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亞規劃

巴西利亞規劃

巴西新都巴西利亞是從平地建設起來的新城。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1950年前後,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首都,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使之染上了嚴重的城市病。為了改變巴西的工業和城市過分集中在沿海地區的狀況,開發內地不發達區域,1891年巴西憲法規定遷都內陸。1956年,巴西政府決定在戈亞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設新都,定名為巴西利亞;同年,通過競賽選取巴西建築師L.科斯塔設計的新都規劃方案,規劃人口50萬,規劃用地152平方公里。

1957年巴西利亞開始建設,由巴西建築師O.尼邁耶擔任總建築師。至1960年,建設初具規模,正式從里約熱內盧遷都新址。巴西利亞的建設當時在世界的城市規劃界和建築界傳為盛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西利亞規劃
  • 海拔:1100米
  • 建設時間:1956年
  • 規劃人口:50萬
規劃特色,規劃設計構思,

規劃特色

巴西利亞規劃特色頗具特色。城市布局骨架由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功能迥異的軸線相交構成。從空中鳥瞰,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噴氣式飛機。 東西向的主軸線長6公里,東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辦公大樓,嚴整地排列在大道兩側。主軸線東端是三權廣場廣場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議會大廈、最高法院和總統府鼎足而立;在布局構圖上、建築空間上都是視線集中的地方。主軸線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機關,西端是城市的鐵路客運站。 南北向軸線呈弧形的翼狀,兩翼各長5公里許,有一條主幹道貫穿其間,與公路連線。主幹道兩旁布置著長方形的居住街區。每一街區內有高層、多層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設施,布置格式基本統一。城市兩條主軸線的交匯處,有一座 4層的大平台,在不同層次上形成立體交叉道口,以疏導各個方向的交通。在這裡設立全市的商業中心、文化娛樂中心,公共客運也大多在這裡轉站換乘。稍西有體育場。東西軸線的南北兩片地段分設動物園和植物園。城市的北、東、南三面有人工湖圍繞,人工湖附近散布著若干片獨戶住宅區。城市有少數小型工廠,布置在火車站的一側。

規劃設計構思

巴西利亞的規劃設計構思新穎,反映了現代城市規劃研究的一些成果。廣場建築群特別是矗立在三權廣場上的主要的政府機構建築,具有挺拔、開闊的氣魄。批評者認為它過分追求形式,對經濟、文化和歷史傳統考慮不足,未能妥善解決低收入階層的就業和居住等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