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刺(峨眉刺)

峨嵋刺

峨眉刺一般指本詞條

峨嵋刺,中國武術器械之一。峨嵋刺作為武術項目出現,是明代末年。武術所用的峨嵋刺長約30厘米,其形狀是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頭端略扁,呈菱形帶尖,中間有一圓環 ,將圓環套在練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 1個,運用抖腕和手指撥動,使其轉動。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翻江鼠蔣平的兵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峨嵋刺
  • 外文名:Short Range
  • 性質:中國武術器械之一
  • 出現時代:明代末年
  • 形狀: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
  • :約30厘米
  • 別稱:分水峨嵋刺
峨嵋刺,簡介,使用,優點,用法,風格特色,古拳譜,歌訣,起源,峨嵋刺護身技法,戴氏心意峨嵋刺盤劍,古拳譜,歌訣,動作說明,預備勢,招式動作,收勢,

峨嵋刺

簡介

短雙奇兵器,又名峨嵋針,稱峨嵋對刺或雙鋒撾。《清稗類鈔》:“宣統辛亥年,拳師戴綿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術項目中有‘峨嵋針’,即今之峨嵋刺。”
峨嵋刺峨嵋刺
此械一般外形長約一尺(長短也可因人而異),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形如槍頭;另根據鍛造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三棱峨嵋刺、六棱梅花峨嵋刺等;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上鉚一鐵釘,釘子可在孔中靈活轉動,釘串連一套指圓環。
據傳說“峨嵋刺”為古代水戰中使用的一種格鬥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殺或潛入水底鑿穿船底之用,故又稱分水峨嵋刺。後改為陸上套用。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因該械形似鵝眉,故得名。

使用

使用時,左右手各執一支,將圓環套於雙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緊時可做攔、刺、穿、挑、推、鉸、扣等動作技法,張手撒放時可運用手腕的拌勁和手指的撥動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貼掌轉動來迷惑對手,同時配合各種步型、身法、步法平衡、跳躍等動作。
擊法有刺、穿、挑、撥、扎、架等。
峨嵋刺,無中環,直接握在中部使用峨嵋刺,無中環,直接握在中部使用

優點

兵器輕巧,便於攜帶,適合女性使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翻江鼠蔣平的兵刃。黃蓉在成為幫主前用的也是這種兵器。演練起來動作優美、造型別致。

用法

主要有刺、穿、撥、挑等,結合各種型、步法、平衡、跳躍翻轉等動作構成套路練習,舞動起來別有風格。

風格特色

古拳譜

古拳譜云:“斯器踩井字步法, 大束大展的勢法,輕靈的身法,練時以貫上神氣殺氣為妙,尤以含上快勁粘連為要。其用法含有刀、棍、劍之法,硬打硬進。按刀之用法,緊貼敵身;按棍之用法,挪閃蹉轉;按劍之用法,動作快妙,圍身而轉。苟能將三器之用法薈萃於峨嵋刺中,隨其勢而利用之則佳矣。且此械不惟用於陸上,水中亦可耳。其用法不外挑、點、、帶、、擺、裹、托、推、、扎。挑由下而起;點由內而出,勁是抖也;貫由外向內;帶由右顧左,由前顧內;劈砍也;甩後甩橫甩;挎挎外也;裹撩也;托上顧也;推前推出也;絞下顧也;撥開也;扎刺也。”

歌訣

歌訣曰:
戴家短兵峨嵋刺,井字八角步法奇;
挑點貫帶劈甩挎,擺裹托推絞撥扎。
刀之用法貼敵身,之用法挪閃精。
劍之用法勁快妙,三器合一顯奇能。

起源

峨嵋刺由於外形極像女人的髮簪就有傳聞為女子所創。其實不然,其為峨眉山之上的白眉道長所創,為男子。峨嵋刺是峨嵋派的代表兵器。

峨嵋刺護身技法

峨嵋刺
峨嵋刺
峨嵋刺

戴氏心意峨嵋刺盤劍

古拳譜

古拳譜云:“斯器踩井字步法,大束大展的勢法,輕靈的身法,練時以貫上神氣殺氣為妙,尤以含上快勁粘連為要。其用法含有刀、棍、劍之法,硬打硬進。按刀之用法,緊貼敵身;按棍之用法,挪閃蹉轉;按劍之用法,動作快妙,圍身而轉。苟能將三器之用法薈萃於峨嵋刺中,隨其勢而利用之則佳矣。且此械不惟用於陸上,水中亦可耳。其用法不外挑、點、貫、帶、劈、甩、挎、擺、裹、托、推、絞、撥、扎。挑由下而起;點由內而出,勁是抖也;貫由外向內;帶由右顧左,由前顧內;劈砍也;甩後甩橫甩;挎挎外也;裹撩也;托上顧也;推前推出也;絞下顧也;撥開也;扎刺也。”
戴氏心意峨嵋刺戴氏心意峨嵋刺
峨嵋刺共八八六十四式,按井字八角練,每角八個動作。

歌訣

歌訣曰:
戴家短兵峨嵋刺,井字八角步法奇;挑點貫帶劈甩挎,擺裹托推絞撥扎。
刀之用法貼敵身,棍之用法挪閃精。劍之用法勁快妙,三器合一顯奇能。

動作說明

預備勢

又稱六合勢
註:文中把手握峨嵋刺簡稱”手持刺”
兩腳併攏,身體自然站立,左手持刺,右手虛握拳,兩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目視前方。頭頂天,足抓地,呼吸自然,心無所思,謂之無極,靜立片刻,兩手在丹田處,緩緩合抱,兩腿慢慢彎曲,呈倒立圓運動,兩手邊垂邊翻,兩肘相夾,置於雙腿膝部,收臀、裹胯、縮尾、丹田回扣地出,含胸拔背天收,兩肩下沉,頭要微仰卻要正,目視前方一點,做蹲猴勢束身。隨之兩腳用力,身體慢慢直立,兩手回抱丹田,下頜內收,頭上頂,丹田翻滾下扣地收,挺胸豎脊天出展身。上動微停,右腳後退半步,隨之重心移於右腿束身,左腳置於右腳前呈虛靈步,左手持刺手心外翻置於左腿內側,右手手心朝里置於左肩處,目視前方。

招式動作

1、順手牽羊(右虎步背點)
左腳向左橫跨一步,重心移於左腿,右腳置於左腳前呈右虛靈步,身體右轉90度,同時,左手持刺由下向上領,刺把朝前,右手護於左肘處。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左手持刺,刺把朝前向前上方點擊,右手護於左手腕處。
2、金雞獨立(提膝平扎)
右腳向前寸步,隨之左腳提起置於右膝內側呈獨立步,同時束身,右手接過左手刺向前平扎。
3、籠熊回身(轉身虎步平扎)
右手持刺收回丹田,以右腳跟為軸,身體左轉180度,左腳置於右腳前呈虛靈步。上動不停,左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同時,右手持刺向前平刺,左手護於右手腕處。
4、劈雷擊地(右地盤摸扎)
兩腳以腳跟為軸,右轉180度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橫裹,隨身體下勢束身向下摸扎。
5、猛虎撲羊(進步平扎) 右腳向前寸步,隨之展身,左腳向前過步邁進一步呈虎步,同時,右手持刺向前平扎。左手護於右手腕處(圖11)。
戴氏心意峨嵋刺戴氏心意峨嵋刺
6、烏龍擺尾(踐步絞甩)
左腳向左後方退一步,右腳抬起置於左膝內側,帶車輪形像呈左獨立步束身,同時,右手持向左側絞甩(圖12)。
7、順水推舟(虎步推下扎)
右腳向右前方踩出呈右虎步,同時,右手持刺由左肩向下向前推,隨展身下扎。
8、虹鈴暗法(左寸步劈)
右腳向左側方寸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手心朝上,向左下方劈。
9、轤轆斜肩(右擺步砍)
右腳向右側方擺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向下向右下方砍。
10、靈蛇出洞(轉身平扎)
右腳前向寸步,以腳跟為軸,身體左轉180度束身,右手持刺收回右腰側,同時,左腳置於右腳前虛靈步,上動不停,左腳向前方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隨展身向前平扎,左手護於右手腕。
11、金猴扎勢(蛇形柔進左劈扎)
左腳向左前方邁進一大步,右腳隨之跟進,同時,右手持刺向對方左胸部劈扎,左手護於右手腕。
12、金猴獻勢(蛇形柔進右砍扎)
右腳向右前方邁進一大步,左腳隨之跟進一步,同時,右手持刺向對方右胸部砍扎,左手拉於右手背外側(圖19)。
13、黑熊出洞(虎步撩劈扎)
左腳向左前方邁進一大步,呈虎步,右手持刺向左下方撩劈扎,左手護於右手腕。
14、坐馬觀花(左坐馬勢絞下扎)
右腳向前橫跨一步呈馬步,身體左轉90度,下蹲,右手持刺手腕翻轉下扎,左手護於右手背。
15、定海神針(坐馬勢通天扎)
步型不變,雙手持刺手腕翻轉刺尖朝上,丹田抖勁,向上扎。
16、坐馬觀花(右坐馬勢絞下扎)
右腳以腳跟為軸向右轉180度,左腳向前橫跨一步呈馬步,身體下蹲,右手持刺先外旋再內旋手腕翻轉下扎,左手護於右手背(圖23)。
17、定海神針(坐馬勢通天扎)
步型不變,雙手持刺外旋,手腕翻轉刺尖朝上,丹田抖勁向上扎,左手護於右手腕。
18、翻轉乾坤(墊踐步撩扎)
身體左轉90度,右腳墊步,左腳經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收回丹田。上動不停,右手持刺隨展身由下向前撩扎,左手拍右臂。
19、毒蛇出洞(串步平扎)
左腳前寸,右腳後墊。右腳墊後,左腳起束身,右腳蹬展身,平飛而去,隨之丹田發勁,右手持刺向前平扎,左手護於右手腕。
20、虹鈴暗法(左寸步劈)
左腳向左側方寸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朝上向左下方劈。
21、轤轆斜肩(右擺步砍)
左腳向右側方擺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向下向右下方砍。
22、烏龍轉柱
左腳向左後方退一步,右腳提膝抬起置於左膝內側,帶車輪形像呈獨立步束身,同時,右手持刺從左腋下向左側平扎,左手停於右腮處,頭扭向左側平視刺尖。
戴氏心意峨嵋刺戴氏心意峨嵋刺
23江水排岸(拗步摸押扎)
身體右轉90度,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從左腋下向上再向下摸押至丹田處,隨展身向前扎出抖勁,左手護於右手腕處。
24、虹鈴暗法(寸步砍扎)
右腳向右側方寸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剌手腕翻轉,手心向下向右下方砍扎。
25、轤轆斜肩(擺步劈扎)
右腳向左側方擺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手心朝上向左下方劈扎,左手護於右手腕(圖33)。
26、車輪入定(車輪步摸押扎)
右腳抬起稍微離地左轉180度,下踩重心移於右腿,同時,左腳提膝抬起置於右膝內側,同時,右手持刺於胸前,左手護於右手腕。上動微停,左腳向前踩出呈虎步,隨之展身,丹田抖勁,右手持刺由胸前摸押,向前點擊,左手護右手背。
27、喜鵲穿枝(寸步上翻)
左腳向前寸步,右腳前拖一步,丹田發勁,右手持刺外旋,手腕翻轉向前上方翻扎,刺把與口齊,左手護於右手腕。
28、龍虎風雲(右閃步絞撥)
左腳向右橫跨一步,腳尖外撇,右腳過左腳向左前方扣步,走三角步,右手持刺向左下方絞撥,左手護於右手腕轉。
29、龍虎風雲(左閃步絞撥)
右腳向左單踐轉步,腳尖外撇,左腳過右腳向右前方扣步,走外蛇形步,右手持刺外旋,手腕翻轉向右下方絞撥,左手護於右手腕轉。
30、燕劈翅(虎步貫帶)
右腳向右前方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由右向左回裹至左肩前不停手腕翻轉手心朝下,左手護於右手腕再向右下方帶出。
31、猿猴坐洞(地盤削點)
右腳向左擺步,左膝緊扣右膝彎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剌橫向前削點對方脖頸動脈,同時束身。
32、雄鷹捕兔(轉輪步摸押)
右腳向右後方退步,重心移於右腿,左腿提膝於心齊,膝里扣,其足與右膝相齊合緊,其足尖向上斜,兩股夾緊,上身束身稍向前彎,右手持剌剌尖朝上,左手護於右手腕。上動微停,左腳向前踩出,先著足跟,漸次踩至足尖變虎步,右手持刺由胸前向下摸押至丹田,隨展身向前抖扎至心口。
33、左地盤鯨噴水
以兩腳跟為軸,旋轉180度,左足足尖向外滿足踏地,右足虛點地面,足尖向前,右膝務於左腿彎合緊,由展勢變束勢,向左後轉身180度,同時,右手持刺隨轉身從左腋下向身後上方扎出,左手護於右肩前,頭轉向後方,目視刺尖。
34、右地盤鯨噴水
以兩腳跟為軸由左向右旋轉180度,右足足尖外撇滿足踏地,左足虛點地面,足尖向前,左膝務於右腿彎合緊,由左向右旋轉身法180度,同時,右手持刺外旋收回丹田處,隨轉身向前上方扎出。
35、馬奔虎踐(跨踐步扎)
以兩腳跟為軸由右向左旋轉180度,不停,右腳向前邁進一步,隨之左腳過右腳再向前跨一步置於右腳前束身,右手持刺于丹田處,左手護於右手腕。上動微停,左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同時,右手持刺向前平剌。
36、虹鈴暗法(寸步劈扎)
左腳向左側方寸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朝上向左下方劈。
戴氏心意峨嵋刺戴氏心意峨嵋刺
37、轤轆斜肩(擺步砍扎)
左腳向右側方擺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向下向右下方砍扎。
左腳向左後方退一步,右腳提膝置於左膝內側,帶車輪形像呈獨立步束身,同時,右手持刺裹削絞於左像腮處,左手護於右手背呈束勢。
39、金雞鬥爭(虎步平扎)
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隨展身向前平刺。
40、蜻蜓點水(架臂貫點)
右腳收回置於左腳前束身,右手持剌回裹至左肩前,左手護於右手腕。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外旋手腕翻轉,手心朝下,剌把朝前向前點擊對方面部,左手護於右肘內側,刺身架於左臂上。
41、蝸牛擺頭(地盤削點)
以兩腳為軸向右扭轉90度,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刺隨身體轉身削點對方頸部動脈。
42、神龍伏底(轉身後劈)
以兩腳為軸繼續向右後方旋轉下勢,右手持刺隨身體轉動向後劈刺,目視刺尖。
43、古樹盤根
以兩腳跟為軸從右向左旋轉360度,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刺由下而上,手腕翻轉再向前下方摸押,刺尖朝上,左手護於右手腕。
44、燕子取水(虎步上托)
兩腳用力下蹬,丹田翻滾,身體旋起展身,右手持刺外旋手腕翻轉由下向上托起,左手護於刺身中部。
45、怪蟒翻身(地盤扭扣)
左腳向前上一步,右手持刺從身體左側向右後擺動,手腕翻轉再向前下方摸押,隨之兩腿交叉呈左地盤。上動不停,兩腳用力蹬,兩腿旋起呈左虎步,右手持刺外旋向左上方撩刺,左手護於右手腕。
46、美人掛畫(右虎步托挑)
左腳前寸,右腳過左腳向右前方邁進呈虎步,右手持刺手腕翻轉向右前上方托挑,左手護於刺身中部。
47、猿猴獻桃(左虎步托挑)
右腳前寸,左腳過右腳向左前方邁進一步呈虎步,右手持刺手腕翻轉向左前上方托挑,左手護於刺身中部。
48、雄雞起舞(踐步撩劈)
左腳前向寸步,右腳過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左腳再上步置於右腳前呈左虛靈步,右手持刺由左向右橫裹撩。上動微停,左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內旋,手腕翻向前下方劈下抖勁,翻手點出(圖64)。
49、左白鶴亮翅(左地盤後甩)
兩腳以腳跟為軸,向左後旋轉180度呈左地盤步,右手持刺外旋手腕翻回裹從身體左側由前向上向後甩。
上動不停,兩腳以腳跟為軸,從後迴轉呈左虎步,右手持刺隨轉身向前反撩,左手護於右肘處。
50、右白鶴亮翅(右地盤後甩擺刺)
左腳前寸,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刺從身體右側由前向上向後甩擺刺,目視刺尖(圖67)。上動不停,身體旋起呈右虎步,右手持刺隨轉身向前反撩,左手護於右手腕(圖68)。
51、離弦之箭(寸步串步平刺)
右腳前寸,左腳過右腳,右腳用力一蹬向前邁進一步呈虎步,右手持刺手腕翻向前扎出(圖69)。
52、虹鈴暗法(左寸步劈)
左腳向左側方寸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朝上向左下方劈(圖70)。
53、轤轆斜肩(右擺步砍)
左腳向右側方擺步,丹田回扣束身,隨之展身,右手持刺手腕翻轉手心向下向右下方砍(圖71)。
54、烏龍翻江(踐步裹刺)
左腳向左後方退一步,右腳提膝抬起置於左膝內側,帶車輪形像呈獨立步束身,同時,右手持刺回裹於左腮處,左手護於右手腕(圖72)。上動微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從右側由上到下呈圓形擺撥刺(圖73)。
55、鷂子入林(束身左下劈)
右腳收回置於左腳前,呈右虛靈步束身,右手持刺外旋在身體左側劃弧(圖74),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隨展身向下劈出(圖75)。
56、鷂子出林(束展右下劈)
右腳收回置於左腳前呈右虛靈步束身,右手持刺內旋在身體右側劃弧(圖76),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隨展身向下劈出(圖77)。
57、霸王摘盔(虎步削挑)
右腳收回置於左腳前,呈右虛靈步束身,右手持在胸前撥轉,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向右上方削挑(圖78)。
58、海底撈月(地盤上撩)
以兩腳跟為軸,左後轉180度,呈左地盤步束身,右手持刺隨轉身上撩至右腮部,左手護於右手腕(圖79)。
59、推窗望月(右地盤裹托)
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腳尖外撇,左膝緊貼右膝彎,呈右地盤步,右手持刺,手腕翻轉裹托,左手護於右手腕(圖80)。
60、白虎洗臉(左地盤裹托)
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腳尖外撇,右膝緊貼左膝彎,呈左地盤步,右手持刺,手腕翻轉裹托,左手護於右手腕(圖81)。
61、白蛇吐信(進步上扎)
左腳前寸,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虎步,右手持刺向前上方扎出,左手拍右肩,丹田發勁,勁達刺尖(圖82)。
62、白蛇吐信(進步下扎)
右腳前寸,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虎步,右手持刺向前下方扎出,左手拍右肘彎,丹田發勁,勁達刺尖(圖83)。
63蟄龍升天(上步把點)
左腳前寸,右腳過左腳向前邁出一步置於左腳前呈右虛靈步,右手持刺內旋手腕翻轉回裹。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刺刺把朝前向對方胸前點擊(圖84正、84反)。
64、猿猴回頭(快步回刺)
右腳前寸,左腳過右腳邁進一步,右腳再跟進一步,兩腳併攏,身體左轉90度束身,右手持刺隨轉身從左臂上方向左回刺(圖85正、85反)。

收勢

右腳後退半步,隨之重心移於右腳束身,左腳置於右腳前呈虛靈步,左手從右手中接刺,手心朝外置於左腿內側,右手手心朝里置於左肩處(圖86)。上動稍停,兩腳併攏,兩肘相夾,兩手置於雙腿膝部,收臀、裹胯、縮尾身型不變(圖87)。隨之兩腳用力蹬地,身體緩緩直立,兩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目視前方(圖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