱風過境水就漲了上來,在大水中漂來了一塊木板(也有人說是一捆柴草),板上躺著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以後鼎鼎大名的布袋和尚。
奉化城北三華里、縣江西岸有個村子,叫長汀。村裡有戶人家,男的叫張重天,妻子竇氏,務農為生。夫妻恩愛,但膝下無子。這天張重天吃過早飯,正在田間勞作,忽聽溪上一聲轟鳴,那溪水猶如巨龍,呼嘯奔涌而下。在那白花花的浪頭之中,晃動著一塊木板,板上躺著一個赤身露體的小孩,隨時有滅頂之險。張重天見此情景,動了惻隱之心,就近找來一根竹竿,把木板撥到身邊,抱起孩子一看,圓頭大耳,生相端莊,朝著自己咪咪發笑,頓覺愛不釋手。抱回

岳林剃度

岳林寺,始建於南梁大同二年(536年),原名崇福院。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寺址從龍津之西遷到龍津之東,改名岳林寺,以其背後有三山叢林得名,後演繹為岳林寺,寺名沿用至今。
布袋和尚傳說
張重天夫婦信佛。契此從小開始,常隨父母到與長汀村隔溪相對的岳林寺拜佛。稍長,又常與村裡的小夥伴到寺里嬉戲。岳林寺高大的建築,恢宏的佛殿,巍峨的佛像,肅穆的佛事活動,對契此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天長日久,潛移默化,對佛教產生了虔誠的信仰,終於向父母提出了出俗為僧的念頭。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爭霸,戰火頻頻,社會動亂。在這種情勢下,許多人都想找個清靜之地,安身立命,躲避戰禍。所以,當時佛教比較興旺,出家也成為時尚。張重天夫婦本來就信佛,對兒子皈依佛門也不反對。於是,17歲的契此,離開家庭,跨入佛門。
方丈見契此圓頭大耳,一臉善相,小小年紀,如此虔誠,就欣然接納,說:“善哉!善哉!本寺添此沙彌,定能香火興旺!”接著,方丈親自動手,為契此剃去青絲,披上袈裟,並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釋”字,賜法號“釋契此”。
方丈慧眼識珠,一語中的。布袋和尚在岳林寺出家,又在岳林寺圓寂,為岳林寺做過許多事情,身後又被定為彌勒化身,以其形象代替印度彌勒。岳林寺因此被定為彌勒道場而名聲大振,聞名寰宇。

布袋記趣

契此出家後,整天背著一個布袋,雲遊四方。有人問他:“師父有法號否?”契此回答:“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於是,世人都稱他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這隻布袋十分神奇。
一是深廣無邊。它看起來不大,但無論多少東西裝進去,永遠都沒有滿的時候。甚至連他在福建募捐來的一批擴建寺院的大木頭,都能裝入袋中。
二是有起死回生、變餿為鮮的特殊功效。有人把死了的魚兒投入他的布袋,他毫不生氣,仍然笑嘻嘻地收下。背到河邊,倒入水中,魚兒竟然搖頭擺尾,游入溪中。有人把餿了的飯菜倒入他的布袋,過了一會,取出來卻新鮮無比,美味可口。他自己吃不完,招來小兒們,讓他們盡情啖食。小兒們吃得津津有味,布袋和尚則坐在一方,開懷大笑。所以,許多孩子都喜歡跟他一起戲耍。杭州靈隱寺前山岩上雕刻的“十八小兒戲布袋”,就是根據這一傳說塑造的。
三是這隻布袋永遠用不壞,毀不了。有個地方上的無賴,慣於尋釁鬧事,弄人取樂,以為布袋和尚老實可欺,奪下他的布袋點火燒掉。奇怪的是,第二天,布袋和尚依然背著那隻布袋,來去如舊。無賴以為這隻布袋一定是重新做起來的,又奪過來把它燒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布袋和尚都大度地容忍了,可是當無賴第四次去奪布袋時,使盡吃奶力氣也提不動空布袋了。
至此,無賴才知道布袋和尚不是凡人,就拜到腳下,懇求饒恕。布袋和尚點化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時間一到,一切都報。”從此,這個無賴改惡從善,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了。

文獻記載

《佛祖統記》所載布袋和尚傳記
南宋志磐所著《佛祖統記》卷42所載布袋和尚篇幅雖少,但卻加入了《景德傳燈錄》所沒有的記載,且和後世所見的布袋和尚像構圖有密切的關係。如十六群兒(註:到曇噩的《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十六小兒增為十八)嘩逐布袋,並爭掣其袋的典故;以及蔣摩訶見其背上有一眼的典故等等。其文曰:
四明奉化布袋和尚於岳林寺東廊坐磐石上而化,葬於封山。既畢,復有人見之東陽道中者,囑云:“我誤持只履來,可與持歸。”歸而知師亡。眾視其穴,唯只履在焉。……有十六群兒嘩逐之,爭掣其袋。或於人中打開袋,出缽盂、木履、魚、飯、菜、肉、瓦、石等物,撒下云:“看!看!”又一一拾起,云:“者個是什麼?”又以紙包便穢,云:“者個是彌勒內院底!”嘗在路上立,僧問:“什麼?”師云:“等個人來。”曰:“來也!”師於懷中取一桔與之。僧擬接,復縮手云:“汝不是者個人。”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放下布袋,叉手立。僧云:“莫別有在?”師拾起布袋,肩上,行。因僧前行,撫其背。僧回首,師云:“與我一錢來!”嘗於溷所示眾云:“化緣造到不得於此大小二事!”郡人蔣摩訶每與之游。一日,同浴於長汀,蔣見師背一眼,撫之曰:“汝是佛!”師止之曰:“勿說他人!”師常教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故人間呼為“摩訶居士”雲。師昔游閩中,有陳居士者供奉甚勤,問師年幾,曰:“我此布袋與虛空齊年。”又問其故,曰:“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晉天福初,莆田令王仁煦於閩中見之,遺一偈云:“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俱不識。”後人有於墳塔之側得青瓷淨瓶,六環錫杖,藏之於寺。
《景德傳燈錄》所載《布袋和尚傳》
成書於1004年,道原所著的《景德傳燈錄》,在《宋高僧傳》的基礎上加入了若干典故。其文曰: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臥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鄽肆聚落,見物則乞,或醯醢魚葅,纔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布袋師也。嘗雪中臥而去。先保福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雪不沾身,人以此奇之,或就人乞,其貨則售,示人吉凶,必應期無忒,天將雨,即著濕草履途中驟行,遇亢陽,即曳高齒木屐市橋上豎膝而眠,居民以此驗知。有一僧在師前行,師乃拊僧背一下,僧回頭,師曰:“乞我一文錢。”曰:“道得,即與汝一文。”師放下布囊,叉手而立。白鹿和尚問:“如何是布袋?”師便放下布袋。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事?”師負之放下布袋叉手。保福曰:“為只如此,為更有向上事?”師負之而去。師在街衢立,有僧問:“和尚在這裡作什麼?”師曰:“等個人。”曰:“來也來也。”(按:歸宗柔和尚別云:歸去來)師曰:“汝不是這個人。”曰:“如何是這個人?”師曰:“乞我一文錢。”師有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絕多和(按:和,宋玉元明作知),智者只明無學地,非凡非聖復若乎(按:非凡非聖,玉作非聖非凡)。不強分別聖情孤,無價心珠本圖淨;凡是異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悉諸處不聞聲。”又有偈曰:“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覩人少,問路白雲頭。”梁貞明三(按:三,元作二)年(917年)丙子三月,師將示滅,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盤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其後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眾競圖其像,今岳林寺大殿東堂全身現存。
按:道原的記載十分重要,補充了一歌二偈,四次問答,特別是寫下了布袋和尚示滅的時間、地點和臨終前說偈的情況和內容,說明“競圖其像”緣起於“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其肉身那時安置在岳林寺東堂。《宋高僧傳》所述布袋和尚示滅之年為“天復中”。唐朝五代時“天復”年號有二,一個是唐明宗所用,計3年,即公元901-903年;一個是前蜀王建所用,計7年,即901-907年,與布袋和尚在世時間相比,似乎早了一些,因此,有人說,“天復”恐“天福”之誤。天福是後晉高祖年號,計6年,即936-942年,但與“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不符。
《宋高僧傳》所載《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
最早記載布袋和尚傳記的文獻,是成書於北宋初年(988年)贊寧所著的《宋高僧傳》。此書卷二十一中有《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其文曰: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雲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見物則乞,至於醢醬魚葅,纔接入口,分少許入囊,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彌勒真彌勒,時人皆不識”等句。人言慈氏垂跡也。又於大橋上立,或問:“和尚在此何為?”曰:“我在此覓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則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即曳高齒木屐,市橋上豎膝而眠。水潦,則系濕草屨。人以此驗知。以天復中終於奉川,鄉邑共埋之。後有他州見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間多圖畫其像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