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街道

嶗山街道

嶗山街道位於榮成市南部,南隔八河水庫與東山街道相望,西與滕家鎮交界,北與崖頭鎮毗鄰。人口3.3萬人,轄1個社區、29個行政村。地處沿海丘陵,緩丘綿延全境,丘陵地約占90%。海拔一般在100米以下,最高點嶗山海拔167米。沿海為海積平原,局部有沼澤。東臨黃海,海岸線長16千米。主要河流有嶗山河。

嶗山街道總面積為45.5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居民7340戶,3.3萬人,海岸線長16華里,耕地面積2.6萬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29.7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20%;實際利用內外資2.9億元,同比增長25.5%;完成工商稅收341萬元,同比增長7.23%,先後迎接舉辦省級現場會5次,威海市級現場會8次,榮成市級現場會15次,榮獲省級無邪教鄉鎮榮譽稱號。

榮成市嶗山街道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嶗山在地緣上承接南北,連通東西,靠城臨海,交通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嶗山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榮成市
  • 人口:3.3萬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交通位置,園區建設,海洋經濟,農業經濟,文化旅遊,基礎設施,

歷史沿革

以境內之嶗山得名。清末屬朝陽都。民國初期屬第五區。1930年屬第六區。1942年2月屬嶗山區。1950年9月屬第十區。1957年設立嶗山鄉。1958年9月改為嶗山公社。1959年2月撤銷嶗山公社,大部併入滕家公社。1963年2月,由滕家公社劃出23個生產大隊,恢復嶗山公社。1984年4月,改稱嶗山鄉。1989年12月,設立嶗山鎮。1995年,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5600戶、15349人,轄官邸1個居委會和船塢、地寶圈、鮑家莊、嶗山二疃、北埠、南埠、中埠、脈埠、閆家莊、斜口島、嶗山屯、寧家、古塔東莊、古塔、柳家莊、雨夼、畢家屯、神道、西牢、魯家、羅家莊、煙墩坓等23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嶗山大疃。2001年4月,撤銷嶗山鎮,併入崖頭鎮。2006年設立嶗山街道。

行政區劃

371082010(1居29村):~001官邸社區 ~200嶗山二疃村 ~201嶗山大疃村 ~202鮑家莊村 ~203地寶圈村 ~204船塢村 ~205斜口島村 ~206北埠村 ~207中埠村 ~208南埠村 ~209閻家莊村 ~210脈埠村 ~211雨夼村 ~212寧家村 ~213古塔村 ~214古塔東莊村 ~215嶗山屯村 ~216柳家莊村 ~217西牢村 ~218羅家莊村 ~219魯家村 ~220畢家屯村 ~221煙墩講村 ~222神道村 ~223大遲家村 ~224小遲家村 ~225小河於家村 ~226河南村 ~227南沽村 ~228台上林家村

地理環境

嶗山位於黃海與渤海交匯處,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屬暖溫帶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2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

交通位置

這裡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榮烏[榮成至內蒙烏海]高速入口,市區三站(公車站.大客車站.小客車站)都座落於轄區內。有直達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的幹線高速公路。距青島機場、火車站275公里,距煙臺機場、火車站130公里,距威海機場30公里,威海火車站40公里。海上運輸尤為發達,主要有龍眼港至平澤港、石島港至韓國仁川港、釜山港及日本門司、博多港等國際航線,嶗山距石島港25公里,距龍眼港30公里,蜊江港5公里,可直達香港、韓國、澳門、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嶗山街道

園區建設

三期工業園規劃面積已達到21.7平方公里,區內長達10.5公里的“一縱三橫”路網建設已全面完工。我們探索創新“跳躍布點、連點成線、點線帶面”的發展思路,自北而南搭建起了四條經濟帶。目前,以家家悅綠色食品工業園為擴張點的第一條經濟帶周邊已匯聚了海山工業園、榮佳電機、鵬澤食品、高虹電力二期工程等8個項目,家家悅、榮佳電機項目已開工建設;第二條經濟帶中小企業孵化園區,規劃引進20至30家中小企業,目前312畝場地平整已經完成,已引進泰達橡膠、恆建建材、榮昌塑膠等6個項目;第三條經濟帶利智度假村周邊已匯聚了盛泉數碼科技園、太原博士後工作站、北大科技園、黃金海岸度假區等高科技及旅遊度假項目;第四條經濟帶龍江教授村工程即將完工,千名黑龍江教授即將落戶嶗山。
“跳躍布點,連點成線、點線帶面”的開發思路,按照大工業基地、大產業集群發展方向,靈活確定項目選址地。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目前特色鮮明的專業園區錯落有致、競相爭輝,推動整個園區在短時間內迅速拉開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框架。

海洋經濟

嶗山有海岸線32華里。現有鮮蛤、牡蜊、扇貝等養殖面積6000畝,可開發養殖灘涂水域達到10000畝。嶗山灘涂資源十分豐富,自然環境優異,已形成了扇貝、牡蜊及參貝育苗的產業體系,是國家魁蚶養殖示範基地,也是國家對魁蚶進行雜交,培育新產品的科研基地。多年來,居民民眾有著從事灘涂養殖的習慣,並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術和工藝。灘涂養殖業年收入達到1.5億元。傳統特產嶗山鮮蛤以其特有的品質贏得了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農業經濟

特色農業近幾年來已成為嶗山的一大特色和品牌,草莓、大櫻桃、養豬、梅花鹿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我們已發展草莓2500畝、大櫻桃1000畝。我們通過工廠連農戶的方式,打造服務城區的綠色環保蔬菜基地,建設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葡萄、犁、桃、玉米、花生等多品種果蔬及規模化反季種植,建設面積在千畝以上的農業工廠6處。普及高密度栽培、滴水灌溉、測土施肥等先進種植技術,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

文化旅遊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園區文化、工業文化等新型資源不斷融入到現代旅遊業中。我們將依託龍江教授村、八河水庫、家家悅工業園、開發的綠色食品種植園、灘涂養殖園等一批大項目建設,與周邊旅行社積極掛靠,挖掘園區旅遊、工業旅遊資源。跟蹤抓好在談的國際影視傳播基地,該項目占地800畝,由國家廣電總局投資1.2億元,確保年內開工建設,構築起文化旅遊載體,還將規劃建設集吃、游、購、娛等於一體的“海鮮一條街”,打造嶗山“河海相聯、水城相映、田園體驗、休閒觀景”的特色旅遊風格。鼓勵引導靠區臨路村莊的農民、業戶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託工業旅遊、園區旅遊的帶動作用,加快發展與大旅遊相銜接配套的生態游、農家游、漁家游,打造農民增收新亮點。

基礎設施

嶗山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嶗山按照“超前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以新城區建設為重點,積極改造舊城,城市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批城市骨架路網已經建成,形成了現代化的對外交通。嶗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電訊、供電、供水能力已跨入全市鎮區前列。電訊與全球聯網,郵政網路完善,網點遍及全街道所有村委會。街道內實現光纖聯網,可提供數位電視節目,並建有完善的從幼稚園到國中的教育體系,均有相當規模和水準,是榮成教育強鎮。街道內還建有多家醫療網點,醫療保險普及率達到98/。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