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崇禮紅薯主產地位於枯河流域的沖積平原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黃土壤,中性偏鹼,富含鉀、磷等適合紅薯生長的礦物質及有機腐熟物。崇禮紅薯薯塊多而勻,表皮光潔,塊紡錘形,皮色深紅,肉色乳白,食之味香濃郁,甘甜面沙,含有豐富的糖、澱粉、粗纖維、維生素C和磷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崇禮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禮紅薯
  • 產地名稱: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 品質特點:薯塊多而勻,肉色乳白,食之味香濃郁,甘甜面沙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169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1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崇禮紅薯與其它地區枝蔓及外形特徵區別不大,施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蔓長1~1.8米,基部分枝6~8個,平臥地面而斜上,葉互生,不開花;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 品質指標
據檢測,崇禮紅薯含維生素C 40~50毫克/100克、澱粉23~28克/100克、磷0.04~0.05%、粗纖維0.6~0.9%、總糖2.2~3.2%。
  • 產品分級
崇禮紅薯一般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等三個等級。一級是指單個紅薯重500克以上,色澤鮮亮,無損傷。二級是指單個紅薯重250~500克之間,色明亮,無損傷。三級是指單個紅薯重在150~250克之間,色明亮,以及150克以上的有損遙捆精格傷的,色澤一般的產品。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產地環境

崇禮鄉位於上蔡縣東北,地勢由西向東稍有下降。土壤類型包括黃土、黑土和褐色土,以黃土為主,講槓肯土壤pH值7.3、有機質含量1.55%、全氮0.1194%、速效磷18.528ppm、速效鉀165.706ppm,有利於紅薯生長。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上蔡縣崇禮鄉紅薯種植地屬黑河、小洋河等流域,呈西北東南走向,地下水位低,只有20米左右,旱能澆,澇能排,適宜種植紅薯。
上蔡縣崇禮鄉位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居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和風細雨,夏季多雨較熱,秋季氣候涼爽,冬季較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數2573.1小時,全年無霜期達232天,10℃以下積溫215天,適宜種植紅薯。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種植基地

歷史淵源

崇禮紅薯作盼勸糊為上蔡縣的特產,栽培歷史悠久。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據《古蔡風物》載,相傳明末河南連續三年發生蝗旱之災,至崇禎十三年(1640年),整個河南“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是歲(崇禎十三年),中原盜起,時大飢,斗米錢三千,人才甩項相食,群盜大起如牛毛”。義軍闖王面臨士兵們的饑飽問題,發現崇禮紅薯豐產,且綿甜濃郁,隨解燃眉之急,穩定軍心。
20世紀50、60年代,為解決廣大人民生活問題,上蔡縣黨和政府大力號召戲整企人民民眾種植紅薯,紅薯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三年困難時期,上蔡縣紅薯種植面積過半以上,成為人們的救命糧。“早上蒸,中午喇,晚上喝的紅薯茶”,便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崇禮紅薯作為崇禮鄉的主要糧食作物維持著人民的日常生活,據《上蔡縣誌》記載,該鄉農民流傳有“紅薯湯、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的說法。
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崇禮鄉紅薯種植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紅薯生產基地。

生產情況

20世紀50、60年代,上蔡縣長年栽培紅薯在30萬畝以上,60、70年代栽培面積增加到50萬畝左右,農民分配糧食中紅薯占2/3以上。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2011年,上蔡縣崇禮紅薯適宜種植面積3913公頃,年總產量7萬噸。

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崇禮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崇禮紅薯的地域保護範圍包括上蔡縣崇禮全鄉,涉及格了朱村、枯河村、崇禮村、任莊村、岳徐村、西黨村、孫村村、東黨村、大付村、楊堂村、大滲設謎歡朱村、坡朱村、大袁村、方堂村、後店村、張莊村共16個行政村。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北緯33°18′~33°35′,東經114°58′~114°68′。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要求:產地環境條件(環境空氣品質、灌溉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和“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評價準則(NY/T5295-2004)”的規定選擇遠離污染源,不受工農業污染及其影響,生態條件良好,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甘薯生產區域,排水方便、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性能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不帶任何病害的地塊。
(2)品種選育與特點要求:選用抗病優質品種嚴格挑選種薯,在引種時要特別注意三點:1、嚴禁從疫區引種。不可盲目到品種來源和產地病害不明的地方引種。2、弄清品種的真假、選育單位、來源,有無國家端殃法定部門的抗病和品質檢驗報告。3、根據用途、和當地的氣侯、土壤、病害發生情況選用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崇禮紅薯生產過程包括苗床育苗、種薯消毒、整地施肥、適時早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及儲藏等步驟。具體如下:
①苗床育苗:育苗時間適當提早於3月上、中旬把種薯,移入保護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雙層薄膜保護,種薯整齊排列,蓋一層細土後平鋪一層地膜,再拱架蓋一層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溫。及時在平鋪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溫燒壞嫩苗。苗床第1個月每7天噴1次水,1個月後每星期噴2次水肥,(株高達15厘米時)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苗開始每星期噴2次水肥,濃度適當加大,保證再生幼苗養分供給。麥收後栽夏紅薯可利用春薯采苗圃供苗。
②種薯消毒: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300倍液浸種5~10分鐘,防治黑斑病。
③整地施肥:耕作深度26~33厘米,春紅薯冬前按壠距開溝,加深溝底,進行風化,早春施入有機肥,並使土肥混合。冬耕宜深,春耕宜早、宜淺。壠距80厘米左右,壠高20~25厘米,每壠一行,株距25厘米左右;壠作質量:壠距均勻,壠直、壠面平,壠土松,土壤散碎,壠心無漏耕。夏紅薯隨施肥、隨耕作,隨起壠。根據土壤肥力水平、計畫產量指標,確定相應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基肥為主,有機肥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鉀肥、磷肥的原則。氮肥總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鉀肥作基施,有機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無病源農家肥,充分混勻,耕翻整地時施入。一般以每生產1000千克鮮薯,需施入氮(N)5千克,磷(P2O5)5千克,鉀(K2O)10~12千克,進行平衡施肥。氮、磷、鉀比例以1∶1∶2~2.5。在中等肥力條件下,鮮薯2500~3000千克/667平方米,需施優質農家肥(漚肥、堆肥)2500~3000千克,補施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
④適時早栽:適時早插,合理密植:5月上旬是幼苗栽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厘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可開始栽秧,每畝插3500~4000株。適時早栽是紅薯增產的關鍵,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栽秧過晚,生長期縮短,紅薯少而小,產量低品質差。為提高栽秧質理確保苗旺,栽秧時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選用壯苗栽插,栽時最好將大小苗進行分級,分別栽插,使其均衡生長,為防治紅薯黑班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鐘。紅薯應在保證成活的基礎上爭取水平淺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厘米為宜,栽插時要求封土嚴密,深淺一致,使葉片露出地面,澆水時不沾泥漿,秧苗露頭要直,秧不宜露的過長,以防大風甩苗影響成活。
⑤田間管理:
紮根緩苗期管理:紮根緩苗階段是從栽後長出新根到塊根開始形成,歷時1個月左右。紅薯定栽後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栽秧後,如遇大旱,應及時澆緩苗水,以利紮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後,要澆一次,以後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鬆土,提溫,消除雜草,促進植株迅速生長利於根形成。
分枝結薯期管理:栽插後30~40天隨著溫度升高,莖葉生長加快,塊根繼續形成膨大應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隨水畝追5~8斤尿素,澆後要及早中耕鬆土保墒,
莖葉盛長塊根膨大期管理:7月中旬至8月下旬此期莖葉盛長塊根膨大,葉面積係數達到最大,一般在這一時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溫度高,植株生長快,為防止徒長,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間均勻噴打,以葉面沾滿藥液而不流為佳,在此期,地下部塊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澆水,但水量不宜過大,為促進薯塊膨大,可畝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兌水15公斤隔7~10天噴一次,連噴兩次。
莖葉衰退塊根膨大期管理:8月下旬後,紅薯生長後期,莖葉由緩慢生長直至停滯;養分輸向塊根,生長中心由地上轉到地下,管理上要保護莖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塊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證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氣久旱無雨,土壤乾旱,會使莖葉早衰影響碳水化物的形成、積累,造成減產,因此要及時澆小水,但在紅薯收刨前20天內不宜澆水,若遇秋澇,要及時排水,以防硬心與腐爛,在處暑前後紅薯葉進入回秧期。為防止早衰,延長和增強葉中的光合作用,促進薯塊肥大,進行葉面噴肥,畝用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30~40公斤進行噴打,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兩次。
摘頂:當紅薯主莖長至50厘米時,選晴好天氣上午摘去頂芽;分枝長至35厘米時繼續把頂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莖蔓徒長,避免養分消耗,促進根塊膨大,可增產20%~30%。
⑥病蟲害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化治理原則。
紅薯黑斑病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莖基部,尤其在白部分產生長橢圓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防治措施:(1)培育無病壯苗。①用無病床土育苗;②用52℃~54℃溫水恆溫浸種薯10分鐘;③苗床上采苗用高剪苗。(2)建立無病留種田。(3)輪作換茬。(4)採用高溫大屋窖貯藏甘薯。(5)嚴格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藥劑防治措施:薯種貯藏及育苗時分別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或栽植時浸苗基部10分鐘。
甘薯莖線蟲病:甘薯莖線蟲病也叫糠心病、菊花心、糠梆子、空心病等。危害症狀:皮色正常或發暗,內部褐白相間成糠心或花瓤農業防治措施:清除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藥劑防治:育苗時,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潑澆苗床;病區大田栽植時,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500克,兌入1000~1500千克澆苗水中,均勻澆入窩中,隨後封嚴。
甘薯根腐病:甘薯根腐病亦稱爛根病。危害症狀:根尖發黑,向上擴展。苗矮小,節短,葉黃變脆,自下而上脫落,嚴重的乾枯死亡。採取下列農業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良種。(2)培育壯苗,適時早栽。(3)深翻改土,增施淨肥。(4)輪作換茬。(5)清潔田園,清除病薯殘體。(6)建立無病留種田。
蟲害防治:蠐螬、金針蟲、小象鼻蟲危害症狀:薯塊上有蟲蛀孔,或有孔道薯塊切口薯心病症。螻蛄、地老虎危害症狀:薯苗靠地面處或莖基被咬斷,防治措施: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畝用50%辛硫磷1000毫升拌細土100千克,犁地時均勻撒入犁溝防治。防治地老虎、螻蛄也可用毒餌誘殺,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60~100克,先以少量清水化後,和炒香的棉籽餅或菜籽餅5~7千克拌均勻。也可用毒草誘殺,取鮮草25~40千克,鍘成1.7厘米長,與90%敵百蟲50克,清水適量拌均勻後,於傍晚撒在薯苗根附近地面上誘殺。甘薯天蛾、斜紋夜蛾、甘薯潛葉蛾危害症狀:甘薯天蛾比斜紋夜蛾體型大,均是以幼蟲咬食葉片、葉柄、嫩莖。甘薯潛葉蛾是幼蟲鑽入葉肉內潛食葉肉,邊食邊進而蛀成一條彎曲形的隧道。甘薯麥蛾(捲葉蛾)又稱甘薯卷葉蟲、甘薯包葉蟲、甘薯花蟲等。危害症狀:幼蟲在薯業背面吐絲卷葉,取食部分葉肉後,又爬往他出重新危害。農業防治措施:對甘薯天蛾結合冬耕拾除殺蛹、利用物理方法誘殺成蟲。對斜紋夜蛾在發蛾盛期摘除寄主卵塊用物理方法誘殺成蟲。對甘薯潛葉蛾及時清溝排水,降低濕度,減輕蟲害發生。藥劑防治措施:每畝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敵殺死)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滅百可)2000倍液噴霧,以上藥交替使用。
(4)產品收穫及儲藏:
①採收時間要求 要適時收穫,紅薯收穫期通常根據氣溫而定,收穫過早影響鮮薯產量,收穫過晚易受冷害、影響貯藏。紅薯在地溫15℃以下塊根停上膨大,10℃以下莖葉開始枯死,薯塊在9℃以下時間長了,易受冷害。崇禮紅薯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地溫12~15℃)開始收穫,貯藏鮮薯與種薯於“霜降”前收完。收穫過晚,易發生冷害腐爛造成損失。
②採收及薯窖處理 為了安全收穫,一般情況下在無雨天的上午收刨,當天下午入窖。以不受暴曬、雨淋、水漬、病蟲和霜凍薯塊入窖。收穫時做到輕刨、輕裝、輕運,防破傷、防污染。長期(7月以上)保鮮及作種用的崇禮紅薯,都建在地勢高崗乾燥地上,以地下式(5米以下)自然保鮮窖為主,大小以貯量而定,一般貯存5~10噸鮮薯,貯藏前,對舊窖進行清掃消毒,用硫磺熏蒸或噴灑50%多菌靈500倍藥液殺滅病菌,處理後,排除廢氣體。嚴防烈日暴曬、雨淋、凍害、有害物質的污染和病蟲害的侵染。貯藏量一般占窖空間的2/3。在薯堆中間放入通氣籠,以利通風。窖溫保持11~14℃,濕度保持85~90%,確保全全貯藏。
③薯窖管理 根據薯塊的特點和天氣變化,對薯窖的管理勻為三個階段:前期:薯塊人窖初期以通風、降溫、散濕為主。中期:指薯塊入窖後30天至來年立春前後,以保溫防寒為主。對薯窖主要注意保溫。後期:立春至出窖前,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加強通風換氣。
紅薯是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必須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條件,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記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

專用標誌使用

崇禮紅薯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崇禮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崇禮紅薯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崇禮紅薯”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崇禮鄉紅薯種植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紅薯生產基地。

生產情況

20世紀50、60年代,上蔡縣長年栽培紅薯在30萬畝以上,60、70年代栽培面積增加到50萬畝左右,農民分配糧食中紅薯占2/3以上。
崇禮紅薯
崇禮紅薯
2011年,上蔡縣崇禮紅薯適宜種植面積3913公頃,年總產量7萬噸。

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崇禮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崇禮紅薯的地域保護範圍包括上蔡縣崇禮全鄉,涉及格了朱村、枯河村、崇禮村、任莊村、岳徐村、西黨村、孫村村、東黨村、大付村、楊堂村、大朱村、坡朱村、大袁村、方堂村、後店村、張莊村共16個行政村。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北緯33°18′~33°35′,東經114°58′~114°68′。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要求:產地環境條件(環境空氣品質、灌溉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和“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評價準則(NY/T5295-2004)”的規定選擇遠離污染源,不受工農業污染及其影響,生態條件良好,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甘薯生產區域,排水方便、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性能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不帶任何病害的地塊。
(2)品種選育與特點要求:選用抗病優質品種嚴格挑選種薯,在引種時要特別注意三點:1、嚴禁從疫區引種。不可盲目到品種來源和產地病害不明的地方引種。2、弄清品種的真假、選育單位、來源,有無國家法定部門的抗病和品質檢驗報告。3、根據用途、和當地的氣侯、土壤、病害發生情況選用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崇禮紅薯生產過程包括苗床育苗、種薯消毒、整地施肥、適時早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及儲藏等步驟。具體如下:
①苗床育苗:育苗時間適當提早於3月上、中旬把種薯,移入保護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雙層薄膜保護,種薯整齊排列,蓋一層細土後平鋪一層地膜,再拱架蓋一層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溫。及時在平鋪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溫燒壞嫩苗。苗床第1個月每7天噴1次水,1個月後每星期噴2次水肥,(株高達15厘米時)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苗開始每星期噴2次水肥,濃度適當加大,保證再生幼苗養分供給。麥收後栽夏紅薯可利用春薯采苗圃供苗。
②種薯消毒: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300倍液浸種5~10分鐘,防治黑斑病。
③整地施肥:耕作深度26~33厘米,春紅薯冬前按壠距開溝,加深溝底,進行風化,早春施入有機肥,並使土肥混合。冬耕宜深,春耕宜早、宜淺。壠距80厘米左右,壠高20~25厘米,每壠一行,株距25厘米左右;壠作質量:壠距均勻,壠直、壠面平,壠土松,土壤散碎,壠心無漏耕。夏紅薯隨施肥、隨耕作,隨起壠。根據土壤肥力水平、計畫產量指標,確定相應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基肥為主,有機肥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鉀肥、磷肥的原則。氮肥總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鉀肥作基施,有機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無病源農家肥,充分混勻,耕翻整地時施入。一般以每生產1000千克鮮薯,需施入氮(N)5千克,磷(P2O5)5千克,鉀(K2O)10~12千克,進行平衡施肥。氮、磷、鉀比例以1∶1∶2~2.5。在中等肥力條件下,鮮薯2500~3000千克/667平方米,需施優質農家肥(漚肥、堆肥)2500~3000千克,補施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
④適時早栽:適時早插,合理密植:5月上旬是幼苗栽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厘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可開始栽秧,每畝插3500~4000株。適時早栽是紅薯增產的關鍵,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栽秧過晚,生長期縮短,紅薯少而小,產量低品質差。為提高栽秧質理確保苗旺,栽秧時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選用壯苗栽插,栽時最好將大小苗進行分級,分別栽插,使其均衡生長,為防治紅薯黑班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鐘。紅薯應在保證成活的基礎上爭取水平淺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厘米為宜,栽插時要求封土嚴密,深淺一致,使葉片露出地面,澆水時不沾泥漿,秧苗露頭要直,秧不宜露的過長,以防大風甩苗影響成活。
⑤田間管理:
紮根緩苗期管理:紮根緩苗階段是從栽後長出新根到塊根開始形成,歷時1個月左右。紅薯定栽後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栽秧後,如遇大旱,應及時澆緩苗水,以利紮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後,要澆一次,以後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鬆土,提溫,消除雜草,促進植株迅速生長利於根形成。
分枝結薯期管理:栽插後30~40天隨著溫度升高,莖葉生長加快,塊根繼續形成膨大應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隨水畝追5~8斤尿素,澆後要及早中耕鬆土保墒,
莖葉盛長塊根膨大期管理:7月中旬至8月下旬此期莖葉盛長塊根膨大,葉面積係數達到最大,一般在這一時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溫度高,植株生長快,為防止徒長,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間均勻噴打,以葉面沾滿藥液而不流為佳,在此期,地下部塊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澆水,但水量不宜過大,為促進薯塊膨大,可畝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兌水15公斤隔7~10天噴一次,連噴兩次。
莖葉衰退塊根膨大期管理:8月下旬後,紅薯生長後期,莖葉由緩慢生長直至停滯;養分輸向塊根,生長中心由地上轉到地下,管理上要保護莖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塊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證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氣久旱無雨,土壤乾旱,會使莖葉早衰影響碳水化物的形成、積累,造成減產,因此要及時澆小水,但在紅薯收刨前20天內不宜澆水,若遇秋澇,要及時排水,以防硬心與腐爛,在處暑前後紅薯葉進入回秧期。為防止早衰,延長和增強葉中的光合作用,促進薯塊肥大,進行葉面噴肥,畝用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30~40公斤進行噴打,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兩次。
摘頂:當紅薯主莖長至50厘米時,選晴好天氣上午摘去頂芽;分枝長至35厘米時繼續把頂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莖蔓徒長,避免養分消耗,促進根塊膨大,可增產20%~30%。
⑥病蟲害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化治理原則。
紅薯黑斑病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莖基部,尤其在白部分產生長橢圓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防治措施:(1)培育無病壯苗。①用無病床土育苗;②用52℃~54℃溫水恆溫浸種薯10分鐘;③苗床上采苗用高剪苗。(2)建立無病留種田。(3)輪作換茬。(4)採用高溫大屋窖貯藏甘薯。(5)嚴格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藥劑防治措施:薯種貯藏及育苗時分別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或栽植時浸苗基部10分鐘。
甘薯莖線蟲病:甘薯莖線蟲病也叫糠心病、菊花心、糠梆子、空心病等。危害症狀:皮色正常或發暗,內部褐白相間成糠心或花瓤農業防治措施:清除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藥劑防治:育苗時,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潑澆苗床;病區大田栽植時,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500克,兌入1000~1500千克澆苗水中,均勻澆入窩中,隨後封嚴。
甘薯根腐病:甘薯根腐病亦稱爛根病。危害症狀:根尖發黑,向上擴展。苗矮小,節短,葉黃變脆,自下而上脫落,嚴重的乾枯死亡。採取下列農業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良種。(2)培育壯苗,適時早栽。(3)深翻改土,增施淨肥。(4)輪作換茬。(5)清潔田園,清除病薯殘體。(6)建立無病留種田。
蟲害防治:蠐螬、金針蟲、小象鼻蟲危害症狀:薯塊上有蟲蛀孔,或有孔道薯塊切口薯心病症。螻蛄、地老虎危害症狀:薯苗靠地面處或莖基被咬斷,防治措施: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畝用50%辛硫磷1000毫升拌細土100千克,犁地時均勻撒入犁溝防治。防治地老虎、螻蛄也可用毒餌誘殺,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60~100克,先以少量清水化後,和炒香的棉籽餅或菜籽餅5~7千克拌均勻。也可用毒草誘殺,取鮮草25~40千克,鍘成1.7厘米長,與90%敵百蟲50克,清水適量拌均勻後,於傍晚撒在薯苗根附近地面上誘殺。甘薯天蛾、斜紋夜蛾、甘薯潛葉蛾危害症狀:甘薯天蛾比斜紋夜蛾體型大,均是以幼蟲咬食葉片、葉柄、嫩莖。甘薯潛葉蛾是幼蟲鑽入葉肉內潛食葉肉,邊食邊進而蛀成一條彎曲形的隧道。甘薯麥蛾(捲葉蛾)又稱甘薯卷葉蟲、甘薯包葉蟲、甘薯花蟲等。危害症狀:幼蟲在薯業背面吐絲卷葉,取食部分葉肉後,又爬往他出重新危害。農業防治措施:對甘薯天蛾結合冬耕拾除殺蛹、利用物理方法誘殺成蟲。對斜紋夜蛾在發蛾盛期摘除寄主卵塊用物理方法誘殺成蟲。對甘薯潛葉蛾及時清溝排水,降低濕度,減輕蟲害發生。藥劑防治措施:每畝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敵殺死)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滅百可)2000倍液噴霧,以上藥交替使用。
(4)產品收穫及儲藏:
①採收時間要求 要適時收穫,紅薯收穫期通常根據氣溫而定,收穫過早影響鮮薯產量,收穫過晚易受冷害、影響貯藏。紅薯在地溫15℃以下塊根停上膨大,10℃以下莖葉開始枯死,薯塊在9℃以下時間長了,易受冷害。崇禮紅薯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地溫12~15℃)開始收穫,貯藏鮮薯與種薯於“霜降”前收完。收穫過晚,易發生冷害腐爛造成損失。
②採收及薯窖處理 為了安全收穫,一般情況下在無雨天的上午收刨,當天下午入窖。以不受暴曬、雨淋、水漬、病蟲和霜凍薯塊入窖。收穫時做到輕刨、輕裝、輕運,防破傷、防污染。長期(7月以上)保鮮及作種用的崇禮紅薯,都建在地勢高崗乾燥地上,以地下式(5米以下)自然保鮮窖為主,大小以貯量而定,一般貯存5~10噸鮮薯,貯藏前,對舊窖進行清掃消毒,用硫磺熏蒸或噴灑50%多菌靈500倍藥液殺滅病菌,處理後,排除廢氣體。嚴防烈日暴曬、雨淋、凍害、有害物質的污染和病蟲害的侵染。貯藏量一般占窖空間的2/3。在薯堆中間放入通氣籠,以利通風。窖溫保持11~14℃,濕度保持85~90%,確保全全貯藏。
③薯窖管理 根據薯塊的特點和天氣變化,對薯窖的管理勻為三個階段:前期:薯塊人窖初期以通風、降溫、散濕為主。中期:指薯塊入窖後30天至來年立春前後,以保溫防寒為主。對薯窖主要注意保溫。後期:立春至出窖前,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加強通風換氣。
紅薯是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必須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條件,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記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

專用標誌使用

崇禮紅薯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崇禮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崇禮紅薯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崇禮紅薯”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