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

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是巴西政府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培養高層次科技人員的執行機構。該機構與中國政府和科研管理機構簽訂過一系列科學技術合作協定和項目。其中較為著名的合作項目就是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套用。CNPq主席為來自聖保羅物理研究院的Glaucius Oliva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
  • 外文名:O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Científico e Tecnológico - CNPq
  • 隸屬:巴西聯邦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 ceo:Glaucius Oliva
發展歷史,年度預算,科技人才庫,中巴衛星項目,

發展歷史

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CNPq)成立於1951年。60年來,該機構始終如一努力於促進巴西科學技術發展、激勵科研創新、培養科技人員和提高管理效率。尤其是在現政府領導下,注重於整合國家科研實力,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強化民族工業技術和推動出口能力,同時注重科技扶貧,促進社會良性發展。

年度預算

2009年CNPq的科技資金總預算為10.61億巴幣(相當於6.1億美元),其中主要資助一下重點項目:(1)建立若干重點學科的千年研究院;(2)重點課題投標(Universal 項目),資助2978個實驗室;(3)政府科研津貼,資助11410名科研人員,以提高科研成果;(4)科研人才培養,為25330名大學生提供科研獎學金;(5)到巴西的外國留學生(主要是來自葡語系和拉美國家)獎學金資助項目,2010年此項目總預算達370萬美元;等等。

科技人才庫

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一著名項目就是巴西科技人員統一的電子履歷表和人才庫(Plataforma Lattes)。全巴西13萬餘名博士水平的研究人員和23萬餘名碩士水平的技術人員自行進入巴西科技人才信息系統登記註冊,動態更新自己的最新科研成就,形成巴西,甚至全球,最大的科技人才資源庫。由於履歷表按統一格式,大大方便了科技人才管理和使用。全巴西各級科研和教學單位以及基金會都使用該系統評價科研人員業績和評定項目。該系統增強科研管理透明度,減少重複程式,節約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的時間。

中巴衛星項目

一九八八年七月,中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關於聯合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協定書》,核准雙方啟動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研製計畫,同年八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巴西空間研究院關於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的協定書》在北京簽署,正式啟動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一星、○二星的研製工作,中巴航天合作由此拉開序幕。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作為中國第一顆採取國際合作方式研製的數據傳輸型中高解析度對地遙感衛星,在衛星技術、衛星套用、工程管理、國際合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大幅提升了中國套用衛星和衛星套用的整體水平,對推動中國建立天地配套、統籌和一體化的遙感數據運行體系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