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屑

岩屑

岩屑(detritus)是火山活動過程中火山通道的圍岩、已凝固和半凝固的熔岩和未凝固的熔漿經火山作用爆碎後形成的岩石碎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屑
  • 外文名:detritus
  • 本質:母岩岩石的碎塊
  • 分類:剛性岩屑,塑性岩屑和半塑性岩屑
  • 學科:岩石學
  • 產生:火山活動過程中
岩屑介紹,主要特徵,分類,套用,

岩屑介紹

岩屑是一種火山碎屑物質。它們是火山通道圍岩和基底岩石變質岩沉積岩、火成岩)被火山作用爆炸碎裂而成。岩屑形態不規則,主要取決於原岩結構構造。

主要特徵

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塊,是保持母岩結構的礦物集合體。燧石岩、中酸性岩的岩屑分布最廣,但是沉積岩、化學岩也能形成岩屑。其特徵依岩性而定,燧石岩屑為黑色,暗淡光澤,碎屑狀,硬度大於小刀。

分類

岩屑可以分為剛性岩屑、塑性岩屑和半塑性岩屑。各有不同的特徵,分別為:
(1)剛性岩屑:噴出時是完全凝固的剛性(不可塑)固態物質,呈稜角狀,多為火山下面的基底岩石和先期固結的火山岩炸碎形成;
(2)塑性(變)岩屑:噴出時尚未完全固結,在空中飛行中旋轉和碰撞形成不同形狀,降落堆積時濺落和壓偏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如撕裂狀、火焰狀、透鏡狀等,也形成紡錘形、梨形、麵包形等具一定形態的火山彈
(3)半塑性岩屑:因基本固結或完全固結不再發生明顯的形態變化而形成紡錘形,梨形,麵包形等具有一定形態的火山彈。

套用

岩屑又稱砂樣。指在鑽井過程中,鑽頭將地層鑽碎後,隨著泥漿循環被帶到地面的岩石碎塊(一般2~5 mm)。可利用岩屑研究鑽達地層的情況。
在鑽進過程中,井底岩石在鑽頭的作用下不斷以塊狀或顆粒狀從岩石母體上剝落下來,同時又在鑽頭的重複作用下進一步破碎,變成更小的顆粒,這些岩石顆粒叫岩屑。岩屑被井內循環的鑽井液帶到地面。通過對岩屑的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性質、地層變化和油、氣層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