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鴿

岩鴿

岩鴿(學名:Columba rupestris)為鳩鴿科鴿屬的鳥類。嘴爪平直或稍彎曲,嘴基部柔軟,被以蠟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質;頸和腳均較短,脛全被羽。主要棲息于山地岩石和懸岩峭壁處,最高可達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常成群活動。多結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覓食。性較溫順。叫聲“咕咕”,和家鴿相似。鳴叫時頻頻點頭。主要以植物種子、果實、球莖、塊根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中國、蒙古、西伯利亞南部、朝鮮、中亞、阿富汗、尼泊爾、印度、錫金等喜馬拉雅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岩鴿
  • 拉丁學名:Columba rupestris
  • 別稱野鴿子、橫紋尾石鴿、山石鴿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鴿形目
  • 鳩鴿科
  • 亞科:鳩鴿亞科
  • 鴿屬
  • :岩鴿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 1811
  • 英文名稱:Hill Pigeon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相關研究,

外形特徵

岩鴿雄鳥頭、頸和上胸為石板藍灰色,頸和上胸綴金屬銅綠色,並極富光澤,頸後緣和胸上部還具紫紅色光澤,形成頸圈狀。上背和兩肩大部呈為灰色,翅上覆羽淺石板灰色,內側飛羽和大覆羽具二道不完全的黑色橫帶,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側中部淺灰色,外側和羽端褐色,次級飛羽末端也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石板灰黑色,先端黑色,近尾端處橫貫一道寬闊的白色橫帶。頦、喉暗石板灰色,自胸以下為灰色,至腹變為白色,腋羽也為白色。
雌鳥與雄鳥相似,但羽色略暗,特別是尾上覆羽,胸也少紫色光澤,不如雄鳥鮮艷。
虹膜橙黃色,嘴黑色,跗跖及趾暗紅朱紅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180—305克,雌性201—290克,體長雄性290—350毫米,雌性232—333毫米,嘴峰雄性14一18毫米,雌性15一18毫米;翅雄性211一230毫米,雌性210—230毫米,尾雄性110一140毫米,雌性108—141毫米,跗跖雄性25—28毫米,雌性25—28毫米。
中文名:
岩鴿
學名:
岩鴿:Columba rupestris Pallas
英文名:
Blue Hill Pigeon
俗名
野鴿子
中文目名
鴿形目
目名
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
鳩鴿科
科名
Columbidae
中文屬名
鴿屬
屬名
Columba Linnaeus,1758
階元等級
亞種
引證信息
Columba Oenas & rupestris Pallas,1811,Zoogr.Rosso--As.1:560(模式標本採集地:西伯利亞達烏爾地區)。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岩石和懸岩峭壁處,最高可達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區。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多結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覓食。有時也結成近百隻的大群。性較溫順。叫聲“咕咕”,和家鴿相似。鳴叫時頻頻點頭。主要以植物種子、果實、球莖、塊根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麥粒、青裸、穀粒、玉米、稻穀、碗豆等農作物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岩鴿分布圖岩鴿分布圖

繁殖方式

岩鴿的繁殖期為4-7月。營巢于山地岩石縫隙和懸崖峭壁洞穴中。在平原地區也在古塔頂部和高的建築物上營巢。在西藏地區,有時也在廢棄房屋的牆洞裡和屋檐下築巢。巢由細枯枝、枯草和羽毛構成。呈盤狀。每窩通常產卵2枚,或許一年繁殖2窩。卵的顏色為白色,大小為35-38×26-28毫米,重12-13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8天。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岩鴿指名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分布於蒙古、西伯利亞、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秦嶺以北地區、東自黑龍江、青海、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
岩鴿新疆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分布於亞洲、阿富汗、尼泊爾、錫金,包括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阿爾泰山脈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研究

來自美國猶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Utah)、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BGI)以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多種家鴿品種和野鴿品種的基因組序列,由此在分子層面揭示了家鴿的起源歷史,並發現基因“EphB2”是鴿子羽冠形成提供了遺傳依據。相關論文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對於鴿子的起源問題不甚了解,特別是馴養的原鴿(RockPigeon有時因誤譯作岩鴿)的遺傳演化。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完成了原鴿的一種參考基因組序列,並對另外36種家鴿品種以及2隻野鴿(恢復野生習性的家鴿)進行了重測序。
通過基因組序列比對,研究人員發現了部分家鴿起源於中東地區,而另一些品種可能起源於印度,此外還發現野鴿和賽鴿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係。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在其中發現了一種稱為EphB2的基因,並指出這一基因鴿子的羽冠發育中起著開關基因的作用。EphB2屬於生促紅素人肝細胞(Erythropoiet 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Eph)受體家族,與其配體Ephrin-B之間的信號傳遞介導了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在胚胎形成,神經元的遷移定向,軸突路徑導引,血管形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鳥類的羽冠發育對於鳥類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其成年後求偶過程中吸引異性的關鍵所在,鴿子的羽冠與大多數禽類不一樣,前者獨特地朝著頭頂方向生長,而後者則是順著頸部生長。研究人員發現當EphB2基因正常的時候,鴿子不會形成羽冠,而當其攜帶發生突變的等位基因的純合子時,則會形成羽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特徵只進化了一次並接著隨著進化時間的推移通過雜交選育擴散到其它不同的品種中,而並非在不同品種中多次獨立進化。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鴿子的遺傳進化機制,而且還提出了一種基因組分析的新方法,也就是將比較基因組學,和基於種群分析的方法結合起來,這將能用於解析不同鴿子品種特徵的遺傳學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