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馬

巴里坤馬

巴里坤馬產於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現有馬15000餘匹,主要分布在該縣境內及伊吾縣前山牧場一帶。產區地處新疆東部天山北麓。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南沿天山主脈與哈密縣接界,北倚北塔山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臨伊吾縣,西接木壘縣。縣境內天山主脈與其一支脈相對峙,形成一狹長的山間盆地。海拔在1600-4300米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里坤馬 
  • 拉丁學名:Balikun Horse 
  • :動物界
  • 產地: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 數量:15000餘匹
  • 類型:兼用型地方良種
主要特性,體型,外貌,生存環境,模式產區,物種起源,訓練方法,騎乘,挽拉,產乳,繁殖狀況,評價展望,

主要特性

體型

巴里坤馬兼用型地方良種。體質為粗糙結實型,頭較粗重,背腰短直,胸較寬而深,毛色以騮毛,栗毛居多,青毛、花毛少量。成年體尺:公馬體高為135.4厘米,體長為137.5厘米,胸圍為166厘米,管圍為18.2厘米,母馬相應為129、135.6、160和16.5厘米。騎乘速力,1600米2分34秒,最大挽力為300千克。日平均產奶7.7千克,180天產奶量1386千克,屠宰率為56.95%,淨肉率為40.3%。初配年齡公馬為3~4歲,母馬為3歲,繁殖成活率為52.2%。
巴里坤馬的體尺,公馬體高135厘米左右,母馬體高130厘米左右,騸馬體高133厘米左右,隨產區各地的草原和飼養放牧條件不同,馬匹的體尺有差異,農區和半農區牧區的馬匹,體尺較大,而在群牧飼養條件下的牧區,一般體尺較小,但比較粗壯。
巴里坤馬生長發育較遲,一般到五周歲以後才達到體成熟。

外貌

頭較粗重,耳尖大,鼻孔大,眼明亮有神,下顎發達,頸粗壯,頸肩結合良好。胸較寬而深,肋骨拱圓開張,前軀發育良好,後軀腰尾結合稍差,尻短而斜,肌腱發育良好。四肢關節粗大,蹄小質堅;鬃鬣、尾毛髮達,被毛濃密。主要毛色有騮色,栗色,也有部分青色和花毛色馬。
巴里坤馬
巴里坤馬體質粗糙結實,性情溫順,氣質平衡穩定,有利於調教和工作能力的發揮,巴里坤馬基本上屬於偏挽的兼用馬型。

生存環境

巴里坤馬是在高寒地區長期的粗放群牧飼養條件下形成的,對寒、暑、風、雪等氣候變化以及對各種選劣草場和飼草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一般在水草豐茂的夏秋季節,能快速增重,大量積蓄體脂肪。在嚴寒缺草的冬春季節能保持體重掉膘緩慢,能在無棚圈設備、無補飼條件下,在-40℃的嚴寒下,踏30-40厘米厚的積雪,在草原上用前蹄刨雪覓草生存,對惡劣的自然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據近二十年的統計,成年巴里坤馬年平均保畜率均在95%以上。多年來,先後輸送到河南、河北、山東、寧夏等省區的巴里坤馬,都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的自然和飼養條件,並能正常的繁殖和生長發育。

模式產區

產區地勢複雜,山區與平地氣候相差懸殊。據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氣象站1959-1978年間的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1.1℃。絕對最高氣溫33.5℃,絕對最低氣溫-43.4℃。無霜期平均103天。年平均降水量204.5毫米。最大降水量267.6毫米,最小降水量121.4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7月份。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總面積34440平方公里,在歷史上以經營牧業為主。解放後隨著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擴大,現劃為半農半牧縣。全縣現有耕地面積47.02 萬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棵、豌豆、油菜等。
巴里坤縣不但居住有對畜牧業生產經驗豐富的哈薩克族牧民,並擁有較大面積的天然草場資源,發展畜牧業生產具有優越條件。巴里坤縣共有草場面積1944.2萬畝。其中優良草場1058萬畝,中等草場484萬畝,低等草場394.2萬畝,劣等草場8萬畝。主要牧草有綿羊狐茅、黑穗苔、嵩草、珠芽蓼、異燕麥、針茅,芨芨草、白蒿、百里香、冷蒿等。全縣草場因地勢而異。在山前洪積—沖積扇上部和縣西部的乾早丘陵地帶,土壤多屬栗鈣土及漠鈣土,一般植株較矮,植被稀疏,覆蓋度約10-25%,是主要的春秋草場。巴里坤盆地,地下水位高,土壤多屬黑鈣土,植被較密,覆蓋度達98%,植株高20-30厘米。南部山地,水草豐茂,是良好的夏季牧場,中部山地氣候於燥,氣溫較高,是牲畜主要的冬牧場。

物種起源

巴里坤馬的形成歷史,無系統的記載。在巴里坤地區,養馬業曾有過比較興旺的時期。據《中國經營西史》 記載:“在清乾隆朝(公元1736-1795年),於伊犁、塔爾巴哈台、鎮西(即巴里坤),迪化等處創辦牧廠,擎生畜群,… … ”另據記載“光緒三十二年(1906)調查東廠馬,共有四千五百二十八匹”。可見當時巴里坤養馬業已初具規模。
巴里坤縣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歷史上又曾是蒙古族人民聚居的地區,所以蒙古馬在巴里坤地區繁育是必然的。又據巴里坤概況大事表記載,巴里坤地區在歷史上曾有多次民族遷移以及與阿勒泰、塔城一帶遊牧往來,帶入有哈薩克馬等各類牲畜。據此推測,現在的巴里坤馬可能是歷史上的巴里坤土著馬與蒙古馬及哈薩克馬,經過長期的雜交繁育和風土馴化,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

訓練方法

騎乘

據1958年、1974年和1980年三次速力測驗,結果如表3-23。
巴里坤馬在1600-5000米的短距離速力測驗中成績並不突出,但15000米和18000米中距離的速力測驗成績較好。這說明巴里坤馬有一定的速力和較強的持久力。

挽拉

巴里坤馬除用於騎乘外,多用於耕挽勞役,一般在山區連續騎乘可日行60-80公里。用於平路拉膠輪大車(三馬聯駕)載重1500-2500公斤,日行(8小時)45-60公里。
巴里坤馬的勞役能力及勞役前後的生理指標變化情況,據1980年在巴里坤縣大河公社三小隊的測驗,6匹馬拉十二行播種機,連續使役4小時,使役前和使役後的生理指標變化如表3-25。

產乳

巴里坤馬具有較好的產乳性能。哺乳母馬在水草豐盛的夏牧場放牧期間,除給幼駒哺乳外,當地牧民還常擠部分馬乳供人飲用。據1980年7-8月間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沙爾喬克公社,對11匹哺乳母馬的產乳量測定,每匹馬日平均產乳7.74公斤(6.10-9.03公斤)若按泌乳期120天計算,平均總產乳量可達928.56公斤。
八至十二歲的巴里坤馬,在3-6個泌乳期間,隨著年齡和胎次的增加,產乳量有所提高。八歲第三胎,平均日產乳7.16公斤,九至十一歲第四胎,平均日產乳8.06公斤,十二歲第六胎,平均日產乳8.98公斤。

繁殖狀況

巴里坤公馬一般從三至四歲開始用於圈群配種,有較強的配種能力。每匹公馬圈配母馬10-20匹。公馬常使用到十五至十八歲,母馬一般從三歲開始參加配種,到十五至十八歲淘汰。母馬護駒性強。臨產母馬在野外放牧,在無人助產的情況下,母馬自動在馬群周圍選擇平坦的地方產駒,產後舔乾初生駒身上的粘液,直到初生駒站起來,吃上初乳後,方帶領馬駒追隨馬群。巴里坤馬的繁殖力,因限於群牧粗放,貧瘩飼養的條件,一般繁殖成活率比較低。據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1960-1980年的不完全統計,馬匹平均繁殖成活率僅達52.2% , 繁殖成活率最高(1970年)達71.2%,最低(1960年)為28%。

評價展望

巴里坤馬有悠久的歷史,有一定數量,在質量上具有獨特的特點。從體質類型到工作性能上,既不同於蒙古馬,又有別於哈薩克馬。所以,巴里坤馬應作為一個獨立的挽乘兼用型地方馬種來保種和培育。建立保種場,劃定保種基地,制訂保種、育種計畫和確定育種理想型標準。完善選育提高技術措施,適當提高其體尺,保持其適應性和產乳、產肉性能。加強選種選配,嚴格淘汰不合標準的馬匹,加強飼養和放牧管理,開展草原建設和飼料基地建設,以保證馬匹正常的生長發育,將巴里坤馬培育成為一個優良的挽乘兼用型的地方良種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