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峽路

【川峽路】北宋初期地理區域名,非行政區。即“川峽兩路”、“川峽四路”之簡稱。【《宋史》疑將“峽路”誤作“峽西路”】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掉後蜀政權之後設西川路,治益州(治今四川成都);開寶六年 (973年),分西川路,置峽路(治今重慶奉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峽路
  • 行政區劃:北宋初期
  • 名稱意義:西川路、峽(西)路合稱
  • 別稱:“川峽兩路”、“川峽四路”
經歷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後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初置成都“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節“峽路”,川峽盆地遂分為東、西兩大政區,即川峽兩路(簡稱川峽路)。
太平興國二年(977),再分成都“西川路”,於利州(今四川廣元)增置“東川路”。
太平興國七年(982),廣元“東川路”重新併入成都“西川路”。
至道三年(997),天下正式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
鹹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增置三台“梓州路”,且“四路”政區統一以各自行政治司所在地命名。即: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廣元。北宋末期,才遷治陝西漢中)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南宋初期,才遷治四川瀘州)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慶奉節)
至此,原“川峽路”最終裂為“川峽四路”,合稱“四川”路,“四川”作為地理區劃由此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